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文革”以后开始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现当代的知识分子,还有古代知识分子。李刚所著《现代知识的分子的话语转型(1949—195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以20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知识、学术转型为考察对象,勾勒出了建国初期知识分子转型的大致线索,尝试性地解读了当代社会思想与时代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2.
卡尔·曼海姆的社会学研究充分考虑到了现代传播这一要素,认为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使他成为最早具备现代传播观念的西方社会学家之一。在其知识社会学理论中他对知识传播的框架、途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新闻传播工作者的教育等问题的论述,构成了他的现代传播观念,并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概述知识社会学基础上,分析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社会与图书馆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机制,探讨知识社会学对图书馆学若干理论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下沉的声望”——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危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声望的下沉所造成的媒介形象危机引人关注。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造成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危机的社会因素:“断裂”的两极社会的形成、精英联盟的巩固、知识精英与民众的紧张关系等。而在知识分子内部,学术浮躁之风是造成知识分子声望下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社会流动性近乎停滞的情况下,网络直播释放出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面的巨大潜能.在这个形势下,传统媒体也开始布局网络直播,加入"直播+"的浪潮.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旨趣出发,以现象学"悬置-还原"的分析方法,梳理传统媒体转型视野下对于网络直播现象的知识生产.分析指出,传统媒体语境下的"直播"与网络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公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不管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学者们在研究“公民社会”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论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和意义。而随着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兴起,也逐渐参与到这一重要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各种不同学科领域对此问题的共同关注,为大众传播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学的框架内,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这三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同为真实的社会建构。本文从概念范围入手,探讨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传播学在研究的领域上相交的可能;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比较不同的知识社会学流派的一般化的异同;探讨三个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在认识论上、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从传播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术实践中考察不同领域的学者如何实现在实践中的交集。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更需要拓展理论空间与学术想象力,找到契合媒介变革趋势、能解释不同时代信息传递与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径路。知识社会学作为一种探寻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与传播学有着极深的渊源。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此进行关注,但多是在传播研究与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哲学基础上探究结合点,而对以伯格和卢克曼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现实建构”范式及其内在逻辑机制关注不多。传播知识社会学探讨的是作为知识的传播,如何由社会建构成为一种现实,以及主观意义是如何转变为客观事实性的互构性机制问题。从欧洲传播学的最新讨论亦可看到,在深度媒介化的当下,现实建构范式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切实的学术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马绯璠 《出版广角》2019,(23):31-33
时代的发展呼唤教育类出版社实现知识服务转型。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教育类出版社虽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具有明显优势。大数据技术可以在选题策划、多形态知识产品生产和知识产品多渠道精确推送方面为教育类出版社提供支持,助力出版社实现知识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10.
彼得·伯克的《什么是知识史》凸显了知识史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身份,对于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知识研究而言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异质性。后者起源于时代转折和文化碰撞,具有高度的知识社会学色彩和低度的知识社会学理论需求这两大特点。如今,这种理论的缺失已经成为问题,知识史研究有可能成为反思这一问题的入口。  相似文献   

11.
彭绍骏 《大观周刊》2013,(9):9-9,22
亨廷顿认为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过渡,是因为权力总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社会力量卷入到权力关系中。在晚清中国,汉族官僚集团势力的壮大,改变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权力构成;绅士阶层介入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推动着传统政治的转型;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参与到政治变革当中,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官僚、绅士和知识分子都使得晚清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力总量增大,从而促使传统中国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现实的中介化建构》与《现实的社会建构》两个文本的“差异”与“重复”构成了我们理解数字现实,并且重新评估现象学社会学理论遗产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库尔德利和赫普与伯格和卢克曼两代学者之间的对话出发,首先回到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脉络之中,以“知识”这一概念为核心,讨论伯格与卢克曼确立的“知识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其次将生活世界带入数字时代背景,讨论数据如何作为一种知识的社会分配机制从而参与到现实的中介化建构过程中。进而,本文将讨论个体在数字时代的新型能动性。最后,本文还将批判性地检视现象学社会学的当代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凭藉强势媒体与学院知识分子联袂,央视《百家讲坛》对经典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伴生着思想精髓的流失和审美张力的消解,浅表思维成为《百家讲坛》上学院知识分子经典阐释的首选。尽管此乃是其面对媒体前的公众时所不得已的行为,但确实反映了他们对公众的低期望值,也导致了知识分子自身价值的贬低。《百家讲坛》的成功,表面上看为学院知识分子在传媒中赢得了更大的公共话语空间,但实际上却缩小或限制了学术和批判的话语空间;同样,《百家讲坛》的轰动效应,表面上看为经典赢得了大众,但媒体的同质化和浅表思维运作的后果却造就了一大批媚俗艺术爱好者。面对这一形势,作为公共知识空间的主体模块——国家建制中的图书馆,如能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现有物质、人力资源和馆藏经典原著文献资源,同时借助并聚合学院与媒体等诸多社会公共资源,重建崭新合理的公共知识空间,共同促使由媒体主导的经典“代读”向由图书馆主导的个体“经典原著深度的阅读”转变,不啻是其摆脱目前困境,成功实现服务转型,重获创造发展新生的难得机遇,将公共知识空间中心场域转移至图书馆,图书馆功能与地位将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知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要求知识论和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的结合,并形成两种基于不同中心的结合模式。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以社会学为中心,知识论在其中尽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却局限于传统立场。他的理论因此在实质上接近于“知识社会学”。引入个体知识论或社会学的规范性不能使之转变为社会知识论,应采取以知识论为中心,在其规范性中包含社会学因素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赵英  朱群  兰建龙 《出版广角》2015,(16):60-61
本研究以出版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基于社交媒体视角,从细分社会资本(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的角度切入,深入论述和分析社交媒体、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三个层面(知识获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社交媒体如何作用于社会资本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及出版企业如何积累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来提高其不同方面的知识管理能力。本文最后提出了出版企业提升知识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知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要求知识论和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的结合,并形成两种基于不同中心的结合模式。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以社会学为中心,知识论在其中尽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却局限于传统立场。他的理论因此在实质上接近于“知识社会学”。引入个体知识论或社会学的规范性不能使之转变为社会知识论,应采取以知识论为中心,在其规范性中包含社会学因素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媒介知识分子常常被认为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反叛和背面而出现,多数学者对媒介知识分子的价值评判带有明显的贬义。而事实上,转型时期知识分子走向传媒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潮流,本文主要从媒介知识分子何以介入传媒的视角,分析了转型时期媒介知识分子存在的社会意义。指出从历史的角度:传媒是知识分子无法割舍的言说阵地;从现实的角度:专家意见报道和公共事务言说呼唤知识分子利用传媒发言;从知识分子自身的角度:介入传媒是知识分子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和文化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尹达  杨海平 《传媒》2021,(22):88-90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剖析新闻出版智库知识服务内涵与需求,以及知识社会学与新闻出版智库的内在关联,探讨新闻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的历史必然性与科学依据.进而从需求发现、知识组织、成果应用与传播几个方面提出新闻出版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构建策略,以期推动新闻出版智库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性知识分子,经过教育与阅读,在20世纪的20年代,集体"浮出历史地表",登上广阔的历史舞台,成为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女性知识分子。她们的阅读史进程具有标本性和开创性的意义,文章通过阐述分析她们的成长背景、知识构成、读物结构和文化影响,描绘中国新知识女性的阅读史轮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媒介知识分子可以介入传媒的视角,分析了转型时期媒介知识分子存在的社会意义,并指出:传媒是知识分子无法割舍的言说阵地;专家意见报道和公共事务言说呼唤知识分子利用传媒发言;介入传媒是知识分子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和文化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