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上课前预习必要的。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指导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比作业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彩环 《考试周刊》2012,(35):103-104
预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培养学生预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其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发展自主自觉的学习动机及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学生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区别对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区分是新知识预习,还是习题课或复习课预习,合理引导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4.
李想 《考试周刊》2014,(67):44-44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技巧。预习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脑思考。预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施靖虹 《文教资料》2011,(2):162-163
长期坚持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在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体会学习的东趣,形成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巧用导学案,能为学生的预习指明方向,有助于为课堂教学清除知识障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况,能显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及年段教材等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预习目标,掌握预习方法,质疑问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完成预习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预习中,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难点,可以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预习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预习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的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预习的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4):12-13
预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在课前对将要学的内容进行一个预先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助于正式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伪预习"走向"真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本文就有效预习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有效预习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经过预习、自学、完成预习作业,然后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间的讨论修改和能力的提高,最后形成"预习自学——讨论交流——修改提高"模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法,语文阅读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它有助于学生知识、智力、能力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预习的重要性:预习的内容和目的要明确;课前预习的内容要有所选择;数学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提高;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时掌握反馈,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任务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五步预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猜词能力,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和学生成绩的关系、预习效果等进行了两次调查,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安徽省怀宁县程学林预习,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历来为教育行家们所提倡,也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呢?一、习题式预习法。这种预习方法,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一定...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培养学生语文预习的习惯,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分析小学高段语文预习的必要性,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具体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效设计预习作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奏和铺垫。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介绍了英语预习作业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同课型的具体做法,以及学生要学习的预习方法等。只有有效地设计预习作业,才能使预习作业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为高效课堂奠基。  相似文献   

18.
课前预习是整节课的开端,做好预习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直接得到提升,同时在预习过程中,这是最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做好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促使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习惯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事实也证明,先预习再学习,先复习再练习,非常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可以说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预习,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毛静 《辽宁教育》2012,(21):80-81
预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听课时就会目的明确,也就能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预习有助于加快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会学"知识。可以说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