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加大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但在对底层文化现象和研究成果在网络传播中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为此,笔者将从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去探讨分析,以便为当下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以及加强黔南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都是精神产品,是一定社会生活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结果。深受满族文化影响的满族作家端木蕻良在创作中彰显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他在小说创作中刻画了满族人民富有反抗精神和勇于献身精神的民族性格,展示了满族崇尚女性与崇拜自然的独特文化传统,表现了东北满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流露出作者浓厚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逐步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得到了大解放,这些都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出版发展的有利因素。从《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较之前取得显著进步,表现在出版数量增多,出版质量提升、出版影响力扩大。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出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策扶持的特殊性以及经验借鉴的先进性,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不仅蕴藉着特定民族的认知和文化心理,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该民族文化心理对文学作品的塑造作用。作为多语言地区,西藏儒佛文化并流,藏汉族文化心理对西藏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写作题材、思想感情方面,也体现在写作用语方面,本文以民族文化心理差异为切入点,对当代藏汉作家在文章内容、语言运用、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一、黔南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现状1.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严重不足黔南布依族地区学校由于地处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目前黔南地区中小学体育器材资源,与《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目录》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当地经济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教育投入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边远山区、农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水平是少数民族艺术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全面推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是时代对少数民族文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题材歌剧的灵魂,是衡量少数民族题材歌剧成败的关键。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电影准类型,其概念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遭遇了质疑。同时,一系列新的概念随着社会变迁被生产出来,分析其背后的知识转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当下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十分重要。当前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发展正以"去历史化"的惯性经历着话语嬗变,但现实政治将重新激活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传统,并对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认同看电影《穆斯林的葬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穆斯林的葬礼》建构了民族题材电影的另一种角度——即从文化认同的层面探讨回族特殊的文化性格与民族心理,并由此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引发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努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给人们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在黔南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继承、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并逐步形成产业化。本文从黔南实际出发,提出了繁荣黔南民族文化事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校政史系刘世彬副教授近十几年来,致力于对黔南民族文化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水族文化哲学的研究,先后在《贵州民族研究》、《贵州文史丛刊》、《南风》、《苗岭风谣》、《黔南民族师专学报》、《采风论坛》、《黔南民族》、《艺文论坛》等刊物发表有关论文二十多篇。其中《水族关于人类起源传说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水族双歌是说唱艺术的雏形》、《瑶麓瑶族婚规碑管窥》等《从“陆氏族谱”看布依族水族的“江西迁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收载目录;《水族关于人类起源传说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收入“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编的《民族思想研究集》一书;  相似文献   

11.
将西北原生态性与民族、社会、文化等概念联系起来,用审美的、艺术的思维来观照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其意义重在以人文传统和人性品格,解读民族题材对人物画家施以影响的稳定性,体现和证明了民族题材的最终呈现不是一种符号,而应当是一种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以血缘、族缘和地缘为基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与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为少数民族。中国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这样的分布既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又促进了相互间的往来,形成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构成了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的基础。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试析黔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南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黔南民族文化正在一步一步的淡化。如何保护、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已是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此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数量众多,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从中心人物、故事、历史背景几个方面入手研讨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其文本体现出爱美、重情尚奇、重史的文化心理,从而解答杨贵妃题材文学得以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黔南民族医专)创建于1985年,坐落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地方性民族医学院校,学校除具有一般高校的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文化更具有多元性和民族性。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内核,构成文化的生命力和张  相似文献   

16.
广西电影制片厂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推出诸多少数民族题材的故事片佳作。具体来看,这些作品均呈现出“戏剧化叙事”的创作特质,尤其在“故事内容择选、叙事线索形塑、人物主体构建”三个层面较为显著。同时,以“戏剧化叙事”作为创作策略的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通过兼容地域性民族精神和优秀品格,发挥了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民族”故事、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作用。将“戏剧化叙事”的概念置于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所摄制的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中考察,有助于研讨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的创作策略,并建构主流价值与民族特色之间的融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三少数民族题材作为美术创作中的一种特殊题材或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去捕捉,去探讨和研究,由此我们从民族文化的特点、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和中学美术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曾有过辉煌的"十七年",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页。然而,该类电影现状与曾经的"辉煌"形成了强烈反差,如今的少数民族电影市场十分低迷,票房状况堪忧,它已经风光不再。纵观"十七年"时期几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不难看出,获得成功的少数民族电影都注重情节性叙事,而其他偏重异质性文化与少数民族风光的弱故事类影片,均没有留下喜人的成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要走向大众,加强情节性叙事,讲好故事是其创作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了“现实主义影片一探索片一娱乐片”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要有歌舞片、历史片、革命片、生活片、儿童片、探索片和娱乐片七种类型。其中,探索片和娱乐片最值得研究和探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追求电影语言本体性、先锋性,表达人文关怀,凸显娱乐性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总结其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有利于探索和揭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黔南地区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也是本地种学生们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把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有效的引入本地的中学美术教学中,这是一种美术教学的创新举措,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其审美感,更有利于黔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