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挥体育功能提升国民幸福指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评价社会和谐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阐述全民健身对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意义,并分析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现状。主要结论:全民健身可以增强人们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指数;可以增强人们心理素质,提升幸福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富裕水平。建议:重视宣传,更新观念;增加投入,建设场地;加强人员培训,扩大指导员队伍;使体育生活化,加强新型健身项目的开发及健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桂新  王淑华 《冰雪运动》2012,(4):52-54,71
冬季休闲体育已经成为北方人民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大众生活质量,即提升北方人民的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冬季休闲体育的自身特征,分析出冬季休闲体育可以保障北方人民身心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北方人民的生活质量、促使北方人民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北方人民的幸福指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顾伟民 《体育与科学》2011,32(1):60-63,68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实证分析是当今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研究的新领域。农民参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健身背景下深入开展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研究,寻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成功经验,引导广大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参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为新农村体育建设及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人文奥运提升北京市民幸福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文奥运拓展了市民参与奥运的文化价值,提升了市民的成就感;人文奥运开创了体育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市民的满足感;人文奥运凸现了赛场人文奥运形象,提升了市民的自豪感;人文奥运扩展了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提升了市民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运会举办后国民幸福总值影响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根据社会学理论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理论,构建了包含9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对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对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影响市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2)北京奥运会主要从推动首都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市民收入与就业机会;推动东西方文化交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国内的凝聚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环境水平;提升北京社会和谐指数;提升市民奥运意识和健康意识6个方面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国民体育素质培育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姚蕾 《体育科学》2003,23(3):18-22,28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研究结果和结论:(1)体育素质是在人的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获得体育知识、技能,并经心理系统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体育个性特征和体育能力的总和。(2)体育索质具有内潜性、基础性、稳固性、发展性特征。(3)提高国民体育素质应更新学校体育基本理念,改革体育课程,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建设;注重体育教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章在分析市民参与提升幸福指数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市民的广泛参与是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基础,论述了市民参与提升幸福指数的价值体现,以期望北京奥运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灿 《游泳》2013,(6):16-17
随着近些年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加之游泳运动无可替代的独特健身功效,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进行游泳健身活动。作为主要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对于群众游泳健身起着相关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就2013年群众游泳健身情况采访了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江斌波主任。  相似文献   

11.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所有民众,或某一民族中特殊的民众群体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按照民间体育是否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可分为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传统体育又可以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大部分都交叉,但并不等同.这四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的一些困难,社区体育能够对学校体育进行影响和促进。但二者交互发展的现实也存在障碍,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功能障碍;城市管理体系对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阻碍;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结合,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认为,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它是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为该民族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又可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互有交叉,但两者并不等同,而是并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韩志芳 《体育学刊》2002,9(2):53-55
运用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差异和共性,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危机和发展。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应求同存异,相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适于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对在运动健身领域研究中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进行整理和分类,认为可分为物理负荷强度、生理负荷强度和主观感觉强度三类,并时这些指标在健身锻炼实践中应用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各种运动强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应当量换算方法进行研究,为健身人群合理使用强度指标控制好运动负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关系传播、关系营销、关系管理是当前国际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概念。当前,美国职业联盟的各俱乐部高度重视公共关系的传播、营销与管理,设立了大量的相关部门与岗位。在中国,北京奥运会引发的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体育组织、赞助企业形象传播的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体制的完善所需要的关系营销,各级各类体育组织的发展所需要的特殊事件的公关管理,支持和谐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于关系传播的要求,都对今后中国体育领域的关系传播、营销与管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人体美、社会美、艺术美。在体育教学中灵活运用体育美学进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后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运会举办后北京市民的生活满意度现状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对幸福的理解、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不同年龄、收入、职业的城市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的差异等,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友毅 《体育科技》2013,(5):95-96,10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研、社会统计与民众调查等方法,对大连国际绿色体育活动提高国民体育素质,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前景做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为大连市健身活动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