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医学类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学生满意度低、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这其中主要是理念滞后、教学课程单一、学生实践不够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医学院校创业课程体系,要在教师授课水平、创业能力指导和课程安排合理性等方面着手,使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相融合,构建适合医学类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医学类高校学生更具创新和创业意识,无论是在创业或工作岗位上都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以海南医学院为例,就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构建开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创业教育的进步以及中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益尖锐,在中医学类院校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迫在眉睫。中医学类院校毕业生创业教育需要面对的主要包括创业教育的目的.内容、师资,支持,反馈评价等五个具体部分。应用最新的中医学教学理念,设立创业教育、创造创业文化气氛并且对实践教育进行强化等是中医学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进行的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彭晶晶  董欲超  冯力夫 《教师》2019,(14):105-106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大学生是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校园成了创新性思想的发源地。医学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及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等因素,制约了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医学生创新创业数量较少。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该注重全面培养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医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获得成功。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作出综述与阐释,以期为我国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人才是竞争力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大学生作为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后备军。在“新医改”“双创”教育背景下,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目前研究探讨的热点领域。剖析了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结合滨州医学院“双创”教育实际工作情况,从“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双创”教育导师队伍建设、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与市场接轨的创业孵化基地等几方面提出思考,为“双创”型医学高等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闻洋  朱珠 《科教导刊》2024,(7):33-36
医学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关乎国民健康,具有更新迭代速度快、复制率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促使高校加强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系统管理起步晚,管理机制及路径不完善,针对专科性医学类院校适宜地知识产权管理路径相对空缺。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类产业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从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环境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路径,更好地助力医学类院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蚌埠医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业环境对创业倾向影响不显著,个人特质和创业态度对创业倾向影响显著.因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创业倾向.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其更加注重对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于国家相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不了解,碍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周围环境的限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等措施,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的探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要义,并在对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财经院校学科要求和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为财经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重点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采取的具体策略:举办创业大讲堂;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新创业成果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最后,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反思。认为欲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领导应足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二是必须打造一支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三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实施严格考核。  相似文献   

10.
怀鹭鹭 《文教资料》2020,(7):128-129,11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对策,为增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双语教学的大环境下,许多医学院校也逐步推行部分医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和范围在不断加大。但双语教学师资短缺一直是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为了提高双语师资的英语水平,我们加强了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事业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事业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的趋势、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医学院校应积极应对,真正确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大力开展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各高校本科医学师资教学现状,分析存在教学问题,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及合理建议,以西南地区不同院校医学专业15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师资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49份,81.93%的教师认为主要问题来自授课方式缺乏创新;43.37%的教师认为临床经验不足;33.73%的教师认为缺乏授课经验;72.29%的教师认为教学与临床联系不紧密。教学师资水平是影响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升师资能力是优化医学教育质量及培养合格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医学类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只有通过对医学类高校实验室特点及安全现状的分析,正视其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对策,才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能否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勇于担当、有所作为的新时代青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医院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也是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医学生的思想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为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别于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文章从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和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的生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新建医专实行教育创新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实施对策,提出以更新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创新共识为突破口,对新建医专按普通医学高校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从多个环节保障育人质量,切实提高办学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新建医专实行教育创新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实施对策,提出以更新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创新共识为突破口,对新建医专按普通医学高校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从多个环节保障育人质量,切实提高办学综合效益是非常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医学院校作为普通高校中一个独立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其档案的收集工作必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做好医学院校档案的收集工作更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高校“行政化”的内涵存在较多争议,主要分为三种观点:官本位观、过度科层观和政府同构观。官本位观未认识到官本位与行政化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过度科层观”忽视了中国熟人社会和党政权力系统特点,难以囊括高校各类组织的特点;政府同构观忽视了“行政”和“党政”在价值观念、决策方式、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根本不同。高校行政化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制度及文化体系。在组织上高校形成与上级党政机构完全相同的党政组织;在管理制度上,规则与人情并存,专业性弱行政性强、服务弱于管理;文化土壤中的官本位是行政不正之风的文化根源,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的行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