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课程思政可以被看作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通识课主要培养通才,通识课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有一定的差别,学界对公益创业类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探讨较少。以“大学生公益创业”课为例,探讨公益创业类通识课的课程思政设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意识,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家国情怀等。由此要求教学团队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场域、教学考核上做好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效果评估,强调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通识教育担负着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素养的功能,在思政建设上更应突出“知识育人、润物无声”的特点。通识课程“安徽民歌赏鉴”在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挖掘安徽民歌传统文化、汲取研究前沿成果、突出多样性与本土化教学等方面进行内容建设,以学生为主导、以任务为主题进行教学模式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创作和演唱,进行实践教学建设。整体上遵循了深入挖掘、细致分解、多样表现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高水平专业教育和高质量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推进高水平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对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实践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师资质量有待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有待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呼应性有待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研究有待丰富。高校应强化和明确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建立高质量供给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涉农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突破单科性办学模式,以强化文化素质最育为切入点。南京农业.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价值引领和新时代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斯完善农科特色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金课”建设是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财经院校的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在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之外,对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针对当前教学范式过于专业化的问题,提出在数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育人定位,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和美育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从专业知识学习走向思维能力构建,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
董博 《江苏高教》2020,(12):95-99
当前中国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面临着"空泛平庸化""过度专业化""去价值化"等实践误区,这些误区亟待通过通识教育改革来予以破除。"课程思政"是将思政融入高校教学改革全过程的一种"隐性教育",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误区具有矫正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广度和创新力,更能提升大学通识教育的深度教学和感染力、价值高度和引领力。作为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新进路,应对高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推动大学通识教育教师教研角色的建构及能力提升,还应不断创建通识教育课堂内环境并提高课堂外学生自学能力,同时还要结合高校实际特点,积极打造大学通识教育融合"课程思政"的系列典型并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8.
盛杨 《教育与职业》2020,(16):89-93
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全人理念的统一性、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以人为本的统一性和"两性一度"的统一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通识金课需要加强制度与师资建设,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展阶段化通识金课建设,并从通识金课的深度与广度、信度和效度推进通识金课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文明史”面向各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在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辅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思政引领的价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实效。以此为例,分析通识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适应全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具有成为课程思政重要载体的优势。通过对“丝绸之路文明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解析,提出推进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高职生物类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教师平时必须注重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充分挖掘生物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可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陈旧,进行了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开放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业走向与对照组相比取得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合理教学设计、恰当运用思政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创新创业教育和生命教育,促使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需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当前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以通求识”的教育思路出发,探讨了通识教育勃兴对大学生内在价值世界的建构与发展的影响,旨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定向越野运动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场地缺乏、器材不够完善、教材不统一、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解决。通过对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学习定向越野课程的情况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定向越野这门课程深受学生的青睐,发展潜力较大,且这项运动在我校开展得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在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定向运动课程不仅为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合格师资,同时也为今后定向运动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目前比较盛行“从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的提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从实践经验上看,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模式各有长短,过分强调通才教育容易导致肤浅;从我国现实来说,社会需要的也不全是通才,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来说,宽分类和高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于接受通才教育,窄分类和低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接受专才教育;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课程设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识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也不断推进。试从通识教育的蕴涵、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现路径等维度对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课程设置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课程为例,深入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其在GIS课堂教学中的定位,探讨GIS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举措,尝试将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融入GIS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中,为实现我国GIS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培养创新型GIS人才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信息量小、传统传授的误教误导、教育者自身不足、受教育者的认识误区、不良行为和风气进入高校校园并扩散泛化、教育内容传播和受教育者的年龄呈现逆序现象等问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在精神底蕴上相通相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该与时俱进,把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泛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在“泛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施上,可以采取将马克思原著内容尽可能地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寓通识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等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化,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世界各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争夺资源与市场逐步转向对人才的竞争。温家宝指出,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则是这项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体育教学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识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示出非常突出的特点。通过合理借鉴和吸收其经验和方法,对改进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