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材料力学课是机械、土木、航空航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当前高等教育日益重视课程思政的形势下,在材料力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寓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显得日益紧迫。文章结合材料力学知识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对适合民航特色院校的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案例及实施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团队从深度、温度、广度层面上挖掘材料力学涉及的思政元素。在设计课程教学时,教师将深度层面的思政元素融入重、难点环节,在易点环节融入温度、广度层面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无缝融入教学环节,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了课程思政目标,最终起到了将“教书”与“育人”统一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文洁 《大学教育》2023,(23):125-129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保证材料力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目前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文章分析了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从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出发,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如何有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材料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特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了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从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探索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为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周晓丹 《大学教育》2022,(9):194-196
作为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补充,课程思政其教学特点的隐性与大学生受教规律相契合。探索酒店行业中真、善、美的思政元素,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解读其中生动鲜活的育人元素,在隐性教学方式中注意以小见大、从切身出发、创意创新与正反对比的运用,可以实现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才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核心公共基础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之一。以大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并通过课堂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提出了四种融入教学的具体途径,即学习时事政治,精细化教学设计,强师德、建数字资源库等。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思政元素融入育人过程,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思政效果,实现职业教育育人强能、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开发建设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推动思想引领和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应建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从而获取并反馈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内容的无缝衔接,以机械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进行探讨。通过对课程的知识内容重新梳理,辅以在任务驱动下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达成方法,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旨在实现课堂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的认知,可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以代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在传统教育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讲求思政理论的传输,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要培养形式。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思政教育将关注点转移至隐性教育,希望以引导、熏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两阶段均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本文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意在解决当前思政教育显性与隐性教育相脱节、教育成效提升不明显的问题,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以适应目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旨在强调教师和课程的育人责任,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好的效果是润物无声,溶盐于水。过去的教学主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挖掘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阐述思想政治元素与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深度融合,包括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在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蕴含多种教育方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课运用的主要教育方法。从唯物辩证法视角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内涵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分析二者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探究高校思政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握好两者之间度的界限,传承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对深化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学理性和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水泥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胶凝材料。针对课程的内容特点及水泥教学基本内容,挖掘水泥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探讨水泥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地融入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水泥教学思想政治案例,承载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当中,让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从课程知识点与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机融合、多元化混合式教学平台、纳入思想政治知识点的课程评价方式三方面开展材料类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探索了具有“润物细无声”教学效果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思政教育”意义重要。现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工科实用性”认识上的偏颇使得专业内容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有“融合”障碍。针对该问题,开展了“专业内容”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及改革实践。教学实践表明,上述教学改革可以有效突破专业内容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障碍。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赖一定的我体来完成,而人们对这种载体却认识不全面、研究不透彻,势必影响其有效推进.研究发现,正确认识载体的基本概念、厘清载体的形态类别,有助于加强载体的构建;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网络、传媒、“活动”等五类载体,是载体建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实施"课程思政"是国家发展本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重要途径。在基础力学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需要不断发掘力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及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力学知识巧妙融合,在引导学生思考力学问题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力学发展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体会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与显性教育相比具有"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1]等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了容易倒向说教和填鸭的方式。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恰以渗透性、隐蔽性著称,通过与美国的比较,借鉴它隐性教育的特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它的组建运行和统筹发展,应该在科学分析思政课教学科研现状的基础上,以教学科研为主题,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科研成果为指导,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的有序运行.在优化策略上,注重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科学分工、联手协作,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团队建设的良性发展,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教育都是显性与隐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科学化、生活化、综合化离不开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当前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仍较薄弱,尤其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机制构建方面,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