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索将智能手机引入课堂教学,构建新型"互联网+"课堂。以已有的教学实践为依据,详细阐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互联网+"课堂的实施方式及学生反馈评价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智能手机的"互联网+"课堂具有的自主性、交互性、高效性、便捷性4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被愈来愈多地应用到高职教育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习资源,使"互联网+"教学由理想变成现实;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以运城护理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医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主学习进行调查分析,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找到有效的方法,从而切实提高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形式,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资源的获取。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技术教育重要组成,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互联网+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并提出完善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发生巨变,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我国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原有的学习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技术人才。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互联网相关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互联网+"的学习方式,以期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互联网+"下教学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人手一台iPad。互联网已充分融入当代教学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课堂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科学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变革问题,介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软件人才学赛融合的学习模式、课程教学信息化和历程化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利用"互联网+"可以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该模式对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本文归纳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应用形式与实践,分析了参与者及教学特点,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促使教学过程的变革实现了"翻转课堂";促使课堂教学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促使教学的在线化、数据化和智慧化实现。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知识传输途径多元化优势服务于"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搭建基于移动终端的综合学习平台,创建"互联网+"的三段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力求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及扩展,现阶段的经济、工业、政府及教育方面均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便利之处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枯燥的教学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数学素养。为了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式,笔者针对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的意义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高校美术的教育模式,实现了课堂翻转、师生翻转、教学翻转.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美术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发挥个人自主性深入美术世界,教师也能够在推进现代化教育教学实践中革新原有的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现代化、高效化教学.基于"翻转课堂"这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产物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发展成果的进一步实践,翻转课堂则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二者都是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将二者相融合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中开展"互联网+"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降低了传统学习的弊端,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深入研究"互联网+"与翻转课堂的相关内容,且与高等农业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探究了相关的教学模式及其未来的发展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