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小学生》2013,(7)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19世纪俄国教育家,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十分重视劳动在人的培养和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劳动是使人在体、智、德上日臻完善的源泉,主张教育应燃起年轻一代对劳动的渴望,要求学校应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致力于在学生身上培养脑力劳动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使学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相互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傅建华 《天津教育》2022,(17):111-113
<正>生态课堂是教育的“仿生”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成长为中心,强调教育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反对“生拉硬扯”“强制灌输”式教育。在生态课堂理念下,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教师更关注自然和谐、自主生成、开放选择、多元评价等策略。罗曼·罗兰曾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读书是这样,劳动教育亦是如此。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基于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托地域文化系统化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构筑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美物""美者""美景"课程群;以主题课程群进行内容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身份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使用。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身份特点,劳动教育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理解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身份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总体而言,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应该是学习者而非劳动力、实践者而非被动者、整全的人而非片面的人。  相似文献   

5.
劳动技术教育本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素质为目标。我国在3~6年级、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途径。小学阶段设置劳动课程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形式劳动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素养。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劳动教育目标把握、教学活动实施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立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旨在探索有效教学对策,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起源于古希腊雅典教育,通过德、智、体、美诸育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育的建议中》,把和谐教育理解为认识与自我相结合起来的教育,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某种表现自己的活动领域,在积极劳动与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培养"道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不仅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义务,同时也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当然也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是一个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必须强化"四结合",努力提高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劳动和教育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一体两面,传统劳动教育存在“有劳动无教育”或“有教育无劳动”的弊端,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指导,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行动指南,构建“劳技·劳德”二维向度,通过课程教学路径深化学生的劳动情感认同,通过社会实践路径提升劳动能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涵养劳动品德。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动技术教育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并向学生传授现代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习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整体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都做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个强大力量,既能改造社会关系,又能改造  相似文献   

13.
委内瑞拉教育家努涅斯·特诺里奥去年六月以《活到老,学到老》为题,在《加拉加斯日报》发表文章,论述当代的教育革命问题。他认为,“现行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十二岁至二十岁的人”,人生的其余时期则放弃教育而从事劳动;人的一生被划分为两个时期:为劳动的教育时期和教育后的劳动  相似文献   

14.
<正>劳动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可见劳动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习惯。一、培养劳动兴趣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师要时刻培养发展学生的劳动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创设环境,培养发展学生的劳动兴趣。把劳动和学习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劳动兴趣。如:剪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劳动分层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育人教育。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劳动才能在他们的思想和品行中牢牢扎根,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志高 《甘肃教育》2022,(12):24-26+38
劳动教育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才之要,是人生的必修课,通过劳动教育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品格、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从而不断增长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提升人的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新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把“劳动素养”作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发展的目标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习惯。文章结合实际就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劳动技术教育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劳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劳动教育是人生观,世界观的范畴,它使人明确:人活着不能成为寄生虫,而必须成为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劳动教育既与德育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生活·实践”教育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提出了以“六力”为核心的学生素养观。明晰“生活·实践”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与价值意蕴利于推进当下课程内容联系生活、促进教学方式贴近实践、驱动教育评价维度多元。为具体落实“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发挥“生活·实践”教育作用,应坚持实践育人理念,融合教育政策做好顶层设计;确立知行合一教法,贴近学生生活构建实践平台;拓展教育评价维度,围绕学生素养展开评价活动。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可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理论引导,为落实劳动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选取重庆某高职院校11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设计、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劳动素养进步空间大但发展不均衡,劳动教育设计、劳动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有积极影响。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效果的策略为:转变劳动教育认识;明确劳动教育路径;做好劳动教育设计;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评价劳动教育收获。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全面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明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多课堂互动”的劳动教育机制;拓展各类培养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