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粤港澳三个地区的应用型大学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优势互补,为彼此间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发,提炼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典型特征以及具备的基本要素来作为判断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水平,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探寻湾区背景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教育合作发展的路径,从而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层面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港澳职业教育也应在大湾区建设中有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内容的完善和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与示范拥有重要价值。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为此,应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时代契机,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围绕意识层面、规划层面、制度层面、进程层面、运行层面进行探索,实现新时代三地职业教育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起到显著的支撑引领作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应用型大学也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机。推进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大湾区复杂的宏观环境直接影响着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借鉴PEST分析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和而不同的政治环境、强弱不等的经济环境、同根异形的文化环境以及革故鼎新的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着重分析大湾区宏观环境给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可为正确研判大湾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前景提供一种逻辑思考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广州南沙新区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这无疑确立了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的地位。主要分析了广州南沙新区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需求,并对职业教育助力南沙新区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助力南沙新区建设的立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在吸引国际化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吸引留学人才的政策创新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与留学人员回流大潮涌起的背景下,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才,促进其在大湾区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应有之义。本文概述了留学人员回国大潮的总体情况,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吸引留学人才的优势和集聚留学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吸引留学人才面临的挑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应建立更加灵活的引才机制、更好承接“出国留学-回国发展”良性人才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广东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办学定位,不仅对自身的发展空间有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求。对品牌建设进行综合分析,要有的放矢,针对需求谋划品牌建设,借助相关有利政策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步伐。本文将重点阐述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校发展的影响,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品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可为粤港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在国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众创空间数量不断增长,合作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根据合作现状,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推动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应树立共同体意识,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合作;凸显发展特色,求同存异,实现互补合作;拓宽发展范围,开放创新,力争全面合作;利用区域优势,与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城市建设,教育应该发挥基础性的力量。本文从教育教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构想,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加强教育文化交流,打造教育人才高地,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智慧学习体系有助于形成智慧学习的新生态,带动大湾区的教育发展。本研究立足于现状和需求分析,结合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构建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智慧学习体系的建设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系建设的模式、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大湾区汇集了各个城市的利益,更是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更加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发展建设。在此背景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需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分析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体系改革方式,希望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湾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展开,高校生涯教育也迎来了合作发展的新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涯教育、就业创业方面的发展和合作,为大湾区城市进一步的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大湾区高校生涯教育的未来协同发展路径来看,应秉持以机构保障为推动力量、以科研合作为创新基础、以师资培养促进协同发展、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区域共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创新制度的引导,促进大湾区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的协同共进、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在当今的高等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普遍,如何把网络课程做出特色和新意就显得尤为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现代化气象业务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网。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教学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构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气象雷达探测网,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引领,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缝衔接,着眼于科教融合等新特点的“雷达气象学”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先进性,可以为新时期大气科学类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办学意义重大,受到各界高度关注。文章探讨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明晰依循法律法规、允许先行先试、制度包容支持、文化互适交融、分类错位发展、双向变迁结合的理论要义。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重点,分析大湾区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的现状与问题,建议构建湾区专属规制机构,推动高校多层面、全过程、立体化合作以及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以湾区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发展为契机,为高等教育提升提供助力;加速高校跨境合作办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大装置科学研究,打造环高校教育生态圈与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4.
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焦点问题。新时代香港青年理应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业,但现实中的“非理性行为”却令人瞠目结舌。基于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历史演进的动态追踪,把握其“前世今生”以重塑当代价值,立足新时代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实困境,透视并深刻捕捉外在表征,据此可构建瞄准危机的系统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正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本文基于“新工科”理念,结合“海绵城市”“一带一路”“黑臭水体治理”“河长制”“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在现有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培养方案基础上,摸索而成新的水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着重体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新理念,更加符合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涉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创新创业区域化发展趋势表现明显。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根据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高等院校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围绕课程体系、组织领导、师资建设、教学管理、机制保障等五个维度,探究三个区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差异。研究发现:三个区域在五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总体建设水平靠前,京津冀次之,粤港澳地区稍有逊色;与此同时,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差异较大,师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要求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水平建设高职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十分必要。目前的商贸流通类专业单一建设模式存在专业与产业发展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产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双精准、双融合”新模式包括精准对接产业链组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实施精准育人、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专创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专业群管理机制创新,抓住了当前高职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发展环境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个法域、三个关税区以及多元的文化环境,粤港澳三地在发展体制机制上存在断层,在对待对方居民的制度安排上存在壁垒或空白,湾区向心力明显不足。制度衔接问题的核心是人心聚合问题,要充分凝聚和发挥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合力优势建成一流湾区,必须解决好区民身份认同感问题,必须破除原所属地居民的观念束缚,重构利益分配格局,释放民生福利,实现区民待遇的均等化、持续化发展。推进区民身份高度认同的关键在于寻找出一条科学的区民待遇推进路径,以优质生活圈催化区民身份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