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创建电气工程专业“1+1”的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对比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实践工程环节薄弱、学校硬件匮乏、校企联合办学困难、高校自身管理问题等不足,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并且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完善现有“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提高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研究生层次外国留学生的培养工作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层次外国留学生培养工作的深远意义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大大增加,尤其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选择了这一专业.新工科背景下学校要更好地探索适宜留学生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留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培养留学生良好的工程创新意识,为电气工程专业留学生全面发...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变局下,传统的以跨国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培养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国际化培养模式的自主性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国内外文献深入探讨普通高校在地国际化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公派留学三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效果,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各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自主性程度和质量后可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应将普通高校在地国际化培养作为主导模式予以发展,重点关注有海外经历教师核心作用的发挥,将外国留学生转化为重要资源;公派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则可作为重要补充,要重点提升境外国际化培养资源的质量及其效力。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9,(4):91-94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趋势,对安徽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进行了调研与统计分析,提出了项目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为相关院校或专家学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留学生教育,留学生培养已初具规模,形成语言、文化、技术“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应优化培养机制,加强横向合作,充利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引导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完善留学生管理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本文首先描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接着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然后重点从培养目标、实践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师资管理三个方面论述电气工程专业留学生培养如何实现校企协同,最后分析了留学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势。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职院校依托各自优势专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中文+职业技能”成为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主流模式,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输出成为增强职教话语权的基本途径,评估认证成为衡量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留学生招收培养还存在专业开发国际化率偏低、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设滞后、留学生管理机制合理性欠佳、留学生教育保障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高职院校留学生招收培养对策:加强区域国别调研、开发“三匹配”专业集群、聚集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趋同化管理机制、打造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快速增长、留学层次不断提高,如何采用有效的管理与培养策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代留学研究生培养、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亟待解决的课题。浙江大学作物学科凭借雄厚的学科队伍和留学生培养基础及经验,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以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与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为宗旨,通过构筑“三管齐下”培养机制,搭建留学生培养平台,拓宽其学术视野,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留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浙江大学作物学科留学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好的复制、借鉴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流形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在新财经的迅猛发展态势下,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现状及培养体系重构的原则,并从课程体系、学生管理、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体系方面探讨新财经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以往教育模式进行对比,总结交通土建类专业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组成单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符、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主要问题。为解决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准确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等解决途径。为交通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参照国际工程教育CDIO人才培养标准中关于一体化人才培养思路,结合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现行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四个一体化的原则,并根据此原则修订了通信工程人才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重视,相关产业对船舶海洋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海洋工程环境学》课程是一门船舶与海洋工程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针对这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程背景下对其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深化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确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要求.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康雁  李浩  柳青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2):172-175
为了有效达到工程教育与新工科建设要求,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改革实践研究,培养面向变化与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从而满足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课程教学基于软件产品构建,融非技术类教学与技术类教学于一体,以解决非技术性教学难题。采用与华为合作的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探索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学习方法。从软件工程实际要求出发,逐步建设相关软硬件环境,将开发流程、文档模板、评审标准相融合形成实践指导和评价方式,满足学生求知、增能、成才需求。  相似文献   

16.
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力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开展新时期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实现工程类学科专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向工程教育靠拢。工程人才的培养应从工程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对化工专业的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工程性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验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化工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际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问题,以广西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重点探讨面向东盟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该方案在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更具个性化、国际化,满足东盟国家用人单位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趋势对工科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应在六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一是加大教育机制改革力度,二是学习创造学理论和方法,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着力于定位“基本要求加特色”,四是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发展,五是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六是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分析和研究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针对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模式、产学合作以及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方面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