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6.91亿人,农村人口6.57亿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巨变,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发生着重大变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准确把握城镇化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关系,科学应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一百多年中国各族人民的最强烈的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为在我国实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当然是邓小平同志。但是,我们也应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实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根本变化。现阶段,我国在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人口现代化、财税金融与资源、环境和产业等制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全方面深化改革与创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是人口的城镇化与城镇现代化的统一,而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会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市场需求。本文是对小城镇广场建设中用电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广场配电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善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在全球化变革进程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特征,体现了历史性与现代性的聚合、开放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彰显、层级性与过程性互补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中国具体国情为行动准则,以人民的全面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实现为根本追求;同时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优势资源和人口红利,恪守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立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善治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带领中国人民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使中国从一个满目疮痍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充满活力、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三大历史性转变,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充分证明了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性和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我有个发小,他妈妈是我们村上的妇女主任,分管村子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为了完成上级给的计划生育指标任务,强制育龄妇女有计划地生育,这难免会得罪村里的一些人.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早晨,他们家的大门被人贴了封条.这在农村风俗中是很不吉利的,为此,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委屈地跟我说:我妈妈也不是为自己,如果不计划生育,中国人口无限制地增加下去,后果可怎么得了.我深以为然.觉得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是必须的.对于中国来说,过去二、三十年的强制性人口政策的确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1990-2010年人口增长率是17.1%,相比印度的40.2%,巴西的30.3%.尼日利亚的62.4%,印尼的30.1%.美国的22.5%,中国的减缓是很明显的.数据显示,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目前人口规模比预期缩减了4亿.如果没有中国的人口控制.5年以前我们就会迎来"世界70亿人口日"(联合国将201 1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这种政策,他们认为,强制性生育政策让中国人口红利快速消失,纷纷要求中国快速解除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确保"大国不空巢"、"人口有红利".尤其是近年来产业工人的薪资大幅度上升、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的情况下,此种论调更加有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出现了两次历史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道路,并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第二次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进行了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基本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两次历史性转折存在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联系,体现着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认识与再认识的发展与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必然会引起城市内公共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而能否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是实现城镇化的关键.文章从城镇化与公共产品这一关系着手,分析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公共产品缺失的表现、原因,进而提出了增进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乡村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的现代化对实现乡村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林村在九十年代后期的社会发展为例,试图通过对这个典型村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人的现代化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现代意识,促进村民思想解放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社会现代化之路正处于城镇化这一特殊阶段。城镇化不仅是要完成空间上移居城市、生产上改变传统耕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完成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动力与目的。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通过人的最优社会化,营造乡村和谐环境,构建健康心理,以及通过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也是统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真正认识我国的城镇化,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看到,到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2.6%,如果按照户籍制度中的非农户籍计算的话,城镇率仅为35%.而世界的平均城镇化率为52%,可见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相比,却表现出了大大的超前性,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低,两者并没有做到协调发展.这严重威胁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城镇化的后续发展,也不符合十八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借助城镇化的力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快递     
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部部长周济最近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 中国的教育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 展,特别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实现"两 基",中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 盲,这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是个了不起 的成就。另一个重大突破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 去六年之中,规模翻了两番,现在的规模是1998年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城乡的主体实现形式。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主义升腾、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处理好现代化与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主动地位的前提。只有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新矛盾,并在实践中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胜利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市民化问题。成人教育是一种最紧密贴近新型城镇化核心内在要求的教育形式,在助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功能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当前,需要着力发展成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中,发现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而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考虑从结合地方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人口"城镇化和探索融资新模式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举国欢腾庆华诞,岁月流金铸辉煌.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极大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中国教育也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根本改变,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口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1998年-2007年10年间,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从340.87万人增长到1,884.9万人,跃居世界首位;平均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也由273人提高到1,42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23%,迅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学校教育如何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尤其是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探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应承担的新使命,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严蓉  张娜 《成人教育》2016,(5):27-30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传统农业、农民在我国农村中仍占很大比重,这既不符合城镇化要求,也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工、兼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及其教育培训是城镇化的基本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