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刊2002年第1期发表了郝建宇的《洛仑兹变换与“光速不变原理”相悖》,我认为郝先生对“光速不变原理”的理解有问题。“光速不变原理”的核心是:光速与光源的速度无关。设有S和S'两个惯性系,S'沿x方向有速度v。某一时刻S系上的光源发光,S'系中的观测者测到的光速  相似文献   

2.
“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大基石之一,近百年来围绕它的争论一直不断,至今未了。其中一大原因是:它本身的含义不明。因此,除非搞清其涵义,否则有关它的争论还将无谓地纠缠下去。1、几种光速理论简介“光速不变原理”这一假说在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19世纪因光学(包括电磁学,下同)的进展,关于光(和电磁辐射,下同)的传播确立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波动说和粒子说。光以太论是前者的产物,后者的代表则是列兹(W.Ritz)光射击说———虽然它在1913年才被正式提出。“光速不变原理”就是以…  相似文献   

3.
关于光速不变原理,有很多支持他的实验,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也有很多人坚信他是错误的。而本文中也通过一个具体的分析,找出他自身在逻辑上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光速不变原理的错误性也找出一个论证。  相似文献   

4.
这个宇宙中也许其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是永恒的,就连曾经被认为恒定的光速也有可能在时光的流逝中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宇宙的规律和命运。 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正是由于光速不变,伟大的爱因斯坦才灵光一现,推导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即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绝对的,在高  相似文献   

5.
推导洛仑兹变换,洛仑兹用到11个假设爱因斯坦要用两个假设;本文作者推导洛仑兹变换、加速平动时空坐标变换、转动时空坐标变换和超光速时空坐标变换仅用一个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即光沿光源运动方向或相反方向的传播速度与光源观察者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应用“光速不变原理”(即:x=±ct,x'=±ct')推导时空坐标变换是最简单的。本文仅给出洛仑兹变换的推导。可见“光速不变原理”是时空理论的唯一基本原理;光速不是极限速度;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可减少为一条;洛仑兹协变性没有普遍性意义。1.洛仑兹变换的推导 约定参…  相似文献   

6.
“光速不变原理”作为相对论的一条基本假设,据称已得到许多实验的验证和支持。但“光速不变”究竟是本质还是现象,争议从未平息过,围绕它的实验检验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文提出了三种检验光速是否可变的实验方案。分析和计算表明,这些方案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重要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刊2003年第2期上刊出的《何谓“光速不变原理”?》一文,已经严格论证了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是人为的一种不可能的虚构。鉴此,无需考察任何实验证据,便可有定论:“光速不变原理”是纯属子虚乌有的虚构,立于这样一个虚假的前提上的相对论,无法不是一座空中楼阁。然而,对于这样客观、中肯的评断,竟还有抬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作挡箭来拼命抵制,实在欠明智,他们不明白:真实是科学之本、之命、之根,建立在虚假前提上的理论决不可能是科学的理论。纵然,为正视听,本文仍将考查几个典型的“实验依据”。爱因斯坦本人一生并没有做过一…  相似文献   

8.
温海龙 《科技风》2014,(10):95-95,97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两条假设之上的,一个是相对性原理,一个是光速不变原理。其中相对性原理都好理解,但是关于光速不变原理,很多人感到疑惑,文中将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用数学推论的方式具体讨论光速不变的必然性和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刊今年第5期上黄德民先生的《检验光速是否可变的实验方案》一文(下称黄文),饱含“毕其功于一役”之激情,推出了精心构思的三个“直接挑战‘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方案:一个用以判决运动回路对光速的影响,另两个为了验证作者的光介子猜想,意在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决一雌雄。三个实验中的任何一个,按作者所言,一旦“出现预期的下涉条纹移动”,便“将对光速不变假设构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许少知先生证伪洛仑兹变换的文章(本刊第1、10期),宣告了相对论数学基础的无效。本文从另一视角的考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洛仑兹变换与它的前提“光速不变原理”相悖,是一组没有科学价值的数学式。一、“光速不变原理”的含义及其数学表述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称:“在所有惯性系内,自由空间中光的速率具有同样的值c”(c≈30万公里/秒),据此有c±v=c(1)这是“光速不变原理”应有的表式。二、洛仑兹变换的一般表述设有两惯性系s和s',s'沿x方向相对s有速度v,则s'与s之间的时空变换关系为x'=(x-vt)/(1-v2/…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今年第5期上黄德民先生的《检验光速是否可变的实验方案》一文(下称黄文),饱含“毕其功于一役”之激情,推出了精心构思的三个“直接挑战‘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方案:一个用以判决运动回路对光速的影响,另两个为了验证作者的光介子猜想,意在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决一雌雄。三个实验中的任何一个,按作者所言,一旦“出现预期的干涉条纹移动”,便“将对光速不变假设构成严重挑战”。说白了就是:“光速不变原理”被证伪,一槌定音!但事情能如作者之愿么?众所周知,相对论所谓的“光速不变原理”,限定于真空中的光速,在惯性坐标系中。因此…  相似文献   

12.
因为光速不变原理与参考系中的某些常识相违背,而光速不变原理又是通过实验反复证明过的结论。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其与参考系的矛盾进行证明,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为什么光速不可超越?为什么光速是不变的?两束向相反方向传播的光线的相对速度难道不是2c而是c吗?——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王少兵根据相对论,两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不仅和他们自己的运动速度有关,还和光速这个速度上限有关,即著名的洛伦兹相对速度变换公式v=(v1-v2)/(1-v1·v2/c2),设v1和v2是两物体相对第三者的速度,c是光速,v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带入公式计算一下,你会发现当你无论以什么样的速度运动,都不会超过光速的!当你以光速运动时,你相对于谁都是光速,当然光相对于光也是光速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认为:光速不变…  相似文献   

14.
火箭上的困惑──同时还是不同时陈启星,罗启宇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即:1、在任何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2、任何惯性系中真空的光速都是不变的。爱因斯坦设计了一个为相对论奠定基础的思维实验,这就是两只火箭上的两个闪电.甲和...  相似文献   

15.
光速真面目     
真空中的光速是永远不可撼动、永远不可超越的壁垒吗?从光速的来历看,光速不变只不过是测量的总结,是相对论的一种假设的规定而已,光速并非一定不变——  相似文献   

16.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是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开山之作,这篇原创论文的逻辑失误,竟至今令人不敢相信。一、关键的数学推导中用了多种不同的光速现将有关的原文抄录如下:1、“…,从静系来看,光始终以速度c2-v2√沿着这些轴传播,…”2、“…,光(像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共同要求的)在动系中量度起来也是以速度c传播的…”3、“…,但在静系中量度,这道光线相对于K的原点以速度c-v传播,…”以上抄录的三种不同光速,c2-v2√,c,(c-v),都是爱氏在进行关键的数学推导时所用、出现在不到两页的纸上,这实在令人…  相似文献   

17.
在相对论中有一天文现象。两颗恒星在地球系以外星际互相围绕运行。恒星朝地球运行时 ,光线偏蓝 ;恒星离地球运行时 ,光线偏红。当时 ,按经典理论 ,人们无法理解这一现象。假设恒星运行速度为 V,光波传播速度为 C,那么 ,恒星朝地球运行 ,光波发射速度为 C+ V;而恒性离地球运行时 ,光波发射速度为 C- V。两束光因速度不同 ,到达地球时间也不一样 ,看到现象应是混乱的。而爱因斯坦运用光速不变的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图 1爱因斯坦认为光速恒定不变是时空的特性 ,与观测者和光源无关。因此即使光源旋转 ,光波仍以相同的速度飞到地球。并且 ,…  相似文献   

18.
科技博览     
爱因斯坦光速恒定不变理论可能有误科学家研究发现光速并非恒定不变  据美联社报道,一个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约翰·书伯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设置在美国夏威夷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分析宇宙深处最遥远的一些类星体后发现,在宇宙诞生以来的150亿年中,光的速度是有轻微变化的。若该研究成果获得进一步的确认,则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光速恒定不变的理论就是错误的,粒子物理理论中的标准模型也需要彻底修正。有关论文将发表在8月27日出版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上。根据《科学》杂志提供的消息,科学家们的结论是通…  相似文献   

19.
工业技术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4-14
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二种材料叠梁的分析与测试;单程光速测量原理及其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对狭义相对论的基础进行重新探索。探索的结果如下:1.给出相同的钟同步运行的充分条件;2.给出平坦空间的精确定义,并说明平坦空间是宇宙的原始终极状态;3.去掉原有的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引进新基本假设:时间和空间相关;4.澄清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5.证明实物质运动最大速度的存在性,推出洛伦兹变换;6说明光速是实物质运动的最大速度;7.揭开长度缩短和时间膨胀的奥秘。重建后的狭义相对论具有假设根本、概念清晰、范围明确和逻辑严密等特点,从而将狭义相对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为狭义相对论的进一步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