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削球 慢一拍的风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但的确有那么一段时间,削球选手在世界乒坛星罗棋布。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欧洲乒乓球的黄金时期,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也很高,各地的球馆大多爆满。像理查德·伯格曼这样的削球手。不仅赛场内独步天下,赛场外也人人皆知。1952年孟买世乒赛,日本人佐藤博治带着一种全新的武器——海绵拍出现在赛场上。也就是从那时起.削球打法开始步入长达50年的下降通道。乒乓球技术日新月异,削球的风景却渐趋凋敝。时至今日。削球手已经沦为形单影只的落伍者。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3,(10):16-17
限于时代背景,早期削球手如伯格曼(英)、迈尔斯(美)等均以稳健防守著称,进入胶皮拍时代后,西多(匈牙利)的出现使削球打法第一次出现明显的细分,其站位相对较近,以削球逼角为主,伺机反攻(多用反手)。但此后欧洲的削球均倚重防守,再未出现像西多这么积极主动的削球手——手握反胶海绵拍的别尔切克(匈牙利)以转制胜,削出的球被当时的中国教练夸张地评论为“起重机都拉不起来”;原为两面反胶、反换过反面生胶的绍勒尔(前西德)以稳见长,极少出高球,被喻为“切削机器”。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3,(10):17-17
与男子削球的发展相比,女子削球几乎长期陷于停滞。罗赛亚努(罗马尼亚)、亚历山德鲁(罗马尼亚)均以稳健为主;与西多同时期的高基安(匈牙利)也注重高点削球,但站位比西多稍远,反攻也没那么积极;反手均为长胶的林慧卿、郑敏之仍是稳削加少许反攻;  相似文献   

4.
探讨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来由于受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提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以1952—2006年中国队所参加的世乒赛和5届奥运会上削球打法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1.有关削球打法的科学研究停滞不前首先,在技术的研究上,一是没有呈现出当年进攻打法落后时所研究的力度。二是没有像以前研究削球那样继续去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18届欧洲选手占有绝对优势,夺得了绝大部分冠军,当时的器材状况:球台窄、球软、球网高,对削球打法有利。所以当时以削球打法为主。自1937年第11届世乒赛后,规则作了很大变动,球台加宽、球网降低,为攻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加之1952年,日本人成功地利用了奥地利人发明的海绵拍,使快速进攻成为可能,并一举在世界乒坛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队历史上涌现了很多打削球的超级运动员,从早期的张燮林、童玲,他们是中国队最伟大的削球手,如今丁松、候英超等一代年轻的运动员也具备了高超的削球水平,削球打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技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业余选手选择削球打法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削球打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  相似文献   

8.
攻击型打法的儿奄运动员初期训练的步骤办法以及训练内容探述。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乒乓球削球打法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阐述,提出提高削球技术的三种方法和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浅谈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到2002年由于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 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返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 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与应用采取的措施提些分析看法,但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新赛制的出台,乒乓球比赛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球的质量,体积极的发变引发了速度、旋转等一系列的变化,同时改变了比赛的节奏,这些变化的出现 使得一种频临灭绝的打法一消攻,重新再回到乒乓世界的百花园中。同时通过2003年47届世乒赛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的 技术统计分析打法。  相似文献   

11.
杨庆霞 《乒乓世界》2004,(6):i007-i007
看别人打乒乓球,是一大乐事。你看一方左右开弓,长拉短吊进攻,一方海底捞月,前后奔跑救球,时而一方下了杀手,猛扣成功,时而一方以柔克刚,将球巧妙挡回得分,每逢看到精彩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喊好,尤其是交战双方展开对攻,只见小小银球风驰电掣般来回穿梭,令人眼花缭乱,看这种球,真是享受。  相似文献   

12.
周爽  赵爽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906-9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统计分析女子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丁宁对阵削球运动员金宋依、韩莹、武杨和胡丽梅的四场比赛视频。从技术、战术、心态以及综合竞技能力上来看,无论是前三板的抢攻能力,接抢段的稳定性,还是相持段的连续进攻和攻防转换能力,丁宁对抗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运用都有了较成熟的突破,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技术风格,也为今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对抗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国际乒联对兵乓球做出规则和器材的修改,诸如球拍两面覆盖不同颜色、无遮挡发球、40mm大球、11分制、无机胶水等等,给削球打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削球打法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由此造成应对削球的训练质量不高,内容不够全面丰富,“以快制快”忽略了打削球最需要的节奏。在世乒赛中我国快攻运动员就显得不适应,缺乏对策,在关键时刻吃了苦头,摔了大跤。而男单冠军奥地利选手施拉格在决赛中对朱世赫,就显得一招一式很有章法。  相似文献   

15.
陈洁 《乒乓世界》2003,(8):60-61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世乒赛上,韩国削球手朱世赫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战胜了斯米尔诺夫、李静、庄智渊、马林和格林卡等众多高手闯入决赛。尽管最后败在了施拉格的拍下,但是在当今孤圈球满天飞的世界乒坛,朱世赫的胜利无疑给了削球打法以极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6.
陈洁  赵晖 《乒乓世界》2001,(10):13-13
在大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中,韩国队2比3惜败于中国台北队,但削球选手朱世赫表现出众,战胜了蒋澎龙和庄智渊两员大将。在单项比赛中,他和朴相俊一削一攻的组合还获得了男双亚军。  相似文献   

17.
少儿乒乓     
lzh  断层  tt痴 《乒乓世界》2004,(4):52-52
  相似文献   

18.
郑慧之 《体育科研》2006,27(2):62-64
对削球打法作了历史回顾。并分析了削球打法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有利因素。提出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确情况下,走削攻结和的道路是发展和完善削球打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1.削球打法仍然有存在的必要百花齐放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多年来涌现出来各种打法的运动员。在他们当中,两面快攻、左推右攻、弧圈、快攻加弧圈、反拍拉弧圈等各种打法层出不穷,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造就了中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的春天。在中国的各种乒乓球打法中,削球一直是一支重要力量。张燮  相似文献   

20.
削球打法有削攻结合和以削为主配合反攻两种打法。削球虽然是防守性技术,但却不等于消极、被动。因为它可以利用旋转、落点来遏制对方,诱使对方进攻失误或为自己反攻制造机会。一名削球打法的运动员首先必须掌握过硬的削球技术。不仅要以削球来与对方的拉、冲、突击、扣杀等进攻性技术相抗衡,还要削得低、转、有落点变化,伺机进行反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