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国际乒联21世纪以来的规则改革,反思其存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在器材、技术和赛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规则改革在技术上使得运动员技术选择和使用随意性增大,比赛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在国际乒坛秩序上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中国队"一家独大"的局面,国际大赛的奖牌分布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得运动员打法逐渐呈现单一化趋势。同时国际乒联频繁修改规则还存在规则修改程序正义性、规则相对稳定性,以及权力行使过于随意等问题。要维系国际乒坛秩序的良性发展,国际乒联还需出台具体的规则改革制度,保证竞赛规则的相对稳定性,并合理行使规则修改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国际乒联21世纪以来的规则改革,反思其存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在器材、技术和赛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规则改革在技术上使得运动员技术选择和使用随意性增大,比赛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在国际乒坛秩序上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中国队"一家独大"的局面,国际大赛的奖牌分布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得运动员打法逐渐呈现单一化趋势。同时国际乒联频繁修改规则还存在规则修改程序正义性、规则相对稳定性,以及权力行使过于随意等问题。要维系国际乒坛秩序的良性发展,国际乒联还需出台具体的规则改革制度,保证竞赛规则的相对稳定性,并合理行使规则修改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自从第37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对球拍和发球等部分规则进行修改之后,使我国“前三板”中的发球抢攻及倒板击球两项技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给采用横拍全攻、弧圈结合快攻、削攻结合等打法的选手去对付欧、亚诸强选手都增加了困难。有鉴于此,中国乒协决心重振直拍快攻打法,用自己的传统打法去支撑大局。但是,近年来除了一线队伍中的一、两名尖子外,  相似文献   

4.
如何理解发球新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1年大阪第46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了由英国乒协提出的,被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描绘成“开放的(open)”,“清晰的(obvious)”发球规则的修改提案。 根据国际乒联最新公布的发球规则2.6.5条,新的发球规则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球网以及球与两侧网柱顶  相似文献   

5.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国际乒联对兵乓球做出规则和器材的修改,诸如球拍两面覆盖不同颜色、无遮挡发球、40mm大球、11分制、无机胶水等等,给削球打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对1991年至1995年《国际乒联手册》中比赛规则、竞赛规程进行比较,列出其中变化部分,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改规则、规程,使乒乓球比赛具有更大的观赏性。最后对乒乓球规则、规程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建议国际乒联在对规则中某一条文进行修改时,应作一些必要的实验,以确保规则、规程能使乒乓球运动向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乒联接连出台数项规则更改.“40mm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奥运会团体新赛制”“使用无机胶水”等,这一系列的修改无疑对各国乒乓球运动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积极主动适应国际乒联改革措施,把握乒乓球运动的新规律,始终抢站世界乒坛的制高点,本文试图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新思考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队乒乓球在世界乒坛中的整体领先实力短期内难以逆转,但通过国际乒联对现行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将会对中国乒乓球的霸主地位形或新一轮的冲击。通过对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剖析,一个新老交替、打法多样、风格各异的发展格局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9.
对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的改革进行梳理,分析乒乓球规则修改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为中国乒乓球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年以来,主要从器材、技术、赛制三个方面进行乒乓球规则改革,促进了乒乓球项目的竞争性和观赏性,世界乒坛格局呈多元化发展。面对新规则带来的变化,中国乒乓球队应正确把握制胜规律,对新规则加强针对性训练,对规则变化进行科学决策,积极创新技战术打法,依托科研保障团队,为科学训练提供支撑,从而保持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直拍的复苏     
2001大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最强音奏响在男子单打决赛中,马林继九运会夺冠后,再一次在重大赛事登顶,刘国梁之后,直拍打法又崛起了—位可圈可点的代表人物。至此,马林在世界杯、九运会、巡回赛总决赛三项赛事中夺魁,虽然有别于传统的世乒赛和奥运会,但含金量丝毫不逊,世界杯大球首次登台,九运会云集不同打法,巡回赛总决赛采用11分制,在规则更改的考验下,直拍反胶打法的马林闯过道道难关,替直拍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9,(1):122-122
“我们当中分三类运动员:完全遵守规则,感到被欺骗的人;非故意触犯规则的人;有意违反规则的人。我们也有三类制造商:已经完全同意遵守国际乒联规则的;非故意违反国际乒联规则的:躲在后面卑鄙地严重违反国际乒联规则的。”  相似文献   

12.
从乒乓球发球规则的修改看发球技术的新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国际乒联已从3个方面对规则进行了重订,其中“发球无遮拦”的规定就是对发球规则的重大修改,新规则的实施势必对乒乓球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就不同站位、不同方式发球对“闯入”“三角禁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到针对性的改进发球的方法,以期引起乒乓球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加快适应发球新规则。  相似文献   

13.
少儿训练如何适应三项新规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乒联对乒乓球的三项规则进行了修改。作为从事少儿乒乓球训练的教练员,如何解决规则变化引发出来的新课题,并从中摸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发球新规则的最新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乒联最近在竞赛规则第2.6条关于合法发球这一章节上进行了修改,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此规则将于2002年9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5.
尽管今年9月1日之前国际乒联主办的重大赛事仍然沿用原有的发球规则,但中国乒协决定抢先一步,从今年1月1日开始在国内比赛中提前启动新规则。在国际乒联正式实施“无遮挡发球”规则之前,我们应当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国际羽联修改羽毛球规则后,对技战术打法的影响较大,从最近的羽毛球赛事结果来看,新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型打法的发挥,比赛变得更激烈、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在竞赛中,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结合自己的风格,积极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7.
让我看清你的发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乒联研究发球工作小组负责人、规则委员会主席克莱梅特,近日给他的工作小组成员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阐述了自己关于修改发球规则的一些想法,并对过去有关修改发球规则的几项提案表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黎庆 《新体育》2003,(3):44-45
国家队打升降级赛,第一天范瑛输了,满脸通红,湿漉漉的,不知是汗水或是泪水。再见到她,神采奕奕,“第二天,我赢了!” 在削球打法难有创新的今天,范瑛异军突起。一位乒乓界前辈曾欣慰地说:“关键时刻,削球能起到奇兵的效果。” 奇兵范瑛,在短兵相接的乒乓世界,卷起狼烟一片。 奥地利公开赛,2002年度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第一站,临时配对的范瑛、郭跃,在决赛中力拼7局,以4比3战胜队友,夺得冠军。就在那一次,范瑛的“攻削型”打法,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传统削球属防守型打法,但范瑛的技术则“出乎其类,拔…  相似文献   

19.
世乒赛竞赛规则改革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研究了现代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自1926年12月第1届世乒赛举行以来,国际乒联不断修改乒乓球竞赛规则以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尤其是自2003年的第46届单项世乒赛实行的“三大改革”,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新的机遇,也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新规则、新赛制所引发的技术变革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限制发球 谁喜谁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国际乒联规则委员会和英国乒协提出的改变发球规则的提案,在4月26日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得到通过,并将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世界乒坛最具争议性的提案——“发球新规则”的正式“出炉”,标志着世界乒坛进入新世纪初就迎来新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