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简单地说,观,就是“看”;察,就是“分析”。就是通过我们的眼睛来认识事物,联想问题,发现规律。观察是一种能力,具有敏锐、深刻观察能力的人,对事物看得全面,能迅速地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真知、发现问题的源泉。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首要步骤,也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认识事物、丰富知识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只要学生对观察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认识到在科学学习中观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就会对生活现象、实验现象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观察,促进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一、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真知、发现问题的源泉。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真知、发现问题的源泉。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生物实验最主要目的之一.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培养智能的基础,对于生物学这种实验性学科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全面的、正确的、细致的观察能力.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分析对比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对提高实验探究的实效性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应提高学生对观察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在实验中加强指导,多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观察开始的。细致有序的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 ,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而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带有片面性和随意性 ,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老师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数学老师 ,他们认为观察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专利 ,与数学科关系不大。但笔者认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交给学生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语文科同样重要 ,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基础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就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激发观察兴趣 ,唤起求知欲…  相似文献   

9.
正确指导观察、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南宁市教科所杭乃励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探索各种自然规律,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离不开观察、实验和...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了解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中年级自然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认识成果的凝结体。列宁指出:“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人们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在反复的观察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于是  相似文献   

11.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自然教学的突出特点.在自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生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并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等技能,着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之一。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总结教师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坚持的原则及培养中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一、观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改造世界必先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必先观察世界。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认识始于观察,观察又加深了人们  相似文献   

14.
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观察能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围绕实验目的,培养捕捉重点观察对象的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人从周围环境中优先分出要感知的对象,在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课是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纲指出:自然课指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科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基于此,自然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简单地说,观,就是"看";察,就是"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玉红 《考试周刊》2011,(25):231-231
实验是验证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但其目的还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达到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科学探究在课堂上真正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8.
能力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某项活动的本领。而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通过观察能力的表现.实施和能动的发挥.获取感性材料。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认识微观世界,有力地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学习知识的兴趣;通过仔细地研究生命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积极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另外分组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因此,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分组实验课作为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和实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充分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组实验课作为实践课,学生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