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僭主政治,是指具有野心的个人用暴力手段推翻现存统治秩序而建立的个人统治。庇西特拉图作为雅典的第一个僭主,其僭主政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是在当时希腊社会特有的条件下产生的,对雅典以后的强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成为希腊的一个中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僭主”一词在希腊文里不一定指坏的统治者,但此说是有条件的。早在第二代希腊僭主政治时期,“僭主”一词就能象今天一样,带有令人憎恨之意。在古典时期,人们对被怀疑企图作僭主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但在其他情况下,僭主并不给人以憎恶的形象。确实,一个君主可以被尊称为“僭主”。另一方面,公元前四世纪,哲学家们理所当然地把“王”这个词用于好的统治者,把“僭主”一词用于坏的统治者。然而,其他一些作家(主要是在较早时期)却把这两个词看作是同义词。乍看起来,这是混乱的,但这种混乱并非由来已久。讨论一下“僭主”这个词的希腊语用法,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象库普赛罗斯或庇西特拉图这样受人爱戴的统治者可以归于僭主一类。  相似文献   

3.
1856年“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杨秀清的僭主政治。杨秀清僭主政治肇始于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借天父天兄下凡染指拜上帝会最高权力。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二元化的杨秀清僭主政治。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僭主即不通过合法程序,凭借武力取得政权的独裁者,公元前7-6世纪,僭主政治作为一种政体在希腊许多城市邦存在时,庇西特拉图是雅典第一个僭主,公元前6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贵族阶级统治的危机和平民阶段政治上的不成熟,以及庇西特拉图的个人才能,才使凌贺于两个阶级之上的庇西特拉图僭政出现。  相似文献   

6.
僭主政治是古希腊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是古希腊殖民运动的产物。早期僭主政治都产生于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早期僭主们延续旧制度中的积极政策。各城邦僭主政治存在时间都很短暂。早期僭主政治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贡斯当被视为法国近代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上承孟德斯鸠、下衔托克维尔。从某种意义上说,贡斯当关于僭主政治的论述是其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僭主政治进行研究,贡斯当认为僭主政治的产生是完全不合法的、它较君主制度更专制、更独裁,更为警惕的是僭主政治中包含了产生邪恶的本性。贡斯当对僭主政治进行研究、批判是为了彻底否定他所处的拿破仑铳治的合法性,进而肯定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一剧中隐晦地表达了他对僭主政治的不满,该剧因此而有"隐讳教导"的因素。主人公俄狄浦斯有着鲜明的僭主气质,其"弑父娶母"的罪行显然根植于人性的内在罪恶性。至于僭主政治对人性的戕害主要体现在权欲,政治制度以及理性言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黄洋 《历史学习》2010,(10):37-37
古典希腊城邦一般都废弃了王制,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普遍采取公民参政的政治生活方式,给予公民政治自由,国家大事采取公民协商和集体决策的形式,以现代共和主义的概念和标准而言,其所实行的都是共和制,和罗马共和国并无根本性的区别。然而古典政治思想家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和概念讨论政治生活,严格区分其政体的不同,由此区分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以及从它们蜕变出来的僭主制、寡头制和暴民统治,并且认为不同政体之间存在循环往复。在这些单纯的政体之外,还有一种复合几种主要政体要素的政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分析和解读《回忆苏格拉底》中所体现的色诺芬教育哲学思想,可以看出:首先,色诺芬将“认识自己”这一德尔菲神庙格言的精神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不断提醒人们只有认识自己,更进一步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才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出发点;其次,色诺芬在对当时雅典公民对身体养成的忽视和无知的现象进行严厉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关注身体并通过锻炼来维持身体健康对于个体健全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同时,色诺芬视节制为最基本的美德,唯有践行节制才能摆脱身体的约束而获得灵魂的清明,从而为个体之身心的整全发展提供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叙拉古城邦狄奥尼修斯的僭主制维持了五十余年。究其原因,与狄奥尼修斯本人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对势力,推行强有力的军事改革,不断满足民众利益,成功转移国内矛盾等举措密切相关。狄奥尼修斯的所作所为不仅巩固和发展了僭主制,也为之后西西里帝国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曾称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这一评语一直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他的名著《历史》,创立了以史实为中心的叙述体裁,对后来欧洲的史学编篡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哈利卡纳苏。据说他在青年时代曾积极参加故乡的政治活动,反对僭主政治,因而被迫离开家乡,到埃及、巴比伦、叙利亚和黑海北岸,搜集风土民情、传说故事,考察地理古迹。公  相似文献   

13.
贝壳放逐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弹劾制度,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独特产物。贝壳放逐法对防止僭主政治曾经起过重大作用,但在希波战争之后,僭主政变的危险已不再存在,便成为雅典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逐渐失去了其立法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时期,在西周宗法制、先秦夷夏观、两汉名教思想和魏晋门阀制度的潜在影响下,汉民族正统意识不仅因藉民族矛盾的激化浸透南北汉民族人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北方各胡族人民的政治观念。十六国胡族政权出于维护统治的名份需要,从汉化传统中寻找理论依据,出现了奉有德政权为正统,视无道政权为僭伪;奉中原政权为正统,视周边政权为僭伪;奉大一统政权为正统,视偏安政权为僭伪等正统之争。但是,传统的汉民族正统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亦非口头上的正统之争和浅层汉化措施所能化解,故直至北魏统一北方后,随着孝帝等胡族统治推行深层汉化政策,北朝诸胡族政权才通过政治、经济、化习俗的彻底汉化实现民族融合,并最终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成为与南朝诸汉族政权分庭抗礼的中原胡族王朝。  相似文献   

15.
在古希腊史中,僭主问题是弄清古风时代社会性质的关键,同时,它又与“荷马问题”一样,是一个古老而又随当代考古学,历史学发展不断增添新意的课题。 古代作家希罗多德虽对僭政不无憎恶,但客观地指出它是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步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僭主由群众领袖而来,是穷人反对富人斗争中的胜利者②。后者影响了近代以来的学者。在上一世纪,为宪政改革所鼓舞的英国人将其归因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人民寻求保护的本能,如布瑞认为:“当(旧)政府被推翻时,群众并不把权力放在自己手中,通常高高兴兴委托给帮助他们推翻了贵族政府的人。”③本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史领域日益被重视,英国学者普遍将其与钱币使用、商业发展相联系,认为工商业阶级破坏了上等阶级的力量,僭主即为其代表。晚近又与军事改革,重装步兵方阵出现联系,主张作为新军主体的富有农民要求政治上的发言权,僭主适为其领袖④。当这些观点遭到考古材料日  相似文献   

16.
尚九宾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5):102-105,112
柏拉图生活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衰败时期,腐败的现实政治促使他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构建了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家。《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全面论述国家理论的著作,它奠定了其后西方政治学发展的脉络,也昭示了哲学理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批判和引领作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善”的理念为原则构建了三等级结构的理想国家,并批判了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弊端。虽然现实政治否定了他的理想,但是理想国的精神价值却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7.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对切萨雷·博尔贾公爵不吝赞美之词,但在《李维史论》中则有意忽略了公爵。在1502年马基雅维利出使公爵期间,目睹并记录了雷米罗受戮的场景,并在十年后将这一事件写进《君主论》,但进行了细节的添置与改写。公爵放下的血淋淋的刀子和“斫为两段”的表述,是作者留下的隐微线索,在隐喻功能之外,将证据引向行非常之举、运用残酷但争取人民、服务于共和国公益的君主典范。《君主论》第18章“当代不便点名”的君主应为教皇利奥十世,而《李维史论》与色诺芬《论僭政》的关联,表明马基雅维利对新君主如何通过增进城邦公益而获得荣耀,给予了深刻教导。  相似文献   

18.
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安提戈涅》是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剖析该作品,分析剧中两位主人公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分别代表的政治立场,即民主与僭主两种本质不同的政治哲学如何在文中体现,并探讨作品背后的政治意义,以及剧作家借此所表达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9.
1939年6月,留苏13年的蒋经国先生在江西省第4区专员公署大礼堂宣誓就任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主政赣南一方。蒋经国先生为何到偏僻落后的赣南来主政,海内外众说纷纭,作者经过查阅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并对赣南当时的客观状况进行考察,结合蒋经国先生主观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是历史的巧合之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1925年新桂系统一广西,新桂系二号人物黄绍竑先后以广西民政长、省主席的身份主政广西,一直到1929年6月新桂系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在黄绍竑主政广西期间,为了巩固新桂系的统治,黄绍竑在经济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农林、工矿、交通、财政金融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