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笈七籖》是道教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大宋天宫宝藏》的精华,素有"小道藏"、"道教小百科"之美称。其产生于道教比较兴盛的北宋时期。该书作者张君房崇奉道教,曾参与《道藏》编纂工作,后富有创建地辑成《云笈七籖》。《云笈七籖》现存四个版本,《正统道藏》收录的共有122卷,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经籍宗旨、道教源流、洞天福地、养生修炼、赞词颂歌、神仙传记等。深入探究《云笈七籖》的作者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云笈七籖》的版本、内容与特点,对于深入研究《云笈七籖》和道教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笈七籖》号称“小道藏”,是北宋张君房编纂的一部最大的道教类书,囊括了《大宋天宫宝藏》的菁华。《云笈七籖》中收录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思想的文献,有不少还蕴含着现代科学的价值。《云笈七籖》述及天文学思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卷二十一、卷二十二的《天地部》,卷二十三、巷二十四、卷二十五的《日月星辰部》。《云笈七籖》中的天文学思想包括天地结构理论和三十六天说及二十八星宿与北斗星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出土楚简文献中,《老子》《太一生水》《恒先》《凡物流形》四篇是战国时期楚国道家的重要文献。楚简道家四篇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学说具有鲜明的楚地特色。楚简道家四篇中,都以道为宇宙的本原,而对道的称谓,又有"恒"、"太","一"、"太一"等不同的说法。楚简道家四篇的宇宙生成论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恒先》为代表的"概略的宇宙生成论",其二是以《太一生水》为代表的"精致的宇宙生成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淮南子》中关于宇宙的论述,这一在中国沿用两千多年的宇宙演化生成论,与现今最流行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有相似。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关天高测量的方法,对应于现代数学知识进行了科学演算,论述《淮南子.天文训》中测量天高的三种方法,证明了《淮南子.天文训》中使用的数学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上博楚简《恒先》是一篇道家奇文,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先秦哲学和道家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该文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该文的研究在以下方面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一)简序的编排;(二)重要语句间的句读和宇宙生成方式的阐释;(三)关键词句的解读;(四)文本的作者、时代和学派属性;(五)宇宙生成图式的描绘;(六)与其它文献的比较;(七)《恒先》的思想主旨。目前研究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不少谬误,并且忽视了诸多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中的宇宙起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评论《淮南子》中可以看作总论的一段文字的基础上,从宇宙起源、物质演化两方面对《淮南子》宇宙起源思想作了剖析:引用《淮南子·傲真训》的文字对“总论”提到的几个宇宙演化图景进行倒叙式解释,井得出一个《淮南子》宇宙演化次序的示意图;仍然引用《傲真训》文字对“总论”提到的物质起源猜想进行解释,并与近现代物理学成就加以对照。文章最后从三方面对比研究了《淮南子》与西方宇宙观念的高下。  相似文献   

7.
许慎的《说文解字》蕴涵了很深的宇宙全息思想,这可以从他关于文字创制的思想、540部首的建立、始一终亥的排次等方面去认识。对于许慎的宇宙全息思想,我们得出初步结论为:第一,观象别异:精神对物质的全息重演;第二,部首的建立:宇宙结构模式的全息重演;第三,始一终亥:宇宙生成演化的全息重演。  相似文献   

8.
论道一二三     
什么是道?道为什么能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把道、一、二、三、万物并列在一起用一个"生"字联系起来,给出一个道生万物的命题,揭示了一条宇宙生成法则,从而赋予了一、二、三既神圣又神秘的哲学使命,准确地把握一、二、三的内涵及外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老子>书中,道是宇宙的根源,道通过其转化流行生成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成为当时宇宙问题的最完善的论述.而这一宇宙论思想体现了对<周易>思想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先秦宇宙生成论主要以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代表性模式,这一模式直接主导并催生了汉代以《淮南子》为代表的宇宙生成理论。《淮南子》丰富了先秦宇宙论的内容,充实了传统的宇宙生成论内涵。本文即以宇宙生成论的哲学视角,对《淮南子》由上及下、由主及次的音律生发逻辑梳理分析,继而对其以数生律、律历相生,从而突出“数”的生成机制和“律历合一”的文化统和性深入阐论,旨在进一步探察《淮南子》音律生发逻辑所蕴含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1.
晋南北朝时期新道教所谓“六天”,仍指民间鬼道;“罢废六天故气”并未涉及对国家祭祀的批判;《三天内经解》“三道说”的基本态度是试图在一个旧有的概念中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起新的逻辑;“三道”说的独特性在于其“地域”观念,正是这种新观念的提出,才使得其整体理论具备了合理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2.
“道”是老子立论的核心,它的内容之一涉及到宇宙天地万物人类的创生本源。这样的“无”中生“有”的过程正是“道”的玄妙之所在,也是作为创生本源之“道”不可言说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道”,与儒墨显学从伦理道德立场言“道”不同,老子站在关怀世界终极问题的立场上言“道”,“道”乃是老子形上思维的基本命题,是关于世界之“在”的原理和方式,作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法则,作为人之生存的根据,“在”乃是“无”,“无”:“在”在有“不在”,“无”因此成为《老子》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4.
“太一生水”的神话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葛店出土楚简出现“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图式。“太一生水”不是战国中后期突然冒出来的奇思怪想,《老子》等为它准备了充足的思想或文化的材料。它是有神话或民间本体文化之背景或“基础”的。“太一”相当于道或太极,它的母型是“混沌”、太阳或北极星。作为“天地母”,它是“生”水并通过水生成天地万物。这又以“水生万物”的“水源论”宇宙观为基础。而太阳、太一或天帝,都有控制、衍生雨或水的功能,这也是“太一生水”的另种表达或证明。  相似文献   

15.
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三是道与自然。”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6.
萧红小说中描写了东北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糊糊涂涂的“生”,浑浑噩噩的“死”,无休止地在岁月的年轮中划过一个又一个相同的圆圈,这是顺应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属于圆型循环的时间观。萧红站在宏观的宇宙变化领悟到生命的真义,“生”的从无到有,“死”的从有到无,生死犹如环状相接,是自然造化的过程,萧红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受的是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择原理”揭示出在人类诞生之前的宇宙演化存在着“择人”巧合,在人类诞生之后则是“自选择效应”起作用的真正“人择”过程。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从主体方面去认识”的方法与“自选择效应”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这一方法为我们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峻杉 《教育学报》2012,8(1):97-105
老子思想中,与“道”最密切的概念是“德”.“德”是“道”化生万物过程中的最初产物,是纯朴未散、有质无形的“炁”,也是畜养万物、决定万物发展方向的支配性力量.明确了“道”与“无”、“德”与“一”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对应关系之后,老子思想中“天德”的意义和地位才能突显出来.“天德”是人德的内在决定力量,人在婴儿阶段都曾丰厚地拥有过,而随着人的成长,“天德”不断消耗,人也愈难与之相应.“天德”支配善恶又超越善恶.“德”的系统性和“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决定了“天德观”视野下道德的开放性.老子“天德观”有助于重树道德信仰,呼唤德育“修身”范式的实质性回归,并指向了德育生活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9.
“道”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字,先秦以来各家学派对“道”都有其不同解释。孔子提出“仁义之道”,开创了为后世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的传统,成为漫长封建社会经世致用的哲学。刘勰、韩愈、章学诚分别著有《原道》一篇,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三者宇宙观、人生观及政治学术思想的影响。把经世致用作为自己原道论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