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维形式.笔者就初中化学一题多解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点体会.题目一:现有氯酸钾49克,加热使其分解,当其中所含的氧元素有50%转化为游离态时,停止加热.计算生成了多少克氧气.解法一: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酸钾分解后,其中所含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游离态.因此,题目中氧元素全部转化即是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设:生成了X克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如下: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实验 .掌握好它将 1为以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个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固体法来制取 .其药品有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其反应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二种方法1 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 验满和检验方法( 1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如…  相似文献   

3.
例1 某氯酸钾样品中混入了氯化钾杂质,经分析知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5%.氯酸钾的纯度为( )  相似文献   

4.
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元素化合物、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融于一体。一道化学计算题,往往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如果同学们深入研究,利用初中数字中所学的比例性质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多种解法与最佳解法互相吻合。下面举一例说明:例题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制取氧气,当反应不再发生,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残留物。试计算混合物中氨酸钾的质量。分析反应前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总质量为15.5克,由反应后的10.7克残留物是氯化钾与二氧化锰的总质量,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读懂化学,深入理解有关知识;才能简明表示有关反应规律,运用有关化学知识.下面谈谈化学方程式的学法.一、“名”、“实”结合,增强记忆初学化学时,应通过物名和实物来学习化学式.如观察了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后学习KClO3、KMnO4;通过某一反应过程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现象等实际情况来学习化学方程式,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通过观察实验学会写下列式子:氯酸钾邛氯化钾+氧气2KClO3=2KCl+3O2↑高锰酸钾邛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在学习氧气、氢气、碳…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中,解除去杂质问题必须明确三点:(1)目的:为了得到较纯净的物质;(2)原则:在除去杂质时,不能引入新的物质,选用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发生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易于分离;(3)方法:①物理方法:A结晶法,B过滤法;②化学方法:A置换法,B加热法,C沉淀法(或气化法),D转化法,E吸收法。1、固体物质的去杂质问题例1 氯化钾粉末中混有少量氯酸钾,用什么方法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分析:氯酸钾是一种盐,加热条件下易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此,可用加热法解答。解:加热混合物使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逸散后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粉末。练习:…  相似文献   

7.
一、抓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其反应原理用文字表示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在牢记反应原理的同时 ,要记住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三种药品的颜色 .二、抓收集检验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该气体的性质 .凡难溶于水的气体 ,通常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为氧气密度…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三种气体制取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要过好“三关”、斩下“六将”。一、三关1,过好反应原理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等含氧化合物。但用氯酸钾时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原理为:二氧化锰氨酸钾氯化钾十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十二氧化锰十氧气2.过好装置选择关。初中化学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有两套,见图1。其中(A)装置适用于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山)装置适用于在不需要加热时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  相似文献   

9.
1986年连云港中专招生化学试卷A卷有这样一道题目:“把7.2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放在试管里加热,直到氯酸钾分解完为止,制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升,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是多少克?(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批卷中发现全县只  相似文献   

10.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定律,深刻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简便解答有关化学问题。现结合近两年来各地的中考题,归类分析其应用。一、解释有关现象例1氯酸钾受热后质量减轻。解析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物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减少的质量应等于逸出的氧气的质量,所以氯酸钾受热后质量必然减轻。二、确定物质的组成例2(97fy天津)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11.
试题 :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2 .4g ,加热使氯酸钾完全分解。当冷却到t℃时 ,向试管中加入 10 .0gH2 O ,充分振荡后 ,有 5 .0g固体未溶解。再加 5 .0g水 ,充分振荡后 ,仍有 3.3g固体未溶解。通过计算求出 3.3g固体未溶物的组成。分析 :氯酸钾加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应是KCl和作为催化剂的MnO2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溶于 10 .0克水有 5 .0g固体未溶 ,再加 5 .0g水后仍有固体未溶物 3.3g。由此可知加 10 .0g水后得到的是KCl的饱和溶液 ,后来再加 5 .0g水溶解的KCl的质量为…  相似文献   

12.
催化剂     
老师,您说: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反应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同学们说:学生学会做人 成才↑老师是我们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为我们的成才默默奉献自己。→二氧化锰、加热→老师、教材催化剂$浙江省桐庐镇中学@学子  相似文献   

13.
一、解题过程中切记认真阅读题目的要求、条件。不能粗心大意 例1实验室现需1.12L纯净的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某同学用质量比为3:1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下表为该同学实验的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4.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和制取氧气时往往有一股异味,且有较明显的白烟,生成的氯化钾也带有浅紫红色。 有关文献和实验表明,氧气中的异味是氧气中混有少量氯气。为此,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加以验证,白烟是氧化钾的白色小颗粒分散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里一个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既可巩固已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又可为今后气体制取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欲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一抓反应原理1.所用药品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2反应原理氯酸钾在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较低温度就能迅速放出氧气。其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锰u?I。O,)氨酸钾——氯化钾十氧气而6…加热火和mf高锰酸钾一般加热到较低温度就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C其反…  相似文献   

16.
一、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制法》一节 ,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通过三个实验 ,分别进行三次操作才能得出的。该实验有如下弊端 :操作次数较多 ;因分步实验对反应速率的比较 ,明显度较差 ;第三次实验给氯酸钾加热到未放出氧气 ,再通过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 ,尺度难于把握 ,且该实验仅能说明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放出氧气 ,而无法证明反应速率快慢这一问题。对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 1 ) ,在变形的具支试管内装入氯酸钾 ,而在里面的小试管中装入等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  相似文献   

17.
证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和加热有氯气产生的实验广东省茂名市一中牟金巧(525000)关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有文献分析制得的氧气里有氯气的气味,生成氯化钾常带紫红色,认为反应过程为:笔者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系列的反应的存在,具体操作如下:1.取...  相似文献   

18.
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解读]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加热分解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下:(1)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共同点:两个化学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且都需要加热。不同点: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需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催化剂。知识点2:催化剂[解读]催化剂在化工生产等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催化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催化剂能改变(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通常选用能加快化…  相似文献   

19.
试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克,使其完全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向残留固体中加入4克水,有9.24克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克水,仍有8.28克固体未溶解,且剩余固体为混合物.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化学中考越来越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目的主要考查同学们反应能力和解题能力。有些比较复杂的题目,如果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本人对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其解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例1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2B32C+3X试确定X的化学式?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中一定含有一个A和2个B,所以X的化学式应为AB2或B2A,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X的化学式AB2。二、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运用例2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