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木 《湖北档案》2012,(4):35-37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4月底,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月1日,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白求恩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救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1月白求恩率医疗队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支援抗战,1939年11月他在为战士动手术时不幸感染了败血症以身殉职,临终前留下的遗嘱,曾感动了无数的人宋庆龄召唤下来到中国白求恩为什么会从加拿大来华支援抗战呢?之前有各种说法,1958年白求恩传记的作者西德尼·戈登曾写信询问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有没有以任何参与促成白求恩大夫来中国,或者帮助他从汉口抵达延安?"宋庆龄于  相似文献   

3.
吕春 《档案时空》2015,(1):28-30
异国情缘分外美,虽苦犹甜 1890年3月,早春的寒风中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白求恩诞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雷文赫斯特镇的一个贫苦人家里.家庭的贫困,环境的艰辛,让少年时代的白求恩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他读书非常刻苦,放学后就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懂事的白求恩是父母心中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人,外科专家医生,1938年3月,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受聘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1939年11月,不幸牺牲在八路军抗日前线。这是一位志愿者,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在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他在共产党人领导的八路军队伍中拯救了自己,改变了自己,更完善了人生。  相似文献   

5.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来到中国参加抗日革命,1939年因手术感染后逝世,白求恩精神鼓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白求恩与中国医科大学的联系却少有人知。文章从白求恩遗嘱、白求恩卫生学校两部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的光辉史诗中,有一铭刻在亿万人心中的名篇,还有一位值得中国人民深深怀念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也产生了一幅永恒的珍贵照片。这就是毛泽东写下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医生;那一张珍贵的照片是《白求恩大夫》(1939年吴印咸摄)。白求恩1938年初来到中国,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由于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延河封冻,枣叶凋零、白求恩的殉职使延安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为他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当时的…  相似文献   

7.
高洁 《北京档案》2009,(1):18-20
诺尔曼·白求恩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许多中国人是通过白求恩医生的故事了解加拿大的.当年,白求恩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他高超的医术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然而,在白求恩医生来到中国的60年前,有大约17000名来自中国广东的华工已经远涉重洋来到加拿大,他们披荆斩棘,坚韧不屈,用汗水和生命筑成了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的统一、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加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一页页珍贵的文献,一张张古老的照片,一段段真情的告白,还原了加拿大历史上这鲜为人知的重要一章.  相似文献   

8.
白求恩不姓白,他的本名叫诺尔曼·白求恩,因为热爱中国,他将自己的名字直接简化成了白求恩。提起白求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外国人。就连一些穷乡僻壤、山高皇帝远之地的草民,也都是先闻白求恩后知加拿大的。尽管白求恩先生早在1939年就因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在做手术时不慎感染败血症而去世,但是中国人一直在记着他:课本上有《纪念白求恩》,荧屏上有《白求恩大夫》。每年报考大学医学专业的莘莘学子们,每年都要面对以白求恩的名字命名的院校,揣度一下是否报考。白修德也不姓白,他的本名叫西奥多·H…  相似文献   

9.
阿元 《档案时空》2003,(7):22-23
知道白求恩这个响亮而伟大名字的人,不在少数;而对白求恩的生前身后,却鲜为人知。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为何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何在中国那么深入人心?为何在他逝世后仍熠熠生辉……陶行知介绍白求恩到中国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士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6年9月,他自筹经费辗转香港、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求得道义、人员和经费上的支持与帮助。1937年7月30日,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这次也应邀赴宴。当白求恩走到陶行知面…  相似文献   

10.
周陈程 《东南传播》2014,(5):136-138
本文试图梳理共产党的成立和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的新闻政策,这一时期是共产党初创并探索阶段,同时,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使得全国的报刊业发展极为迅速,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包括《新青年》、《向导》、《政治周报》等报刊的出现,是共产党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贾晓茹 《大观周刊》2012,(51):58-5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和深刻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习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台湾导演谢雨辰秘密回归大陆。1987年台湾戒严令解除后,台湾亲友问他,你在台湾拍电影,不偷不抢又不从政,为什么冒这么大风险来大陆?你什么时候加入的共产党?其实,谢雨辰从未加入共产党,却一生被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陈程 《报刊之友》2014,(9):131-132
共产党的办报实践始于“五四”时期,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有了进一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实践,事实上是一种政治传播的形式,通过政治传播的视角研究早期的共产党办报实践,对于后来共产党的新闻政策和办报思想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早期共产党的办报实践的传播目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方面的解读和审视,可以看出共产党早期的政治传播效果在显在和潜在两个量度都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对革命斗争、动员群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宁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6-108
创刊于1920年11月的《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主要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共产党》月刊的出版发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敬 《新闻与写作》2006,(10):32-34
“长征时经过雪山草地,‘文化大革命’时坐牢13年,那时我是怎样想的?我(还有许许多多同志)想,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任何其它政治势力能够这样做。哪怕天崩地裂,只要共产党在。就有希望。所以才能性情开朗,哈哈大笑,熬过难关。我并不希望后代再过这样的苦日子,希望(而且相信)后代比前代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全书可分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要义、《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文化的影响和《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对中国当代现实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共产党》月刊、《向导》周报这三份刊物是中国共产党伟大进程中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刊物。1920年改组的《新青年》完成了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化转型;1920年创刊的《共产党》月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1922年创刊的《向导》周报对推动当时国民革命运动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深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三份刊物承前启后,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历史上那些非共产党的甚至反共产党的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等人物……不应该仅仅根据他们对共产党的态度来评价他们,而应该主要以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究竟做出什么成绩来作为评判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全球收集的多种不同出版时期、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的情况,重点论述了19世纪早期重要的三种版本、20世纪前半叶两种重要的英译本和中国本土首个中文节译本的收藏情况、内容与版本特色等,认为中山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馆藏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共产党宣言》版本收藏,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欧美、在世界和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少年时代,毛主席的一篇《纪念白求恩》让我永远记住了加拿大。24年前,受组织指派,亲手为切斯特·朗宁(Chester Ronning)的子女复印他们的祖父、祖母和父亲在中国襄樊留下的档案资料,则使我对中加人民的深情厚谊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在近期襄樊市档案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百年襄樊老照片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