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特征与策略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目前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类型与特点;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应变的策略给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人际互动、评价调控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师信息素养在提高教学反思方面的作用。并就此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人际互动、评价调控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师信息素养在提高教学反思方面的作用,并就此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反思型教师教学行为特点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反思型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具有以下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 ,而且特别强调与自己对话 ;既重视教学的科学层面 ,更关注教学的艺术层面 ;自觉地把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使其成为一种明确的知识 ;主张人人都是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背景介绍】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者相互作用的系统。我校网络教室的建成、校园网的开通、教学资源的积累,以及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都为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现结合《杠杆》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谈在本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方琴 《中小学电教》2014,(7):109-109
本文收集整理了某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大三本科生对《新疆2006年自治区信息技术教学知识与技能测试题》的答题情况,并利用Excel 20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研究师范类高校在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过程中,教学能力的掌握情况,判断其是否具备信息技术教师任教所需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资源,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以学生学习行为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影响学习行为的要素,研究在该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并提出优化学习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积累的常规教学经验已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必然的优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具备一桶常鲜常活的自来水”。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校长要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学会思考、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这一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何谓反思型教师什么是反思?第一个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收集和探究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反恩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它是伴随着每一个人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1.
所谓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和批判的态度回顾教学全过程,分析思考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的一种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提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记录下教学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探讨在贵州省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学生想法、师生关系及教材四个方面,借助教学反思这个有效手段,改变教学定势,拓宽思维空间,使信息技术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的真正意义在于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行为。教师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依照课程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期望与学习状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依据同行的评议与交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只有透彻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行为特点,才能保证教学行为的正常实施和调控,并产生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过程的教学效益。如果我们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行为结构、功能和性质上看,它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先进性、指导性、突出主体性、相容性、系统性、调控性。在这种教学形式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既有其传统的一面,又体现出其发展的一面。广大教师只有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行为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正确地实施、调控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现代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直观地观察、猜想和实验,增强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现,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规律的本质,有利于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听课、座谈、问卷等调研方式研究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了解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与方法,希望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迎接这种挑战,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而教学反思是其形成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加快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鉴于此,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多个地区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教学反思情况的调查与跟踪,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中主要存在教学反思的程度不深入、教学反思的环节不完整、教学反思的方法不丰富、教学反思的经验不交流等问题,在借鉴传统教学反思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之优势,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提出了一些贴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想法和建议,以期能帮助高中一线教师认清并克服这些障碍因素,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丙利  赵百杰 《山东教育科研》2009,(18):F0003-F0003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优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文章立足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探讨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相关策略,助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