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3,(10):38-38,44
前几天到学校进行教学视导,听了几节计算课,这几节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相似的,都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列算式计算。比如其中一节是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首先,教师让学生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然后又让学生把9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我问学生列式计算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一无所知。这节课教师设计的意图很明确,是由学生学过的知识,即没有余数的除法,过渡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即“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陈晶 《四川教育》2005,(6):42-43
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田野中小动物活动的场景,我试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根据所提问题列出连加算式。因为缺少教学挂图,我只能对身边的资源进行挖掘,让学生通过“数手指”列出连加算式。  相似文献   

3.
张万 《河北教育》2006,(6):33-34
今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有一项活动内容,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找规律。如下:!!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先观察这组算式,让他们自己想一想,每组中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老师问1 3 5等于多少,小华却回答3×3=9呢?很快就有学生争着说:1 3 5也等于9。噢!原来小华这样的回答是用简便方法呀。我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孩子们都笑了,抢着说:老师,第二组也是这样的,也能简便计算。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进一步引导他们:既然乘法算式是简便算法,那么我们遇到这样的加法算式,能不能找个规律用乘法把它算出来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叽叽喳喳地议…  相似文献   

4.
经历与体验     
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以下结合几个案例谈一些思考。一、引学生“经历”〔案例一〕:“商的近似值”教学片断1郾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呈现材料。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0÷44,并且计算。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除不尽,产生疑问:这一题是除不完的。2郾谈话交流,商讨解决方法。师:在150÷44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情况?生1:除不完。生2:后边的商重复了,经常是这几个数。师:这种情况在除法里叫做除不尽。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你们有办法解决吗?大家商量一下吧。(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师呈现上面三组算式,让学生口算。 师: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每一组算式中的商相等。 生:我发现,每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了变化,而商没有变。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也会变,但黑板上的每组算式中的商却没有变,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几组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有规律。  相似文献   

6.
〔教例〕如何让枯燥的计算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唱主角?途径方法颇多。在教学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时 ,我采用了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先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学生已学过带小括号的有关加、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2 教学例题 :(1)3×(9 -4) ;(2)(40 +16)÷7时 ,我一改以往教师出示例题的套路 ,而是出示3×() ,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一个一步计算的式题。学生列出了多道有关加、减、乘、除的算式。教师也列出一个3×(9-4)的算式 ,引导学生仔细…  相似文献   

7.
方旭 《四川教育》2005,(12):42-42
【教学片段】师:(板书12÷6=2)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这道算式。如果我们只改变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或除数,商可能会怎样?生1:商变了。生2:如果只改变被除数,被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大;被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小。生3:如果只改变除数,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小;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大。师: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如果我们同时改变这道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商可能会怎样?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举一些例子试试,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生1:我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算式变成了“6÷3=2”,商不变。生2:我让被除数和除数…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尝试。以下是我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的实录,供研讨,请指正。一、激趣引题上课开始,老师要求学生先来个写算式接龙比赛,老师写出24÷2÷3;24÷(2×3)这样两个算式,请学生接着也写出类似的两个算式。学生写的算式:60÷6÷5,60÷(6×5);360÷6÷6,360÷(6×6);……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样的算式有很多。老师接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组算式,并让学生相互说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经过思索学生纷纷说:我想知道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我…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提供计算结果,让学生设想出能得这一结果的许多算式的办法,使儿童的思维由一点向许多方面辐射,以培养其辐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与相应的除法后,我向学生发问:“积是18的乘法算式有哪些?”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道:有2×9、9×2、3×6、6×3……  相似文献   

10.
怎样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思维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引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学生分成两组,演算数值相同的连加法算式,并进行比赛。一组计算算式中有两数和为整百数的算式;另一组计算没有整百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2: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18÷2/5。师: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计算。生1: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即:18÷2/5=18÷0.4=45(千米)。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列综合算式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题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都有较大的作用。为了摸索和探讨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的过程和规律,我在一所小学进行了一个单元的试教,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一、讲清“代入法”,明确分步列式与综合算式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三册第2~5页。教学目标 :1 从生活实际引入乘法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 在参与数学活动中 ,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乘法。3 会读写乘法算式 ,能说出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课堂实录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件 :熊猫京京图) ,京京最近有点不舒服。(课件演示 :啊嚏!我感冒了!这是山羊大夫给我开的药)活动一 :通过数一数 ,知道几个几可以列出连加算式 ,感知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1 数药片。师 :数一数 ,一共有多少粒药?你是怎么数的?算式怎么列?生1 :…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中安排的列综合算式解“几倍求和(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分步解答有关应用题,并掌握了“倍数关系”、“部总关系”等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是先分步解答,然后用“代换法”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笔者认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这一技能的形成,并不是只有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这一条途径,通过别的途径也能达到目的。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根据主体数量关系式列综合算式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本册课本第107页例1的教学,谈谈这种教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1.深入了解,把握学习起点。在教授《9加几,几加9》这部分知识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会用进位加法算式,一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学具试着算一算。了解到这些情况,有利于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2.细心引导,提供探究空间。当学生列出算式9 5并计算出结果时,我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是用“看图凑10”的方法;有的学生是从图抽象到数,用9加1凑成10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是把9看成10,用多加了再减去的方法……学生没有用“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计算的。我追问为什么,学生说:“太麻烦…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班进行了人教版教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测试。下午我在批改试卷时,发现其中一道题目(如图所示),全班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算式.相同的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找到班内所有列出不同算式的学生,一一做了访谈,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用整十数除     
一、通过实例引出用整十数除。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一堆小棒 ,喇叭里传出 :“60根小棒 ,每10根扎成一捆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可以扎多少捆?”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 ,教师使用计算机把小棒每10根扎成一捆。鼠标指针每单击屏幕一次 ,这堆小棒中 ,就有10根小棒自动扎成一捆放到旁边。最后 ,一堆小棒变成6捆小棒一字儿排开。师问 :“这个问题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生答 :“60÷10=6”。(接着 ,在小棒的下面显示该算式。)师问 :如果不使用小棒 ,怎样计算60÷10的值?引导学生想一想以前是怎样做一位数除法的 ,并启发学生按照除…  相似文献   

18.
傅云 《云南教育》2000,(21):28-28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的主要目标。我在教学应用题时,总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启发、点拨,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思维。现就解题思路和方法谈几点做法。   一、设置阶梯,诱导思维   小学数学“九义”第八册教材练习十七第 3题:“根据算式 30× 4=120,编一道乘法应用题,两道除法应用题。检查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把哪两个数据作为已知条件,分析其原因,我觉得这道题的“坡度”太陡,应先指导学生把“ 30× 4=120”改编成除法算式,再编题。这样就为学生增设了“…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学生在混合算式的计算中,很难掌握计算的顺序.为攻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由一级运算变式含两级运算的式子,让学生叙述"变式"意义的方法,去讲解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方法如下:首先,我出示45×5÷9、372 433-507、12 38 9、1OO-25-25-25等几道式题,让学生讲出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并计算出它们的结果.接着,我让学生观察第四个算式"100-25-25  相似文献   

20.
《倍数和因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一课,教材的编写在以下两方面作了尝试:一是重建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拼长方形的活动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二是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方法,与建立倍数、因数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启发学生借助乘法算式进行。在尊重、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