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特别强调文艺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等功用.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文艺功用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也有利于更好地对其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客观、公平和公正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苏卫萍 《云南教育》2005,(25):45-46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又被称作个体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心理学曾经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导力量,一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爆发大规模社会运动(黑人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这些运动引发了个体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使个体社会心理学的内部矛盾暴露无遗。个体社会心理学的弊端在于严重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现实生活。个体主义是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既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审美心理图式是审美主体进行文学活动的心理根据,是其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审美心理图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在在形态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艺鉴赏方法是实现文艺鉴赏的途径,手段与方式的总和。围绕文艺监赏三环节的方法论: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以作品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俄国形式主义方法,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方法等,以读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解释学方法,接受主义方法等。围绕文艺鉴赏诸阶段的方法论有“格式塔”美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道家并非是文艺否定论者,其对文学艺术等诸多审美活动均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道家认为,审美感受并非单纯的感官知觉,而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情感与理智、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的状态;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率性而行,自然素朴,是道家所推崇的最高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8.
面子现象是影响中国人交往行为的常见心理现象,对其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回顾有关面子定义的研究、探讨面子的实质以及分析各类面子的异同点,文章认为面子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人们调节交往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修辞接受活动中,一方面,接受者先在认知经验或情体验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先行意识过度膨胀又会窒息鲜活的接受,因此,既要利用积淀,又须超越积淀,从而在敞开的接受空间体验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文艺教育与文艺美育的分析与介绍,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着重论证了保障审美教育的前提与条件,并对审美教育的教法及其重要性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民俗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文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这个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文学爱好者对民俗的关注,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2.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社会心理学渗透到教育中,并汲取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的产物。由于它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并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因而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近几十年来,教育社会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展望21世纪,其学科前景依然是迷人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西方美育观念特别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中国现当代美育基本上都是以文艺审美为中心。自然审美和社会审美处于边缘位置。虽然文艺审美能够重构人们的美学想象,促使人用最敏锐地感觉来感受生活。提高人的道德高度,但文艺审美自身潜存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社会区隔作用以及略嫌严酷的审美主义特征也时常为人诟病。随着中国进入消费主义社会。日常生活不断审美化,审美逐渐成为人们建构自我生活的基本美学原则。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下,美育有必要走出过去以文艺审美为核心的樊囿,重建社会审美维度,奠定社会审美在美育活动中的坚实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而古希腊的文艺理论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史的源头,也是其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契艺审美形态论的基础是他的总体性哲学观。在卢卡契艺审美形态的论述中,总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存在与思维、个别与一般、主体与客体三个方面。对艺形式的思考,是卢卡契艺审美形态论的逻辑起点。“形式”成为他确立艺审美形态的一个思想范畴。卢卡契从心理学领域汲取思想资料,探索艺审美反映的心理机制,对建构艺审美形态思想体系,开辟了一条具有创建性的理论途径,延伸了他“拟人化”的学说。  相似文献   

16.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教育社会心理学在近几十年有较大的发展。由于它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并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因此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本文回顾了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概况,也阐述了它在课堂中的应用,并强调在教育工作中社会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 ,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心理学没有给“社会”以足够的重视。笔者从研究方法、科学概念、历史与文化的地位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体现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性”。主张在研究方法上不以实证研究为唯一标准 ,加强研究方法的文化渗透 ;在概念的使用上 ,正确对待从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引入的概念 ,既不能全盘吸收 ,也不能盲目排斥 ;整合源于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概念 ;使用新概念时以理论、需要、本土为基本原则 ;历史与文化的地位从研究课题、概念的使用及价值体系等方面应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凸显了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良好解决的关键,更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稳定。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高等院校如何从不同层面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示高校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关注,并发展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把握社会各个不同群体心理倾向和社会前馈信息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图书出版社会心理学批评,应注重运用图书出版社会心理学及其毗邻学科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揭示时代、环境和社会情绪的擅变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具体评价图书是否真切、深刻地表达出读者的意愿,是否符合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并对编著者和出版者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思维方式等作深入的心理学剖析和社会学说明。同时,它还应该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及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群与图书编著出版者进行沟通和联系的一种重要渠道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介"是辨证思维的一个哲学概念,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中介论"文艺观认为,文艺审美主客体之间存在着文化心理结构这一重要中介,成为它们沟通与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此中介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系统,与两者保持一定程度的张力,其以创作动机、心理定势、想象和情感四种心理因素为主。"中介论"的引入,为文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论构架模式,克服了传统直观反映论的理论缺陷,增强了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辨证思维色彩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