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锻炼对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胖趋势愈演愈烈,不仅损害儿童的身体形态和健康,对心理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归纳了肥胖对儿童心理产生的作用,并分析了身体锻炼对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效益,锻炼影响肥胖儿童的认知、情绪、人格、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改善肥胖儿童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的局限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运动干预肥胖儿童的心理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越来越多,其身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目前,主要通过行为矫正、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诊断方法、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肥胖危险因素的研究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6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肥胖的发生进行综合干预.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抽取14所幼儿园306名4~6岁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相关.②儿童肥胖与饮食相关.③儿童肥胖与运动时间、运动类型、活动量相关.结论: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饮食方式、运动时间、运动类型相关;与喂养方式、睡眠时间、看电视时间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肥胖儿童要多睡眠,这是海外研究得出的新结论。研究发现,单纯性肥胖的儿童睡眠时间并不多,且比普通健康儿童的睡眠时间还要短一些。科学研究证实,对身高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是儿童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而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能人为控制的因素是睡眠。从儿童期至青春前期,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晚上九时至翌日早上九  相似文献   

5.
Nancy Butte 《体育科研》2013,34(1):30-32-38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都迅速增长,肥胖流行具有全球性和地区性..同时肥胖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肥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会产生负面影响,肥胖的儿童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儿童相差无几,文章用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儿童肥胖的原因,并推荐了儿童肥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健康观的视角,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学生体重过重和肥胖的原因、肥胖的标准。从体育学和营养学角度出发,提出对儿童青少年学生体重过重和肥胖预防和干预对策,并予以整合、提炼,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18名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及18名同质非肥胖青少年血压、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对比。1.分析与讨论(1)青少年肥胖的成因及危害有关专家认为,儿童肥胖者中绝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发生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饮食不节制,高脂肪和高糖类食物摄取过量;②运动量不足。儿童、青少年肥胖会给成年后的健康带来潜在危险。同时体重超重导致儿童、青少年体形欠佳、活动能力差;青少年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成人病”,在医学上称为成人疾病年轻化;肥胖伤害青少年的自尊心,使其心灵受到刺激。为了躲避他人嘲笑,很容易“不…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淄博市部分7~12岁小学生进行体重调查和体脂%测量,发现肥胖儿童已达到该市城镇儿童的10.01%。本文对形成儿童肥胖的个体、家庭及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给出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据北京西城区对4465名9—11岁的儿童进行体质调研的结果表明,肥胖发生率为10.08%。各地的新闻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儿童肥胖症存在的普遍性,因此,儿童肥胖症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一、儿童肥胖的危害性 1.儿童肥胖会给成年后的健康带来潜在危险。据研究表明,10—13岁肥胖者到30岁时,女性中的88%和男性中的86%依然保持肥胖状态。 2.肥胖儿童体型欠佳,行动笨拙,活动能力差。不少肥胖儿童常有平足、膝内翻、下肢弯曲、脊椎和椎间软骨损伤等。 3.肥胖儿童由于胆固醇和脂肪酸量过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感染或  相似文献   

10.
运用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8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包含了儿童个人及其父母和家庭的不良饮食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多个方面。学龄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饮食模式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易受到父母及家庭方面的影响,肥胖的形成也与父母及家庭因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以儿童少年单纯性体质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围绕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避免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对肥胖儿童减肥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对儿童肥胖产生的机理、危害及体育锻炼对肥胖儿童减肥的生理机理进行总结、论述、分析。从而找出一种因人而异的减肥方法,在身体保持健康的基础上达到减肥效果,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肥胖的“体育—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进  王桂英 《体育与科学》1995,(5):45-46,42
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20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资料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条件改善后都出现了肥胖差别逐年增多的趋势。青少年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其健康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其成年后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有关资料表明,患肥胖症的儿童的血脂高于正常儿童,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肥胖已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与其成年后的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度相关。大量的横向和纵向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特别是较高强度的体育活动)量、体质(特别是有氧能力和肌肉力量)强弱均与其未来肥胖负相关。因此,儿童青少年时期增加体育活动,特别是较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是预防未来肥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营养不良迅速下降的同时,又出现了营养过剩的另一个极端,即发生了肥胖。据文献报道,全世界至少有十分之一的6至17岁学龄期儿童身体超重或肥胖,其中95%~97%的肥胖儿童为排除神经、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  相似文献   

16.
研究出生体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随机抽取山东省17地市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儿童的出生体重、胎龄、喂养情况等内容.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渐提高,低出生体重组肥胖儿的发生率为7.62%,正常体重组为6.83%,而高出生体重组则高达11.65%.早产低体重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为9.80%,明显高于足月儿童5.56%.高出生体重是幼儿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相似文献   

17.
陈振  李海伟  郑旗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893-895
肥胖已经成为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关于评价青少年肥胖的方法和标准种类繁多。多数研究表明颈围与肥胖之间呈正相关,可以成为评价超重或肥胖的新指标,且测量颈围有标准的人体测量学方法,经济实用,简便易行,有极大的可行性,适宜大范围人群推广使用。但相较于成人,青少年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期,颈围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监测青少年颈围变化,制定儿童青少年颈围健康标准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继续深入,以便更好的帮助青少年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肥胖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分析肥胖及超重人群的相关行为因素,筛查出遏制学生肥胖行为因素和促进肥胖行为因素,结果表明: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态度、学校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力度是造成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吴云 《体育师友》2011,34(3):76-78
我国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儿童及超重儿童有所增加,几次全国学生营养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营养搭配不合理已成为引起肥胖儿童增多的重要原因。小胖墩现象的逐年增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导致发育不全,心身受损。文章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对佛山市禅城区南庄中学七年级10名肥胖体型女生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以韵律活动与舞蹈作为突破口,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入手,改善肥胖儿童的体型,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儿童肥胖超重问题日益突出,中国肥胖超重儿童的基数越来越庞大。超重肥胖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问题,更会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埋下不可避免的祸根。国务院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促进重点人群的体育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儿童青少年人群。所以本文旨在讨论针对我国目前所面对的严峻形势,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以切实有效的行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