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运动项目特征分析是一个在对不同运动项目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提炼和归纳运动项目显著标志与典型表现的思维过程。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内容基本上以运动项目分类为主,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的目标也以运动项目为主要指向,而运动项目特征分析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性意义,却尚未引起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围绕单个动作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技能主导项群奥运项目优秀 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1996年各项目年度最高赛事和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的比赛成绩,发现我国技能主导类奥运项目中对抗类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表现类项群;在对抗类项群中,同场对抗和隔网对抗项群,即球类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格斗项群运动员;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男运动员短;技能主导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成绩有可能存在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不同项群项目的主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项群对奥运会项目进行分类,分别分析不同项目(按项群分类)的主场效应.通过综合分析奥运会各项目的特征和主场的特征,发现技能主导难美项群容易产生主场效应,但不恰当的观众行为也可能导致主场负效应;技能主导同场对抗项群和隔网对抗项群也较容易产生主场正效应;技能主导格斗对抗项群的项目对主场因素不太敏感;体能主导类项群对主场因素敏感性较低;技能主导表现准确性项群容易受主场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4.
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训练理论"。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概括了同一项群体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本文仅就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珲统计等方法,对所确定的对抗项群各个代表项目竞技能力四级因子的权重进行效度分析,所建立的对抗项群竞技能力因素主体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其中,三级层次要素的亚类属性和内容范围构成了对抗项群竞技能力的主体框架,四级层次要素的子类属性和内容细节则决定了专项运动竞技能力的特征框架.认为:对抗项群三组亚类项目竞技能力二级要素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但是,运动素质列为对抗项群三组亚类项目竞技能力的首要或次要因子,表明运动素质的各个相关因子是至关重要的竞技能力要素;除了身体形态之外,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力及其四级下的各个竞技能力要素均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因此,任何专项运动特征的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些竞技能力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6.
花样游泳是一项具有艺术表现、技能和体能的运动项目,按照项群理论划分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花样游泳动作出现了频率更快以及难度系数更高的技术动作,通过对专项体能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花样游泳项目的专项体能特征,并总结出适合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本项目为有氧和无氧能力相结合的运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协调灵敏是花样游泳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运动素质,并且力量素质是该项目重要的运动素质,力量素质中核心力量为主导。但训练计划缺乏对专项特征的针对性,想提高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必须要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法。因此,需将专项特点与体能训练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7.
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在竞赛形式、竞赛组织方法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同源性,其项目的发展在保持其个性化特征基础之上日益凸显出项群共通性特点.竞赛规则作为促进运动项目竞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演进受运动项目的特征与发展水平制约,同时也不断地促进竞赛规则发展与演进.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医疗档案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体能主导类项目的2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3个项群分类,分别给出了各个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排序,并对不同项群之间身体部位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3个项群内部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次数和发生率的排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各个身体部位损伤的分布在同一项群内部的不同项目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项群间运动项目的损伤部位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损伤具有"项群现象",运动损伤可进行项群划分,便于运动训练管理及优化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项目本质特征”的视角,对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原有分类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运动训练实践的需求,利用“项目本质特征”作为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把握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结合对竞技能力结构作用等级的重新认定,新建智能主导类项群、体技能主导类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项群和综合主导类项群.  相似文献   

10.
从运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运动成绩评定方法、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竞技对抗特征及群内特征5个维度,将夏季奥运项目分成了18个子类.以第24~29届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前8名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夏季奥运项目的成绩结构特征和发展特征.成绩结构方面,男子项目体能主导类注重组合技术,多人合作、相对快速力量的运用;技能和技心能主导类强于技战能,技战能中竞技对抗的强弱、参与竞技的人数、限级别项目的体重与运动成绩基本成反比.中国女子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优于速度和耐力,注重技术、有氧耐力、相对快速力量的项目具有优势;技能主导类项群成绩与战术要求、对速度和力量要求、技术复杂程度、比赛时长基本成反比.成绩发展方面,男子B、D、G、H、I、L、M、N、P 9个项群主要通过原设项目的发展获得实力提升;O项群依靠新、旧项目的均衡发展,Q项群通过新设项目的强势,均保证了项群实力的稳定;C、E 2个项群出现退步.女子B、H、I、K、M项群主要是通过原设项目的发展提高了实力;P、Q、R 3个项群的发展主要依赖新设项目的强势;G、L、N、O 4个项群的总体实力基本不变;A、E、J 3个项群的退步源于原设项目实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浅析力量素质对难美项群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健民  陈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95-496,499
根据难美项群各竞技运动项目的特点,分析力量素质在完成难美项群动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因为力量不足而导致难美项群运动损伤的表现,提出相应对策,为在教学训练中提高力量素质更好地表现难美项群的艺术魅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训练学项群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体操、艺术体操、武术、跳水、蹦床等夏季项目,以及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和花样滑冰等冬季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探讨了在我国技能表现型项目竞技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与同属于技术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亚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第8—11届全运会为背景,对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第8—11届全运会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传统优势项群,耐力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弱势项群;广东省竞技实力特征为优势项目单一;提示广东省游泳队应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卜秀秀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4):336-337,33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获得奖牌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获奖牌项目覆盖面较广,新兴项目有所突破,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呈两极分化;技能主导类项群的成绩优于体能主导类项群,表现难美性项群在各亚项群中一枝独秀;获奖牌数存在明显区域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阿英嘎 《体育学刊》2007,14(1):130-133
通过比较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运动员的项群分布,发现我国不同项群的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类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技能类项群中,运动寿命较长的是球类运动员,而格斗类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而在体能类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隔网对抗类项群中许多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项目也是终身体育的潜能项目。但在隔网对抗类项目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上肢运动技能的学习,忽略脚步移动的教授,忽视了脚步移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脚步移动是运动者依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在运动过程中为获得最佳的站位位置和有效地回击球所采取的快速、合理、准确的各种脚步变动方式。在隔网对抗类项群项目体育教学中,脚步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组合性项群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结构特征、价值特征、关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结构特征方面,同属多项组合项目单项间的成绩差异主要由项目对某一竞技能力要素的特殊需求引起,异属多项组合项目单项间的成绩差异主要源于竞赛规则;价值特征方面,同属多项组合项目主要体现在对个别能力的要求,异属多项组合项目主要体现为单项间的作用与联系;关系特征方面,同属多项组合项目以相似或相悖的身体素质或技术动作为作用纽带,异属多项组合项群中的连续比赛性项目由于前一项目的不利影响,相邻项目间会呈现负相关。这些特征启示,除艺术体操外,同属多项组合项群运动成绩无法实现单项间的均衡发展,必须遵循普遍规律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个别单项着重突破;异属多项组合项群首先需要确保大分值项目成绩的稳定,其次对于解决转项后因疲劳积累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该项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特征(1)项群是一个集合概念; (2)项群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项目(如田径),而不是个别项目(如短跑); (3)项群理论的研究内容是训练的基本规律。2.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与构成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认同的角度阐释奥林匹克竞赛项目的变化。从项群理论对运动项目的分类来看,女性更适合参与表现唯美、精准的项目。结果表明::在尊重性别差异、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在性别生理、心理差异的基础之上、在奥林匹克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与分野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最有内涵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