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体育教学中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一般是从一个单元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而本期研讨,则是以"感知身体"为主线,根据教材并结合运动要素技能轮,设计了以水平二(三年级)为教学对象,以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教学内容的单元计划。操作技能是一类操作或控制诸如棒、球等物体的动作技能。它包括投掷、接球、踢球、挥击等一系列动作技能。而投掷是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在本届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现场展示了水平二(四年级)《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一课,教学中将正面双手投掷的动作,创设在"真实"运动情境的结构化内容中,发展学生基本动作能力,取得积极效果。现将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一、教材分析《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将基本动作技能分为移动技能、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1]),正面双手投掷属于操控技能,在操控技能中足球的掷界外球、篮球的双手头  相似文献   

3.
<正>一、动作文化体育教学所传授的动作、技术形成的运动技能具有运动文化的属性。如"投掷"动作本身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但当其以技能显示出来时,则能看到体育本身的魅力。NBA选手阿德托昆博在比赛中距离底线3.2m时高高跃起,并且在对方防守球  相似文献   

4.
<正>一、让身体"动起来"的运动意识较多项目中都有"投掷"动作,且动作形式多样(特别是开放性运动项目),因此将投掷作为一类动作,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与人"的关系,将封闭技能转化为开放式技能,由"静"到"动",在复杂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教学中,常出现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方法与后续学习内容相互影响的情况,这种因事物之间存在同类因素而相互影响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迁移效应。间接迁移是迁移效应的一种,是指A动作的掌握通过一些方法对B动作的学习产生正迁移效应。如投掷垒球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投掷纸飞机的经验,使学生把投掷纸飞机  相似文献   

6.
研究福建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情况,找出现行的小学体育课程对动作发展的影响作用现状,对体育教学内容合理编排,促进儿童体能发展,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实验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福建小学体育课程促进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福建小学体育课程有效的促进了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位移技能发展优于操作技能发展;投掷项目的体育课程对于投掷的动作发展的影响存在事倍功半的现象。建议:合理安排基础体育动作的课时和研究小学生基础体育技能的发展序列以更有效的促进动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期案例互析以投掷为例,在对动作、运动、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这些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基础进行了讨论。这次讨论在分析动作技能发展和学习的5个层次的基础上,旨在引导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动作学习基础的分析,从而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关信息请查看本刊官方论坛"学生体育协会BBS论坛"案例互析专栏(http://bbs.sports.edu.cn/index.php)案例互析四。  相似文献   

8.
郭立亚 《体育科学》2002,22(4):22-23
以投掷标枪技术动作教学为例证,进行体育动作审美描述对学生运动技能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运用审美语言对体育技术动作进行描述,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建议在运用审美语言描述时,既要突出技术动作的美学特征,又不能脱离技术运作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体育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是体育教学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的一般规律,以便科学地组织自己的教学训练工作,尽可能缩短学生形成动作技能的过程,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质量。本文籍助教育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材料,试图对体育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征问题作一论证分析,以与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共同研究,并为大家在数学训练工作中具体传授解决动作技术问题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动技能的迁移是指学习掌握专项技术动作的过程中 ,对所学的另一种运动项目技术动作之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少年、儿童时期是学习基本技术动作的有利时期 ,而且所掌握的基本技术动作将为今后学习专项技术动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我们少体校招收的投掷项目的运动员 ,大都在入校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垒球的投掷技术 ,在入校后需要学习掌握投掷标枪技术。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运动技能中的正迁移原理 ,提高他们学习掌握投掷标枪技术的训练效果。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首先应找出投掷垒球技术与投掷标枪技术的共性 ,利用它们在技术上的共性 ,为学习标枪技…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演示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简单的教学方法演示某一动作的技术要领,生动直观传授知识技能和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在教学投掷标枪的技术要领时,都强调“满弓”的用力动作,为什么这样呢?学生并不完全理解。做一个简单的演示,“用一细功竹片弯成弓形,将一块小石子弹出去”。通过这一简…  相似文献   

12.
投掷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教材要适合儿童特点,材和内容更应贴近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玩,在保障教学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在活动中运用各种姿势的投掷,推动投掷教学向实用性和趣味化方向延伸和扩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术语和方法,发展投掷能力,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练兴趣,从而达到《小学体育课标》中提出的“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知道田径动作的术语;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的基本目标。一、以双手为主的重物投掷(一)器材的使用从单一的实心球向多种类别的代用器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认识技能迁移的基本类型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掌握运动技能对学习新运动技能的影响和作用,动作迁移理论经过演化形成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语言——运动迁移""两侧性运动迁移"和"运动——运动迁移"3类。其中产生积极影响的为正迁移,消极影响的为负迁移。在三年级侧向投掷垒球教学中,运用口诀"蹬—转—挥"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协调用力、感知身体连贯动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利用动作口诀能够使隐性的技能显性化,  相似文献   

14.
谢伟 《体育师友》2012,35(5):18-19
摘要:投掷实心球的教学是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中考体育正式考试项目,一直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技术性较强、技术结构较为复杂的体育投掷项目。投掷实心球既需要力量,也需要技术,这对于初学者要掌握其技术要领有较大的难度。文章从教学中怎样把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单化,通过剖析技术原理进行技术分析,找寻实用、高效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较快和熟练地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投掷是一项生活实用技能,对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用力及快速出手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投掷本身的运动特点,将足球巧妙地引入投掷教学中,不仅可以合理搭配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还可以辅助教学、降低动作难度,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动作;更可以作为辅助教学器具,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投掷能力,在多变、新颖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投  相似文献   

16.
<正>投准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投掷教材内容之一,篮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将篮球当作"活动靶"运用到投掷教材中,有助于学生提高投掷的兴趣。一、游戏目的由于篮球轻、易于操作有利于学生学习投掷动作,将篮球当作"活动靶子"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7.
一、基于"悦动课堂"的背景分析实施"悦动课堂",培养有运动能力、有健康行为、有体育品德的活力学生,就要从"懂、会、悦、动、能"五个视角深入分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活跃化的状态。投掷是发展五年级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教学内容。本课让学生了解髋关节与肩关节在投掷教学中的位移关系,通过髋向前、肩向后、身体充分伸展呈背弓,迅速收腹同时肩关节快速向前移动的投掷动作,为投掷教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昶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97-97,100
投掷运动是人类会的从小就掌握的基本技能,其可以将人的力量与动作结合在一起完美呈现出来。既然投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所以投掷运动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被赋予其重要的价值,在小学的体育教材中投掷垒球运动主要是锻炼学生手脚协调同时用力的学习,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肩部力量,还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同学合作中掌握投掷垒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21,(1):114-120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精准测评,首先需要明确其构成要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技能构成要素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教学技能构成要素由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组成。其中,心智技能包含体育教学计划设计技能、体育教学自省技能、体育教学内容编制技能、体育教学负荷调控技能;动作技能包含体育教学活动组织技能、体育教学学习指导技能、体育教学保护帮助技能。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主题在美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技术主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技术主题"由格雷厄姆在拉班的动作框架的影响下所提出,以研究关于体育教学"教什么"为核心问题。第二,"技术主题"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应围绕动作技能和运动概念,因为动作技术和运动概念是一切身体活动及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第三,"技术主题"在运用上,是动作技能和运动概念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关教学要素。第四,技术主题方法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