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心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对发展初中生的力量尤其是上肢力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心球教学中,运用弹力带开展辅助教学及训练时应考虑实心球项目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动作精简、易学、易练原则。弹力带在实心球技能教学辅助与纠错中的使用,主要为小阻力的模拟投掷及小强度、短间歇的局部动作强化练习。针对实心球项目特点与初中学生水平,总结出适合初中学生的弹力带上肢、下肢、核心力量抗阻训练组合,有效提升学生实心球专项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2.
李玉龄 《新体育》2023,(20):49-51
文章将弹力带应用于中学排球教学,通过对照实验分析了弹力带的应用对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应用了弹力带的实验班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水平更高,两班的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测试数据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可知,弹力带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一种体育教学辅助器材。  相似文献   

3.
张长军 《体育师友》2010,33(5):20-21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加上连日阴雨,同组老师都在上室内理论课,我挺厌恶室内课,阴雨稍停,便带学生直入操场,操场上只剩下跑道和草皮,由于是半途而来,因此,两手空空,来不及准备器材,真的成了“无米之炊”的体育课。于是,我带着学生一路纵队在草皮上、跑道上,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热身慢跑,我以为慢跑会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却一改常态,表现异常兴奋,跑速一直保持匀速,  相似文献   

4.
张士坤  顾美玲 《健与美》2023,(2):138-140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探讨弹力带训练对小学高年段学生握力、掷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中抽取某小学高年段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弹力带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弹力带练习能有效改善实验对象握力、掷实心球成绩。因此在小学高年段体育课中可以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同时应制订上肢力量训练计划,确保弹力带练习动作正确、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与训练中,体育教师利用松紧带的较好弹性,以及安全、方便、实用、价廉等特征,开发出了丰富多彩的练习方法。而笔者也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成功地开发了排球垫球的辅助器材——垫球辅助带。在实践中,辅助带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垫球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对垫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同时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正>一、耐久跑(女生8 0 0 m、男生1000m,必考项目)练习目的:增加阻力,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利用弹力带的牵引,增加学生腿部力量,也可增大步幅、加快节奏,提升奔跑能力。练习方法1:2名学生1组,前后站立,1名学生在前作为练习者用力跑动,另外1名学生在后作为辅助者用弹力带控制跑动速度(图1)。  相似文献   

7.
<正>与室外体育课相比,室内课空间小、障碍物多,进行身体活动时比较受限。但笔者抓住了室内环境无风的特点,运用塑料袋这一轻器材,设计了适合小学生进行的多种游戏活动。学生不但在课堂上玩得兴致勃勃,而且发展了心肺功能、灵敏性和协作意识,这些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欢乐“扫地机”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上肢及腹肌力量,提高学生的心肺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层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的条件比较艰苦,场地和器材的配备也很欠缺,在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多器材少、练习密度太小的状况,训练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训练成绩的提高。笔者在训练过程中尝试使用了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搏尚"弹力带进行辅助  相似文献   

9.
姚瑞 《中华武术》2022,(2):41+44-45
健美操作为一项备受欢迎的运动,在学校中发展迅速,尤其是竞技健美操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本研究将弹力带训练法应用于健美操训练,以信阳师范学院健美操班学生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训练8周后,测量实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弹力带训练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也对身体姿势控制能力有一定作用,从而也增加了训练方法多样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方杰 《体育师友》2017,(3):31-32
随着现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化、专业化,各个运动项目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力量素质是各个运动项目的基础,在学校课余训练中力量素质的高低和训练水平决定着学生运动员成绩的好坏。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练习摸索出一些适合学生练习的弹力带练习方法,用来提升学生力量,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弹力带抗阻练习对4-6年级学生位移速度的影响,经过8周的弹力带练习对比试验,得出数据。最后通过总结、整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弹力带抗阻练习对4-6年级学生的位移速度有显著影响。2.使用弹力带抗阻练习的学生的位移速度显著高于未使用弹力带阻力训练的学生。3.较单一的弹力带抗阻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究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方式对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检索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相关研究文献,将最大力量、动作速度和功率输出3个指标与恒定阻力训练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较多的研究显示,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恒定阻力训练,在最大力量、动作速度和功率输出方面让训练者获得更大的效益。也有部分实验显示,可变阻力训练虽然取得了效果,但未见明显的优势。结论: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对爆发力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内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智取巧投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2.锻炼学生团结协作及躲闪、投准能力。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二、游戏准备1.器材:可选择沙包、纸团、垒球、小皮球、废旧的自行车轮胎、橡胶带、有弹力的绳子等。2.场地:如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1,(9):65-66
<正>一、上肢力量练习主要锻炼肌肉: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斜方肌等。动作方法:学生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将弹力带踩在双脚下,双手分别握住弹力带两端,拳心相对,屈臂提拉,然后回到起始位置,反复练习。也可以采用直臂前平举提拉、直臂侧平举提拉、弹力带交叉提拉等方式(图1-1~图1-3)。10次/组,练习2~4组,组间休息15s。  相似文献   

15.
<正>学期初,室内课。谈常规,提要求。领学生,观器室。进器室,即安静。器材室,存器材。种类繁,形状异。分类放,写名称。做登记,贴制度。体育课,各活动。需器材,开清单。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小学在进行跳高教学中、普遍采用橡皮条或松紧带来代替竹竿组织教学,既经济实用、又解决了竹竿练习中所带来的各种不便。然而实践发现,用松紧带练习虽然方便实用,但却不能较清晰的显示出试跳者的试跳是否成功,这也是跳高项目最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制做了一个显示圈来判断学生是否跳过了横带。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昌航空大学部分院系学生就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动机、项目设置、师资水平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南昌航空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在教学目标、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及学生考核标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当因恶劣天气等原因不适宜在室外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可在室内利用合适的器材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书包是学生的必备物品,笔者针对当下小学生上肢力量普遍较弱的现象,利用书包创编了一系列趣味游戏。一、游戏准备所需器材:重约3k g的书包(图1-1),书桌间隔一定的距离(约0.6m)摆放,座椅需放在桌子下面(图1-2)。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前铺垫初学跳上成蹲(跪)撑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该内容,对跳箱的认识较少,不知道原理和运用方法,对此,在实践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课型,让学生了解、感知器材,减少由对器材的陌生感造成的恐惧和畏难情绪。1.掌握原理在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可利用投影仪介绍一下跳箱的结构、练习内容,让学生对器械有一个简单的理解;然后利用实物,让学生尝试将各种力量作用于跳箱,引导学生观察跳箱的变化,通过现场讲解,使学生了解跳跳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38-39
<正>弹力带具有安全、便携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教学中,深受广大运动人士的喜爱。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弹力带进行体育项目的辅助教学,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弹力带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希望抛砖引玉。一、弹力带在跳绳练习中的应用1."捆绑"双臂跳绳练习目的:解决学生在跳绳过程中上臂远离身体而造成摇绳路线过长,浪费体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