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1,(7):61-63
<正>一、设计理念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学、练、赛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将武术动作的学练与实战情境相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攻防意识,增强学生的武术技击能力,传承中华武术精髓,培养学生具备高尚武德与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力点,作用力到达的终点,在武术运动中,力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主要表现为身体将力作用到某一部位,用以击打对方。在武术教学中把握力点,能激发学生学练兴趣,提高学练效益,所以笔者认为把握力点有助于武术教学。武术动作的力点根据动作不同,它所在的部位也不相同。如:推掌的力点在掌根;冲拳的力点在拳面;脚法中正踢腿和蹬腿的力点在脚跟;弹腿和前拍脚的力点在前脚背等。认真把握力点概念,抓住力点教学,有如下三方面的效果:1.能简明讲解动作的要点,激发学生兴趣。武术动作和攻击性是通过力点部位来完成的,身体的其它动作都是为其服务,教师抓住力点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武术项目专业技术强、趣味性低,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打破武术课程枯燥的教学模式,成为小学开展武术课程探讨研究的一个课题。以上这节课,能够给我们带来以下三点启示: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减少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学习。执教教师创新了教授方式,结合生活中常用的平板电脑,促使学生自主学练,并将技术动作与运用相融合,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指导参与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形成学练小组 ,利用教材的互动因素 ,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相互在行动上配合进行学练的过程。这一学练过程是通过学生相互评议、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增加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培养其自主性、独立性 ,发挥其创造精神 ,并在合作过程中体会成功感 ,促进师生、学生的人际关系合谐发展。一、合作学练的教学流程设计首先 ,从动作形成规律上看 ,动作形成过程分为 :分化阶段、泛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和运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武术套路动作具有直观性、连续性、顺序性、内外合一性的特点。套路演练需要做到动作规范、标准、形神兼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练兴趣,要精细设计、精炼教法,要注重学法指导和学练策略,以较好地体现武术的精、气、形、神、力,进而提高学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2006级、2007级武术选项班180名学生影响学生学练武术兴趣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练武术兴趣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让武术教学生动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武术项目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动作数量多、动作方向和路线复杂多变,动作的构成凶素和要点多等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学习武术的难点,同时也对身心锻炼有着独到之处,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感知、记忆、想象、注意、思维、判断等多方面的心理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动作复杂,学练起来就比较枯燥乏味,加上学生人数太多,组织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虽然刚开始积极性比较高,但是随着动作数量的增加,厌烦情绪也会不断增加。怎样能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练态度,是学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精选优化的武术教学内容比以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爱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能促进更多的学生继续选择武术锻炼,实现高校武术的教学目的和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终身体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当下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结论认为:(1)教学内容改革为:淡化难度、注重学练法,突出欣赏能力培养、强调武术文化传承.(2)武术套路技术评价分为3种形式,即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有选择地进行单式技术、组合技术、整套技术的评价。单式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练习的质量和技击含义的表达;组合技术评价侧重于对动作的审美;整套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的记忆和艺术表现,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代教育的要求,我在武术教学内容、组织教法、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进行了改革性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刺激法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中,常有遗忘过程。特别是武术套路不同于游泳、球类等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是不同动作的“堆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8,(3):60-61
"圆弧"是几何图形,在体育场地上主要有圆形、半圆形、弧形等。把它合理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集中学练,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周伟 《体育师友》2012,35(4):16-19
根据教学目标,在武术选项教学中创设图形、拆分解中引入攻防和适时运用音乐及特制器械等方法,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学练情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能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武术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向学生展示某项技术动作的细微过程及全部环节,达到准确、优美的示范,常常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交互性、可控性等优点,不仅可以将武术动作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而且还可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技术环节,使学生视觉、动作、听觉、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1,(4):32-33
<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因具备突出的竞技性、游戏性、娱乐性,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但目前篮球教学往往以"技术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及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赛教学法通过在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术能力。比赛教学法并非将技术动作的规范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强调通过恰当的比赛形式学习技能与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基本战术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示范在武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通过示范把准确优美的武术动作直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根据我多年从事武术教学工作的体会,关于武术教学中的示范问题,谈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行们批评指正.多方位,快慢结合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总的要求是有利于学生从各  相似文献   

16.
黄庆 《体育教学》2013,(11):5-5
本课将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健美操的音乐相结合,既有韵律节奏又有武术搏击元素,简单易学,选择了新颖的教材名称——《搏击操》。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求记住动作名称,提高学生学练的兴趣,让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使每个学生真正的享受体育课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20,(2):44-45
<正>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针对当前武术教学内容体操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学练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提出实用性强的组合练习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巧用、活用、妙用、善用武术教学中不同形式和内涵的组合练习,来突破武术传统教学,提升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活小学武术教学新活力。一、巧用组合练习,促进套路形成武术组合动作一般是由几个单一武术基本动作结合而成。如组合动作弓步架打,就是由单一步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高师体育院系《武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旧有模式,构建"淡化套路,突出技法,强调应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武术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加强技法训练,在认真分析武术套路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武术技术水平,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项传统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由于武术套路的动作多、变化大,加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动作错误。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改进技术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武术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教学实验方法,对情境教学对武术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通过情境设计来展现、预示教学内容,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快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和形成;注重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充分体现武术的实用技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