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根据主要教材,选择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补偿性体能练习作为直指学生体能发展的辅助性教学内容,其内容选择的先决条件是主要教材教学所能达成的学生体能发展量度。然而,如果教师忽视了对主教材负荷特征和技术特性的综合考虑,那么这样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将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2.
本人两年来致力于对补偿性体能素质有效课堂设计的课题研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在设计这些补偿性体能时往往教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能状况已经持续20多年下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亟待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等。毛振明教授把当前大部分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即肌肉软、韧带硬、动作笨和前庭耳蜗神经晕,这都是由于缺少锻炼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之一,也是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基本内容,是发展身体局部肌肉相对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动作要领为:在高单杠上,双手正握横杠,手臂、躯干、下肢充分伸展并做悬垂动作,待身体平稳后,两臂同时用力拉横杠,直至下颔超过杠面为准。引体时,不能借助振浪和摆动的助力引体,还原时稍慢,并伸直手臂。   其实,引体向上是一项简便易行、锻炼时间易掌握,不受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成绩提高较快的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多练习外,还应多加强一些肌肉的力量练习,以提高引体向上的上拉力…  相似文献   

5.
<正>引体向上作为一种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力量训练方法,是部分学校学生体能考核的一门必考科目。引体向上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重点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分为正手、反手等几类,是一个考验力量与耐力的项目。引体向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以这个力量克服自身的体重为完成一次,以动作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做得多  相似文献   

6.
单杠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力量型素质测验的重要考核内容,它在《北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实行考试体育的通知》中被定为选测项目之一。通过引体向上的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背阔肌、肱二头肌以及前臂各肌群的力量。动作简单、练习安全,而且锻炼效果显著,但是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容易产生枯燥单调的感觉。采用以下手段,可使教师的教学更具  相似文献   

7.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其说法、做法是针对现阶段中小学生的体能状况而定的,实质是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进行的练习。是否拥有良好的体能,对学习运动技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引体向上练习是利用练习者自身体重来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方法之一。这一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自我锻炼中都被经常运用,也是“达标”项目之一。引体向上可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具有一定健身性,实用性和群众性。因此,我将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和运用的几种练习形式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练习形式 (一)从身体姿势的形式来看,可分为:直臂悬垂、斜体直臂悬垂。  相似文献   

9.
<正>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阶段必测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市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是发展上肢力量的身体练习,这一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它是属于协调性较强的身体练习,一方面要求较强的上肢力量,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更好的协调性。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高初中学生引体向上能力难以一蹴而就,重在课堂和平时点滴的积累——"滴水穿石"。引体向上的练习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学会发力到能拉一个;(2)从一个到  相似文献   

10.
<正>一、身体倾斜角度由大到小进行学练练习方法:练习者在杠端,两手侧握杠,臂伸直,身体成斜身引体姿势。双脚与地面倾斜角度的大小直接体现斜身引体向上的难易程度,角度越大越近越容易(图1-1),角度越小越困难(图1-2)。8~10次1组,练习2~3组。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身体健康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构件和核心要素,"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紧密相关,而良好的体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获得的",为此,学校体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努力和广泛实践。从上世纪写进教学大纲的"课课练"到近年来得到深化发展的"补偿性体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多措并举,提高实效1.疏通思想。练习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体能练习的作用和意义,提高重视程度,教育学生要积极主动练习,练习时相互监督、鼓励和督促。对高年段学生要加强思想的引导,明确告知学生体能练习时不要懒惰,要不怕累、不怕苦,不断激励学生,点燃学生练习的热情。如,长距离跑前,教师除了说明极点时的身体感受及指导学生如何克服极点外,  相似文献   

13.
保卫萝卜目标:培养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和活动能力,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场地布置:两人一组,采用对抗形式。游戏开始后,两组在场地内既要保证自己的萝卜直立,还要尽可能去将对方的萝卜也变成自己的萝卜。  相似文献   

14.
<正>引体向上是克服自身重量的一种力量练习方法和能力,它所表现出的力量是相对力量,相对力量强的人一般动作灵活,控制自身的能力强。引体向上动作简单,但锻炼价值高,通过练习,能够增强人的上肢肌肉力量、悬垂和攀爬能力,在生活中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5.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补偿性体能"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课课练、循环练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下降、有效教学理念等历史背景提出的。现今,在补偿性体能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发展出现了瓶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增强青少年体能素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下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中的重点任务。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增强体质、发展体育能力,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主阵地。尤其是通过体育课教学,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同步发展和提高,我们在辩证地看待传统"课课练"利与弊的基础上,提出"补  相似文献   

17.
张显 《中华武术》2021,(2):33-3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驳斥技术教学中基于体能的补偿性体能,认为基于体能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对运动技术教学具有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运动表象具有淡化作用;对神经联系具有阻滞作用;对肌肉协调具有拮抗作用。因背离技术教学主旨,"基于体能"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从而沦为无效操作。  相似文献   

18.
<正>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中学男生必测项目,也是初三男生体育升学考试的项目之一。它需要练习者具备一定的上肢力量,还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才能顺利完成第一个动作,然后逐步增加引体向上的次数。对初练者来说,它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要实现"0"的突破。传统的引体向上练习方法比较枯燥,学生练习兴趣不高,对此,需要教师采用多变的练习方式实现技能迁移,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0"的  相似文献   

19.
<正>支撑类练习即通过身体单个或多个部位组合,在地面支撑,以维持身体平衡的一种运动方法。通常可以通过手、臂、臀、膝、脚等部位完成各项支撑练习。支撑练习可以提高练习者的力量和柔韧素质。中小学生在进行支撑练习时可通过游戏、时间赛、次数赛、跟音乐节奏练习等形式提高练习趣味性,提升锻炼效果。笔者着重介绍运用药球的支撑类练习在中小学体能练习中的应用。建议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的学生分别选取1kg、2kg、3kg的药球,水平四的学生选取5kg的药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1):38-39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各项基本体能素质的发展,对中小学生学习运动项目、从事体育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说练习者技能水平差,不好教,也教不好,其实更多的是练习者在身体发展关键期忽视了体能练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体能练习的专项指导及适用范围也没有被过多涉及。本系列文章,以《智动体育》系列微视频为基础,以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滚翻等基本练习为手段,深入探讨体能练习在中小学各水平段、各运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供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