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看到杜老师撰写的案例,我脑海里迅速浮现出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两大热点话题: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一、立德树人,源自仁爱的教育点滴,点滴之水的汇聚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杜老师用仁爱之心和激励的心理干预手段帮助学生去解决不敢完成前滚翻动作的问题。当学生小华在杜老师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完成了动作、挑战了自我、获得了一次滚翻的"成功"时,学生必定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浓浓的爱心、厚厚的诚心与细细的耐心。杜老师在课堂上的关爱行动通过学生的转变而体现得  相似文献   

2.
1师生关系要和谐
  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立下了宏愿:要把我的学生个个都教成优秀电工!无论讲解,还是实操演示,我都很认真,可是课后一检查,简直是“目不识丁”。为了提高听课质量,我狠抓纪律,累得精疲力竭,落个师生关系对立的下场!我又下功夫学习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讲道:“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用教育理论检查我的教学,又从教学想到上学,体悟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上学时,不是老师赏识哪个学生,哪个学生就成绩优秀吗?学生喜欢哪科老师,哪科就学得特别好吗?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关系要和谐。  相似文献   

3.
<正> 1996年4月5日,在北京市八中举行了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北京市教研部、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局、北京市第八中学共同主办的该校教师杜家良的体育教学研讨会。杜家良这位普通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40年,40年里杜老师并非只是简单地埋头苦干,而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体育教学之路。诚然,任何体育教学思想与方法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杜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却有着良好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竞赛式教学对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教学的基本框架结构是教师和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所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那么如何“激励、唤醒、鼓舞”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还其课堂“主人”的地位呢 ?笔者经过长期探索感受到 ,运用恰当得体的“竞赛式”教学 ,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有较好的作用。所谓“竞赛式”就是利用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 ,构建一种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竞赛机制。其特征是通过竞争…  相似文献   

5.
2006年本栏目将用教学案例的形式,充分反映一线体育教师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为了便于大家撰写案例投稿,我们选登了陆老师的文章,希望能对有兴趣参与的老师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正>陈爱民老师的案例《简约而不简单》严格按照案例的格式体例进行撰写,案例素材来源于教学实践,其内容真实可靠,主题鲜明,教育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显示了抓住教育时机的睿智。细细品味原文,我深深地感受到陈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体育教师。他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让各种性格的学生都能在快乐中沐浴体育学习的阳光雨露,领略激情,品味成功,值得执教小学低年级的一线体育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那什么才叫有心呢?面对"小不点儿"和"大块头",是郭老师转身顺势的诱导,是郭老师课堂上的模仿游戏,还是郭老师在学生大笑后的蓄势……创设利于学生学练的情境这样的有心,是多么的智慧,又是那么的温暖。郭老师很好地诠释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教案留白、正视差异、巧妙引领,尊重个体的学习差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身体上的障碍,进而让学生自信满满、尽情享受课堂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正>拜读了马老师撰写的体育教育案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第一感觉是文章朴实感人,直观再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智慧,她用爱心激励学生进步,用真心善待学生,用关心感化学生,引导学生透过竞技体育懂得人生道理,在知行合一中健康成长!马老师撰写的案例引发了笔者许多教育思考,同为体育教师,面对处于青春期成长中的学生,教师能做的真的有许多,而这一切可以归  相似文献   

9.
<正>"让一个孩子喜爱体育,不是难事,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喜爱体育,需要教师生成智慧"。说得真好!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并促进儿童发展。细细品读徐老师的文章,感受徐老师的课堂,教育的大智慧处处展现。智慧之一:"游戏者"即儿童,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徐老师紧紧抓住了陶行知儿童观的灵魂"活",巧妙地运用"车轮滚滚跑"这一团队游戏,将规则与创造、个体与伙伴、技能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学校体育工作都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在实践学校"锻造品格、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办学思想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生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为7~10平方米,而五中分校的1600多名学生仅有人均1.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陈明海(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266409):吴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很完美,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既有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进行大胆尝试的探究模式,又有4人一组的小组合作练习模式,还有绑住双手跑步自主体验"关爱残疾人"的人文教育。场地安排合理,既安全,又便利高效。同时通过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教育工作是需要智慧的,智慧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有预谋。 教育离不开教师的预谋,教学是在预谋中进行的。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堂优质课是要花费很多心血的,不仅深入研究了教材,也深入研究了学生,还对课堂的每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甚至教师对课堂的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或情况都预先考虑到了。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到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宣传工作,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北长街小学李玉玲老师上了几节亚运课。我听了一节室内课,题目是“盼盼的家——简要介绍第十届一亚运会主要项目和场馆”。上课铃响了,李老师走进三(1)班的教室,高兴地说:“今天这么多‘盼盼’都  相似文献   

14.
<正>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4年第2期"一线话题"栏目陆生宁老师的《小小脚印之静听花开》一文,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我仿佛看到了陆老师带领学生们边参观校园边进行安全教育、在喷泉边给学生们讲故事的场景。这些平凡的小事让我看到了陆老师细心而周到的教育智慧。一、心思缜密,提前设防陆老师由两盆水仙花的环境不同、开花时间的不同,想到了育人的道理,感悟出育人环境不同,人的发展则会不同。所以陆老师就想到了要人为的设置教育环境,也就是  相似文献   

15.
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奇峰 《体育世界》2010,(3):108-109
当代中学生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不无关系,学校体育的发展滞后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我们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体育心理健康教学的科学体系。如何把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锲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深入推进“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发挥海淀区名师辐射作用,邀请海淀教育系统当中的领军人物分享教育理想、教育智慧和教育实践经验,让同行们能够有所收获。12月22日,由海淀教育两委主办的“黄虹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召开。研讨会旨在展示黄虹老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分享她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技能,培养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陈建卫 《体育教学》2011,(12):66-66
拜读了《巧用"阳光德育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学,2011.2,P77)一文,不禁为许娜老师的教育智慧拍手叫好。许老师将针对语数学科推行的"阳光德育卡"制度引入了体育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好(如学会一节操、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增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是启蒙教学,要使学生能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旧的教学思想,在激励、唤醒和鼓舞  相似文献   

19.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则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笔者对小学体育快乐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探索。一、目标激励法在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教师注意推敲自己的“开场白”。例如在教“跨越式跳  相似文献   

20.
<正>细读了康智力老师的案例《巧用小垫子,有效提高跪跳起教学质量》一文。从案例中,笔者能感受到康老师是一个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有抱负、不畏困难、敢于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好老师!读完案例后,笔者有三点感触,与大家分享:一、"以写促思",共享智慧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已成功举办了3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其目的是给予全国体育教师一个"以写促思"的机会,鼓励教师们学会思考,让一线体育教师都能将体育教学中精彩片段、睿智教学方法等,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宗旨是让一线体育教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