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领下,《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出版,《纲要》的出版为地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实施方案。《纲要》当中的"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的单元构建和对一堂常态课的"七个一"的基本要求等理念为规范、改进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思路。《纲要》对课堂教学具体要求的核心是"教材三个一"即:一个单一身体练习、一个组合练习、以及一个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20,(6):26-27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教材三个一",主要指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1]。以"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方向,即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动作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自评"或"他评"。在区级教研活动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紧扣"学、练、赛、评"环节,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文章以《立定跳远练习方法1》一课为例,阐述基于《纲要》的"学、练、赛、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何庆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45-45,47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依据地方特色,编写出适用于本省的《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纲要》提出以“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教学计划的观点,而在课堂设计中,同样需要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教材三个一”,安排在在课的基本部分。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整理得出,所谓“教材三个一”,分别指“一个单一的身体练习、一个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一个游戏或比赛”。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42-43
<正>《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一堂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是"学练三个一",即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比赛)等,它们通常就是课的教学内容,即动作(技术)方法、练习方法、运用方法。笔者以2019年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联盟小学组第十届教学研讨活动上《双杠:多种形式支撑的活动方法》的单元设计为例,从单元呈现的单一练习、组合练习、游戏和比赛3个方面分析阐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8-39
<正>"教材三个一"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刚要》提出的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游戏或比赛。[1]"学、练、赛、评"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向于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练习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进行"自评"和"他评"。在水平四八年级的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近一步掌握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方法,在组合练习中习得该"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及所需体能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洋 《体育教学》2022,(3):79-82
<正>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在内容单元的教学中,以“教材三个一”为基本范式,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单一练习、组合练习、游戏或者比赛出发,探索“技体融合”的篮球运球创新练习方法。以多元素、多情景,有侧重点地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水平、训练阶段等因素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把体能练习渗透到技术练习中,真正做到统一融合。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编写教案的质量,我认为在编写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教材内容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且搭配合理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体育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体育课所应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内容,编写教案的体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把具体教材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每一节课的教材如何搭配?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方法很多,通常有两中方法:一种是两个主教材的搭配;另一种是一个主教材与身体素质练习的搭配。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依照体育教学原…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1,(5):87-89
<正>学校以《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学练三个一"为依据,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开展各项学校体育工作。以"扎实练、别样评"作为阳光操场实践策略,结合课程内容创设多种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法,以达到"勤练"的目的;通过全员运动会的"以赛促评",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着力让每一名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9.
<正>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评价中对1节课的基本要求是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三个一、复习成环形、放松内容化、少讲需多练、安全组织妥,意在提高1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保障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以确保体育课的实效性,而"少讲多练"意在保障学生的练习时间。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运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行为品格等方面都与落实合理的练习时间和练习密度密不可分,在体育课中如何做到"少讲多练",还能确保达成教学目标,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方法作为教学内容首次在《课标》中被提出,为使《课标》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落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并针对3个维度将教学内容表述为"某某动作(技术)的技术方法、练习方法与运用方法",使"方法是教学内容"的理念得到了更进一步具体化,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11.
<正>认真细致地阅读高博、刘冰2名教师的《观组合之利弊,悟方法之有效》案例,知道此案例是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教材"三个一"要求中的"组合"为切人点,通过分析投掷类、球类教学组合实例的利弊和效果,寻求教学实践中有效组合的形式并加以归类梳理,提出组合与教学目标、情感体验、实战运用、项目特征紧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9-41
<正>在温州市体育与健康学科"促进有效学习"教学研讨暨浙江省"四地九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活动中,笔者有幸展示了水平四(七年级)《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1》示范课。本课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方向,把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思维运动的发生上,营造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共存的教学形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又能知道如何练习立定跳远、如何评价这个锻炼方法等思维运动,进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体育名师课堂"的水平五(高二年级)《足球:胸部停球》一课,较好地呈现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体能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其主教材是挺胸式停球,开始导入简单直接,突出动作力度"挺",确定触球部位"胸",为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奠定了基础;在热身部分球性练习中,渗透穿插了"抛球"、生生合作"胸夹球";在基本学习阶段,有旧知复习,也有新技术的教授。整体而言,本节课以主教材教授为中心,以体能练习为落脚点,将体能练习与主教材有效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正>一、案例背景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真正地走进课堂,在课堂中多参与、多思考、多练习,让他们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让每一个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但是,在我们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2020,(10):27-29
<正>《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概念,简要概括,"内容标准"即"教什么"的确定,"表现标准"即"教到什么程度"的明确。仅有内容体系,而缺乏相应的"教到什么程度"的"表现标准"目标描述,实际上是避开了评价的落实,还会造成各水平段、各年级间教学的脱节。因此,《纲要》在每一条内容标准之后,均有相应的表现标准。表现标准是指"学生学习该内容应该达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体能练习以"辅助"或"补缺"内容存在于体育课堂中,一般安排在主教材前后,或融合于主教材中。根据练习方式的不同,分为"三式"即,"单列式""游戏式""嵌入式"。一、"单列式"体能练习方式在体育课中,教师为达到体能学习目标,在主教材前后安排一定时间的专门性练习,它具有直接性、实用性和简易性等特点。1.案例呈现。在《蹲踞式跳远》一课中安排810min的专项练习:收腹跳3组,每组练习10次;连续单脚跳3组(起始点距  相似文献   

17.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浙江省纲要》)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紧扣“教材三个一”(一个单一技术、一个技术组合、一个游戏或比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游戏、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将拍接、抛接、滚球等各种玩球方法结合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拍球动作,提高控球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初步查证"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或"基本动作"的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98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辞典》中,在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也仅在水平一教材中出现了"基本活动"的名称;2012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从水平一到水平三都出现了"基本身体活动能力"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2001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没有出现这个概念,直到2012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至水  相似文献   

19.
<正>一、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为基本内容,以“教材三个一”为基本范式,紧扣水平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中国古代投石器图片展示和玻璃弹片不同弯曲程度投射纸团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进行思考,并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练习过程中,采用单一练习、组合练习到游戏的组织形式,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让学生既能适应学习的进度,又能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施"技术、能力、体能"相融合与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法的选择上,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