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与理、工、文、医、美,音等各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尤其是生物力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等等与体育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可根据不同系科学生的专业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采用“渗透教法”。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从专业上看,理工科学生擅长于抽象思维,善于从原理上作分折。因此,体育教师应考虑到他们的这一特点,多从这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红色体育不仅蕴含了革命思想,同样也是体育的运动项目,把红色体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及时转变,红色教育和体育课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融合。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弘扬我国传统革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探析了在体育课中融入红色体育的概念,并对科学教学路径展开了讨论,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地方,其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有用人才。无庸置疑,教育是促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也是促进现代文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学校规则教育,就是在校园环境中教师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遵守各项制度或章程,使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各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可肆意违背的。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对学生的规则教育呢?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依赖其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渗透“规则教育”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些好的教育效果。现作些简单介绍,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第6期刊出了上海朱海英老师和江苏董志祥老师对"捡恐龙蛋"游戏的研究,该游戏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了通过"捡恐龙蛋"来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协调素质的游戏,游戏设计新颖,课堂密度大,注重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小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不过,通过拜读该文,笔者对游戏的两处设计存在异议,在此提出与各位同仁探讨。一是去同伴家取"恐龙蛋"的设计。这  相似文献   

6.
我的教学对象是学校二年级全体女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笑”是同学们在上课时的一大特点,刚开始,我总是不让学生在上课时笑,还曾为此在课上狠狠批评了那些爱笑的学生,以后的课上确实很少有学生笑了,但发现这段时间上的体育课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在练习动作时大多只是任务观点,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掌握动作速度很  相似文献   

7.
曹凡 《体育师友》2012,35(2):58-5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靠个人闯荡社会去拼搏成就一番事业已成为过去,团队合作已经在经营、管理中再现。对于职中生而言,他们需要团队精神,走进社会能及早地适应并胜任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同事间的信任、沟通和团结协作,团队精神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在体育比赛、游戏的各个环节,挖掘体育的团队精神元素,及时帮助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拜读了浙江郑志龙老师撰写的"从教学生玩到让学生玩"一文,赞叹郑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能力,通过该案例所展现的教学理念、方法也引发了笔者对教学的一些思考。一、化繁为简,巧妙"借用"《课标》明确指出:体育教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因此,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要贴近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厌学”现现象体育课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怎样才能找到原因,及时解决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对厌学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1:4,中国队第7次输给了日本队,再一次暴露出技术水平和比赛经验的不足。可喜的是,中国网协官员已明确表示今年计划男队到国外参加20余站的巡回赛。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中国男网也能像女网那样,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上"差生"或"问题生"的表现会给课堂的教学组织带来较大干扰与麻烦,让体育老师深感头疼。尽管如此,但作为任课老师则应正确对待,要深入实际,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以2个典型事例阐述了"差生"或"问题生"的转化过程。事实证明,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会使"差生"或"问题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最终转变为优秀生。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中、高年级体育课常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即认识到学生的才能,而给予重视和赞扬的一种教育理念。它通过教师的重视、赞扬和各种暗示方式流露出来,对学生充满着信任与期待。由于教育学中的“暗含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做出积极的响应。它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激励学生向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中、高年级学生,只是语言的剌激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9,(1):14-15
通过分析、阐述在城市化进程中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体育课培养农村儿童的交往能力,加强对农村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间的交往、合作等建议,旨在解决儿童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育部强调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要重视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本学期,结合北京主办奥运盛会的大好形式,静安区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开展了"阳光奥运健康校园"的学校特色阳光  相似文献   

15.
体育究竟是什么?足球究竟是什么?中国人对体育、对足球究竟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些问题,虚虚实实、深深浅浅,众说纷纭,各有高见,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不整明白,对足球的发展不利,对我们如何看待这次冲击世界杯也毫无益处。李力研同志对这些问题有他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代表了一种“说法”,但也不可能代表每一位球迷的“说法”今天我们在此发表李文,作为一种争鸣的“奇文”作为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需作声明的是,此文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的观点,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球迷及社会理论工作者就此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来稿请在千字以内,寄本刊“争鸣”专栏收即可。  相似文献   

16.
<正>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的提升练习十分重要,但传统的体能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练兴趣。笔者以传统游戏"抬轿子"为基础进行改编,将趣味性融入枯燥的体能练习中,对器材、人数、队形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新游戏"人力轿子",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切实提升体能课堂学练的有效性,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功能,我们采用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在“结构考核”中增加“进步分”的考评方法。它既强调了体育的公平竞争,又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渗透了对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成功动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互帮互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并特别为学习困难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体现出素质教育强调的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适时、新颖地运用好“导”,这将对激发学生兴趣,完善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诱导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首先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一、案例背景今年十月中旬,笔者所在县教育局教研室评选优质课,笔者代表学校参评。本学期,笔者所教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新生,为了求"新",笔者选择了最能体现学校体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猴打棒》作为教学内容。"猴打棒"是青龙满族自治县一种具有独特表演艺术风格的民间舞蹈,是"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姿舒展形  相似文献   

20.
<正>一、观教师的教育方式观课环节1—准备教师组织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猜拳游戏。每位学生任意找一同伴,两人双脚一边进行原地跳动一边说"石头、剪刀、布",跳第三次说"布"的同时猜拳,若出动作相同,则再次进行猜拳,直到分出输赢。两两角逐后,胜者和负者各连成队伍,再由每队排头的学生继续进行猜拳游戏。经过多次的角逐后,全班连成一条长龙,平时不爱讲话的"渴求"胜利出现,成为梦寐以求的"领头人"。在教师的授意下,"渴求"胜利者带领大家进行三角形、S形、圆形等不规则图形跑,尽情地表现、发挥着。仿佛在用行动告诉大家"当元帅的感觉真好!"教师也随着学生们的步伐快乐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