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作为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过程的学习、与专家的探讨,对二次备课有了深入的个性化理解,在原有教师备课用书服务于教学的选择性利用的基础上,对二次备课有了进一步认知。本文从意识、路径和方法三个维度阐述二次备课的新思路。一、建立二次备课的意识1.基于课标,钻研提升备课是教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规划。翔实有效的备课是教师驾驭课堂的依托。二次备课是一线教师在担任同一学段,教授同一内容的多次反思,是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学、自练、小组合作练习等方式,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中,水平二(四年级)上学期《低单杠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备课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体育教师课前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学情、场地、器材等情况,通过系统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的过程,以保证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然而,实践证明再完美的首次备课通过实践后仍有美中不足,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呼唤教师要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是指体育教师课后针对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  相似文献   

4.
<正>一、备课时预设紧凑高效的教学过程,挤压掉冗余时间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课前应该根据学情,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备好每节课。"把时间还给学生"需要体育教师在备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高效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增大练习强度与练习密度。教学过程组织紧凑合理是基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水平三(小学六年级)快速跑教材为例,试图从单元学习目标的预设有何依据、怎样叙写、如何制定等方面试与同行交流,欢迎批评指正。一、单元学习目标预设的三个依据小学体育与健康单元学习目标预设的主要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标要求",它把握着学科教学的功能,规定着单元学习目标设置的方向,是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微观要求。体育教师要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6.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已有的爬行动作前期经验,将“主题”式的情境教学和多变的器材使用相结合,体现“教会、勤练、常赛”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水平一(一年级)《爬行与游戏》单元第4课时。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是爬行技术动作中比较难的爬行姿势,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7.
<正>为激发新时代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传统文化,探索教学新思路,2019年11月5日-7日,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以武术作为教学内容导向,开展了小学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宿迁市各县(区)体育教研员、体育骨干教师及宿迁市实验小学师生近7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要求以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中"武术与游戏单元"为依据,并按照所教水平段,确定具体的实践课教学内容。展示  相似文献   

8.
卜扬 《体育教学》2013,33(4):53-54
所有学科单元学习目标的预设都不是凭空而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亦是如此。那么,它的根基,也可以说是依据在哪,这是单元学习目标预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悟、实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基于此,笔者以初中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年级)分腿腾越单元为例谈单元学习目标的预设,以引发争鸣,达到共鸣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预设,"预"即预测,"设"即设想、设置.体育课课前预设就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之前,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预测,对体育课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跨越时空的设想和设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精心的课前预设是精彩课堂生成的重要前提,对精彩课堂生成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让体育教师更好的规划教与学,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我校正式使用《广东省中学体育试用课本》一年多了。“体育课本”的出现,防止了体育课无所适从、盲动盲从现象,也为学校领导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学生有了课本,课前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有了蓝本,教学组织安排就更加完善;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钻研教材,从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为上好体育课奠定了基础。当然,“试用课本”初次编写,免不了还存在不足之处。本着共同研究完善“试用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体育》2021,(1):33-34
<正>笔者以选手身份参加了2020年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回首备赛历程,印象最深、花费时间最久的项目就是体育与健康室内知识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以及依托课件上讲授展示(语言表达)。和许多体育教师一样,由于日常思考、实践较少,室内知识课是笔者的薄弱环节,当拿到竞赛规程时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比赛要求现场从初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教学设计探微(体能与健康教育)》一书中抽取一篇进行现场制作。  相似文献   

12.
<正>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以编写教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准备活动,是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础工作。二次备课则是在教学实施后,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在磨课、研课、思课的基础上,对已有教案的反思和改善,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路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为贯彻中共中央"强化体育课"要求,巩固本省体育与健康学科"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活动成果,在全省开展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型体育教研组是建立在群体研究基础上,以教研为依托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是学校落实常规教学工作,进行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听评课等一系列专业活动的组织。研究型教研组以"教师自身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它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又是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凝聚力的组织。一、研究型教研组的核心要素体育研究型教研组的核心要素包括:体育教师团队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符合实际需要的"集体备课"、"技能培训";"问题研究"、"合作研究"、"同伴互助"、"课题引领"等教学研究活动形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监控、评估体系;专家引领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集体备课并不是体育学科的"专利",但集体备课的组织化状态、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向集体备课要教育智慧是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教学中集体备课存在着的若干"致命"硬伤让体育教师望而却步,如,集体备课的形式化、备课方式的经验化、集体备  相似文献   

15.
刘苗 《体育教学》2007,(2):23-23
一、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拖沓冗长新课程下设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于是就有了教师在每次的备课的教学目标中都要生搬硬套的写上这五种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一、预设是关键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在授课前,教师应充分预设,找准难点,逐个突破,从而将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没有教学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无法实施有效教学的。辽宁李丽老师指出,"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重备课、明教法、重  相似文献   

17.
<正>地方课程就像人体的"腰"一样承上启下,是基层教师制订计划、编写教案的"核心硬件"。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教师产生过迷茫,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怎样制订计划、撰写教案等,这与地方课程方案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可见地方课程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纽带和关键。江苏省出版的《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一至六年级各一册),成为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得心应手的备课、教学参考工具,解决了基层教师特别是面广量大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自然也不例外,正是因为"教育惩戒"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需要体育教师有效地掌握教育策略,使得其更加丰富、精彩,以此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本期研讨中,教师们智慧分享了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教育惩戒",以及处理方法。在共同的学习中初步达成了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即将在全国全面实施,为了方便体育教师备课借鉴,相互交流,本刊将常设"教案选登"栏目,专门刊登从水平一至水平六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方案及教案。本栏目所刊登的教案不是为了提供标准模式,而在于各抒已见,各显其能,相互学习与共同提高。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预设的课堂一定是盲目的、随意的、没有价值的,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在科学的"预设"中生成的,也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助于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一、预设有助于提高课堂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