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级小学課本自然第三冊的內容,分“矿物”和“宇宙”两部分。“矿物”部分有20課,包括地壳构造、岩石、非金属矿物、金属矿物、金属等內容康氖鞘苟缘厍?地壳的构造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认识一些常見的重要的岩石,矿物和金属,初步了解它們的属性和用途,  相似文献   

2.
新编小学自然教材,是一部具有改革特色的教材。使用这一教材教学时,我以为应特别注意以下两条新的教学原则。直接体验原则所谓“直接体验原则”,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综合地进行亲自实践,从而认识客观对象的教学原则。直接体验的基本形式,有观察、参观、考察、实验、小制作等;体验的对象主要是现场、实物、模象、幻灯、电影、录相、照片、插图、示意图等等。“直接体验原则”是否就是传统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呢?回答是否定的。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设计二、课堂实录(播放《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可能会发问:“石头怎么会唱歌?”“它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张锋的《化石吟》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首诗。(板书课题。)师:吟:是古代诗歌的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什么是化石呢?你能给化石下个定义吗?(学生举手。)生1:动、植物死后,深埋在地下,地壳变迁,逐渐地形成了化石。生2:我查过资料,化石是经过自然作用,保持在岩石中的古代遗体或遗物。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知识非常丰富。现在我们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猛犸象化…  相似文献   

4.
<正>天然的珠宝玉石是自然产出、美丽且稀少的矿物。宝石矿物产生于地球深部,主要出现在地下的火山腔室。那里不但有着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在熔融的下地壳甚至地幔中,还存在着地球表面所稀有的元素,这些地方是天然的“宝石加工厂”。然而,随着山川易景、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原本深埋在地下的岩石被抬升到地表,其中的宝石矿物也随之裸露出来。然后因冰川和流水的剥蚀作用,宝石矿物被搬运到遥远的地方沉积下来,最终被人类在接近地表的地层里或是河流的河床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鲍利波 《考试周刊》2009,(49):71-71
“教师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这是时时回响在我们耳畔的一句话。备教材。即研读教材,挖掘教材蕴藏着的意图。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是否真的弄懂了教材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问题”呢?是否真的清晰地表达了教材所蕴含的意图了呢?下面我结合与张志虹老师同时处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一课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6.
<正>矿物的发现与命名,是地质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矿物以及矿物种的定义也在不断补充修正。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矿物是地球和外天体中天然产出的(通常呈)固态物质,系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矿物种则是某种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晶学性质)的矿物,并具有特定的名称。  相似文献   

7.
高小自然三册主要讲矿物,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和地壳的大概构造,岩石,矿物,金属。开初我考虑处理这些教材不好联系现实斗争,不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致育。经过解放思想、刻苦钻研,我发觉这些教材联系现实有着广阔的天地,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教材。我在教学上的打算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包诗”,从字面解释,意即“文章包着诗”。苏教版教材中的“文包诗”显然有特定的含义:“文”是对“诗”的意思、背景或情感的描述;“诗”是对“文”的凝结和升华。这种编者精心编撰的教材体文本,自课改以来已实施多年。当前,审视教材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越来越强调教材的核心教育价值,对科学化实施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这种教材体文本又该作如何定位?其核心教育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教学实践中又如何确定其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呢?  相似文献   

9.
善用资源,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这已在全世界形成共识。如何把这个环保理念贯穿在自然教学之中呢?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自然体验式”的作法,该作法通过几年的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自我体验式”的教学作一简要介绍。 一、搜集信息 由于自然教材中  相似文献   

10.
“看图学文”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新形式,我们刚接触到它时感到很新鲜。从形式上看,这部分教材与其他课文不同,它有图、有文、有生字词,但没有课后作业。由此给我们提出了问题:编写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目的是什么?教法上又该怎样处理呢? 我们反复琢磨教材说明中所指出的,“看图学文”中的图,不同于讲读课文中的插图;“看图学文”的教学,不同于讲读课文的教学。这部分教材以图为主,从图入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节时,觉得最难掌握的是“分子是否具有极性的判断”。这确是一个教学难点,多种教法试验效果都不佳。怎样才能让学生容易领悟、并掌握判断分子是否具有极性的本领呢?我反复思考、试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这节教材前,已在物理学中学过“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这种物理分析方法,可作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的借鉴。我就试着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由极性键形成的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判断的教学。经实践,教学效果还挺不错。具体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将多原子分子的构型归纳成以下几种类型,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逐步填完下表:  相似文献   

12.
一、“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一课在谈及价值与价格关系时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这一经济观点无疑是符合价值规律的,是正确的。然而教材在第五课又多处提出“市场决定价格”的论点。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呢? 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两种提法的角度不同。“价值决定价格”是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角度而言的,它表明商品本身的价值是其价格大小的基础因素。如小青菜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不会比猪肉价格高,这当然是由两种商品的价值本身的差异性决定的,即“价值决定价格”;而“市场决定价格”是针对过去计划经济中的计划定价而言的。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家政府机关的物价部门决定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商品的价格当然应该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以往我们曾视教材为“圣经”,奉若神明,顶礼膜拜;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又一度视教材为“例子”“、线索”,俨然一个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有时甚至于无视教材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任意调整、增删……如同历史的钟摆,从这一极端一下又晃到了另一极端。为此,我们感到困惑和迷茫,那到底怎样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呢?在此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一、读“透”教材,理解教材众所周知,教材的编者一般是由许多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教师群体组成,教材的编写不是编者随手拈来、一蹴而就的,是通过深思熟虑、刻意…  相似文献   

14.
<正>嘿,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是否经常因作文写不长感到烦恼呢?是否有些三言两语道出的奇思妙想不被人所重视呢?是否还有些简短的心灵感悟要和别人分享呢?请别着急,2006年,我们邀请何捷老师做客编辑部,帮助大家学写“百字作文”。相信大家通过阅读这一系列“讲座”,能对作文有全新的认识。这里也将成为大家平时自由撰写的短文、新文、奇文、趣文的大舞台。我们一直坚信:每一篇短小自然的习作都是不容忽视的“丑小鸭”,将来一定能变成展翅高飞的白天鹅。真诚祝愿所有为写作而烦恼的小伙伴能从容面对作文,大胆、真实地用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话语。  相似文献   

15.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文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文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文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呢?这祥的译文是否就是完美的译文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文,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课前思考 在和老师们一起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乘法”单元进行备课时,大家对“队列表演(一)”的教学设计有一些疑问,问题聚焦在“为何不出现竖式”.是啊,教材为何用这么大的篇幅让学生利用点子图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处理究竟对学生理解算理有什么帮助?会不会对学生理解竖式有帮助呢?为此,大家争论不休,特别是:这节课是否应该出现竖式呢?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北京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科研课题的主要参加单位,几年来,结合我校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际情况,进行了“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我校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改造、教学内容改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专业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我校是治金行业矿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学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已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8.
一、問题的提出自从全国教育界热烈地討論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問題以来,人們都比較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怎样的作用呢?是否也起主导作用?在进一步探討教师的作用时,就必然牵涉到这个問題上来,所以有必要明确这个問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也起主导作用呢?有的同志說:“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起的作用而言”。他所指的意思是并不包括教育过程。有的同志說:“教师在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上,作用非常大的,对于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地壳运动”教学设计陈嘉陵一、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地壳运动”范围包括地壳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质构造三大部分,它是全章的重点教材之一。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的概念和内力、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编教材第一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画面设计,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受到了审美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将学生引入课文中美的意境中。 一、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形象美 《蒲公英的种子》全文表现了一种美的意境。我精心设计导语,带领学生“入境”。教师问:“‘我’是谁?”学生回答“‘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教师进一步引导:“蒲公英的种子在跟我们说话呢!说什么?你们听!”——教师范读课文。这个环节活泼、自然,教师绘声绘色,学生情绪饱满。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是“我”的形象,她是那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