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高考物理全国乙卷第34题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实现了融合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测评,有效推动了物理核心素养在高中教学中的落实,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中“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2.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理综化学试题践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注重以学科育人价值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注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注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精选情境素材作为命题载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了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中学化学教师应注重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整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生活生产实际问题解决,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注重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加强学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考评价体系是以价值为引领的评价体系,高考的评价理念逐渐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要求,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内容扩展至包含价值、素养、能力、知识的考查内容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在新高考评价改革下,课堂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充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个人数学素养。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难度明显得到了提升,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教师应当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上,而不是一味地关注成绩分数和排名。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深化高考改革要求,高考评价体系遵循“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构建宏观与微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数学学科2021—2022年新高考Ⅰ卷与2019—2020年全国Ⅰ卷为例,从定性与定量角度比较新旧高考试卷内容.分析发现,新高考卷更多涉及正确价值导向、爱国精神内容,更加注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并且增强综合性与应用性的考查.依据分析结果,对高考命题与教学给出如下结论与启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适应时代要求;引导教学,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是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和方向。从“一核四层四翼”内涵来看,高考已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命题理念转向了以“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评价理念。地理学科考查素养、考查能力多以一定的区域为背景,对该区域地理事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现象或变化进行地理原理的考查。高中地理涉及的原理有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水循环、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关系着国家科学选才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仅是新时代国家选拔人才和高考命题及评价的实践指南,且创造性地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综合理念,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评价体系”,它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其中,坚持贯彻“价值引领”的高考命题理念,是确保高考评价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试题情境对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具有重要意义.以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科试题为例进行高考数学试题情境分析,提出了具体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颁布后,高考全国卷与地方卷均从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改革。文章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以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树人定位在评价的核心目标上,实现了我国高考核心功能的创新;在测评中主张素质立意,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理念的创新;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高校人才选拔需求以及教学与考试等教育因素融会贯通于价值引领的评价体系中,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设计的创新;基于学习活动的规律,用情境作为载体有效考查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了高考评价策略的创新;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志,以不断推进我国高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追求,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四层”为考查内容,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在“四层”中必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必备知识的考查,不是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以及对孤立的、静态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要求学生在培养物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养成过程中必须具备可迁移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以及新高考改革均注重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生数学发展背景下,对高考命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考查水平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喻平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对2020—2023年全国数学新高考Ⅰ卷考查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进行赋值和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Ⅰ卷优化了试题结构,维持了内容重点,较全面地考查了六大核心素养,但有所侧重,水平上主要是对知识理解水平和知识迁移水平的考查,2020—2023年逐年更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建议教学上重视基础,发展思维;素养导向,能力为重;注重德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不仅能清晰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而且能精准指导高考总复习.文章通过研究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生物试题,从考点分布、知识比重、考查知识特点、考查能力特点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得出2022年高考生物试题依然依托《高考评价体系》、以素养培育为导向、重视主干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察之结论.并透过高考题,提出了相应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娜  罗福海 《教学考试》2022,(33):36-40
<正>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这是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是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载体。该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本源性问题,也标志着我国高考命题理念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14.
高考已经从考知识、考能力发展到了考素养的时代.在新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教育的理念、课堂的结构和模式、学生的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变革.如何走出旧的套路和思维桎梏,科学有效地谋划和组织好复习备考工作,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锤炼学生的品格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并认真实践解答的紧迫课题.文章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围绕主题,引领知识重构;回归高考,提升解题能力;精准教学,科学高效训练三方面为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政治备考策略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核心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构建起了学科素养导向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推动着高考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变革。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发布以来,高考命题便呈现出明显的对学生核心素养考查的趋势。因为思想政治选择题的分值占思想政治学科试题总分值的近二分之一,所以要想在思想政治学科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重视选择题解题能力的培养。从高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层面考查要求看,要培养选择题解题能力,就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高考题的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1]。山东高考物理热学试题从2020年的“中医拔火罐”到2022年的“鱼利用鱼鳔实现浮沉”都是从生活、生产实际中选取合适的情境为载体,构建模型,科学设问,落实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一、试题解析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规定,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命题立意的高考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切实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养教育先进理念,着力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课堂教学。一、夯实知识基础,发展学生的知识素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和依托,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也无法形成学科能力。尽管高考突出能力立  相似文献   

18.
2021年高考广东省政治卷第20题的试题命制充分体现我国高考改革倡导的理念,符合高考评价体系对考查目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的相关规定,对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引领的融会贯通,展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体现命题者对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准确把握,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命题理念和方法论,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有机统一的评价体系.“四翼”中的“综合性”要求高考命题要以多项相互关联活动的复杂问题情境作为载体,能够反映物理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整合能力及综合运用水平;“创新性”要求高考命题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设计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在陌生或新颖的情境中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运用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能力去积极探索新方法,归纳新知识、寻找新规律、得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从而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2021年新高考尘埃落定.本文以语文全国卷Ⅰ信息文本阅读、文学文本阅读两大板块为例,尝试建立一个在课程目标与高考评价体系基础上,以"命题还原—评价审视"为二维视角的高考试题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