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2009,(8):F0003-F0003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项目”等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将设置网球课程计划、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将“短式网球“列入小学体育课选修教材、北京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将“短式网球”列入新高中体育教学考核模块中.网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开展时机日趋成熟。通过“阳光体育校园网球”活动的推广,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我校积极响应号召,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保证学生的体育饭炼时间提到主要日程上来。让阳光体育贯穿整个校园,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从校本课程的高度来确立阳光体育运动的地位,专设了“阳光60分”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3.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是为了学生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作为幸福体育课程模式主阵地的体育课堂,应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幸福。本文从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价值追求到推进幸福体育、追求幸福课堂,最后聚焦“乐动会”,探索幸福课堂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也就是说,要通过“学、练、赛、评”促进学生学会并掌握1项“懂知识、会技术、能运用”的操作性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0,(9):44-45
<正>"体育积分银行"评价体系是基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的办学理念而提出的涵盖学生所有在校体育行为的综合评价方式。该评价体系以日常评价和学生成长记录为途径,对学生体育方面的表现采用积分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骄子体育之星评比""积分兑换礼物"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健康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简启华 《武当》2011,(4):19-20
一、健身先要健心,炼身先要炼心世人都知道健康重要,但要真正明白也不是容易的事。较多的人犯了重外不重内的毛病,可从三个层次来分析。首先,如果把环境作为外在因素,把自身作为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 ,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 ,论述了传统教学法与“兴趣教学法”的优劣。认为 :“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进行正确引导 ,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炼”的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技术得到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终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具备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生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论述了传统教学法与“兴趣教学法”的优劣。认为:“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提出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这同心理健康一样,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结”、“竞争”、“协同”、“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社会化目标的归纳与概括。这个新目标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也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者,  相似文献   

11.
闫密 《新体育》2023,(20):100-102
“一单”:一节完整的课堂包含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助学,本课题研究的“一单”即学习单,是衔接完整课堂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单”是指教师围绕学生学习而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课堂专业指导方案,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如何关联已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思维和知识建构的“学习历程”,也是教师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提供适切学习方法和路径的“导学地图”。“四化”:把学习目标→内容化,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把学习问题→活动化,把学习活动→序列化。“四化”体现的是设计先于教学的理念,教师依据设计的学习单实施课堂教学。本文从结合微课视频,做好课前导学;总结相关问题,引导课堂研学;融合小组合作,做好课后助学;基于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内容化;做好引导工作,教学内容问题化;结合体育游戏,学习问题活动化;融合辅助练习,学习活动序列化。七个方面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一单·四化”教学范式运用展开探究。旨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一步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全方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一、“八步式”体育教学的概念“八步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自觉性、积极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进行组合和构建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订学习方法和自主学练,发现并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及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八步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它的教学对象基本确定为初中以上学生。从教育学角度看,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成人教育面对的学生和在校大学生从心理、生理、生活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加之大多数学生来自工作岗位 ,因此在体育教学组织和教法、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都有所不同。在体育教育提倡“健康第一”思想的新形势下 ,成人体育教育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新教学模式 ,才能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成教人材。   (1)更新教学观念 ,明确“健康第一”的重要性 ,把体育教学从过去的“让他学”变为“他要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的能力 ,把体育教学从过去的应试教育 ,转化成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提倡教…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霞 《精武》2013,(35):5-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剖析了高校课外体育饭炼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促进高校课外体育饭炼的有效措施,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推行的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宏观上是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体育教育,微观上是为学校体育教育、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等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开展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对全国亿万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持续奔跑能力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永 《体育科研》2017,(4):29-36
以文化态身体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体育、身体、幸福之间逻辑关系的演绎,以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符号化指向,提供了“幸福体育”的阐释路径和基本理论架构;通过对体育中身体赋权概念及其路径的分析,建立了身体赋权连接幸福意义系统的模型。认为:(1)幸福的具身体验是一种意义系统的描写,“幸福体育”可以通过体育中身体的文化符号行为来建构;(2)身体赋权通过“自我意识、超越、群体与组织意识”等符号化意义系统连接了幸福体育所蕴含的要素,并解析了其赋权策略;(3)身体赋权存在超越符号的反动的意义系统,体育中的痛苦与冲突等体验,可以体悟和建构形而上的美学化幸福体育。  相似文献   

18.
华歆 《钓鱼》2003,(20)
炼饵即拌饵方法,但鱼情的变化无法预见,造成“饵不对鱼”现象成了钓鱼人无法破解的难题。在炼饵时留足变化空间才是用饵之道。炼饵第一,有两层意义。一是正确的炼饵方法是发挥鱼饵优良性能的前提,二是炼饵好坏决定着鱼对钓饵的亲近程度。炼饵的技术因素是揉。以“本味”饵为例,少揉松散,多揉变粘的基本征象与其他鱼饵一样。但改变炼饵方法和程序,不是往饵中加水,而是先盛水,然后往水中洒饵,并以转圈式晃动饵盆,以避免中间的饵堆得太厚而造成吸水不均。饵吸足水分后,还应该静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很关键,是关系钓饵状态的重要环节。之后用挤压…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学生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向上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体系。而伴随“新课标”而编写的中学体育“新教材”更是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地使用体育“新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并解决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的实际素质、教学条件的差异等出发良好使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一、灵活运用,变“教材”为“资源”中学体育“新教材”改变了原来定得过死、过细的状况,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出来,使学生和教师从原来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新教…  相似文献   

20.
一定的负荷量是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重要条件。心搏量极限负荷可以保证体育运动对人体发生良好作用,它是现代科学体育方法学中理想的炼身运动负荷标准。我们对初中二年级14岁男生进行了心搏量极限运动负荷实验。这是进行现代科学体育方法学研究的尝试,所用方法很简单,测验人数很少,数据不足为凭,但是,这次实验使我们初步迈进了科学体育方法学研究的门槛,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研究很有意义,所以把这次实验简要报告如下: 一、为学生寻找有效的炼身运动负荷标准我们测验心搏量极限运动负荷标准的目的是为中国的青年学生寻找有效的炼身运动负荷指标。心脏收缩搏出血液量的增加是身体对运动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测查心搏量在运动中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