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敏 《出版广角》2021,(19):19-22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学术期刊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要求所确立的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内容、新发展方向及新发展方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既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追求,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信息内容的建设、传播手段的创新,还包括学术期刊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等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个机构,是一个协同发展、联动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2019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本情况、主题宣传和外部政策等情况进行梳理.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政策的持续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表现较好,在主题宣传方面持续发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总量虽小、但地位非常重要;其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出版人才,理论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融合发展目标明确,但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梳理了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年度出版数据和整体趋势,介绍了新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情况,回溯了2021年度关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政策,对主题策划、出版和行业研究栏目设置情况进行了介绍。2021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总体规模趋于稳定;新创期刊特色鲜明;发展机遇持续向好;主题策划成果丰富;行业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许洁  贺晨 《出版广角》2021,(16):10-14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现状与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需求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匹配,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文章通过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存在的问题,从编辑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新媒体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面向我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品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承载人类文明和荟萃学术成果的重要出版形态,办好世界一流的高品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必须赓续编辑人员核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寄寓着对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的殷切嘱托,是新时代高品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守正创新的根本指南。锤炼矢志不渝坚持党性原则的政治品质、砥砺永不动摇坚守民族性原则的文化品位、雕琢笃定不移坚确专业性原则的工匠品行、形塑毫不松懈坚负时代性原则的创新品性、培植恪行不怠坚定树人性原则的学术品德、熔铸锲而不舍坚执开放性原则的国际品格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务必涵育的重点。应当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永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政治灵魂;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赓续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文化血脉;以工匠精神为钙质,稳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专业骨骼;以时代大局为主线,构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创新肌体;以编研同频为要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学术身份;以学术交流为场景,塑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6.
宁平 《传媒》2022,(16):36-38
自党中央提出创建世界一流期刊以来,社科学术期刊也在加快步伐、争创一流,国际影响力水平不断提升,要实现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遵循大融合、全统筹的新视野,完善优化机制建设,寻求发展新模式。本文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国家标准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对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认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坚持政治第一、质量为王、服务中国、学问至上的理念,要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同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提升紧密结合。唯此,社科学术期刊才能行稳致远,才能有长久生命力与持续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在当前期刊数字出版的大趋势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严重、数字化发展缓慢,因此构建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势在必行。探讨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定位、构建思路、构成模块和盈利模式,并对其保障机制进行分析,试图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推动其数字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壮大。办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尤其离不开拥有主体性策划能力的编辑和运筹帷幄的主编,同时更要坚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引领性、品牌化、平台化、融合性、复合型和国际化.新时代,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引领功能,深度拓展学术期刊的品牌价值,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学术期刊平台,积极促进学术期刊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复合型学术期刊出版管理人才和编辑人才,分类推进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做到引领学术、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本数据分析(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继元 《图书馆论坛》2007,27(6):35-40,8
为了得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较为准确的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流行的有关哲学社科学术性期刊的定义、分类和种数进行了分析与考证,首次利用新闻出版署等机构的期刊数据库,对大陆具有CN号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筛选和认定,较系统地分析了2770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刊期结构、载体结构、质量等级结构、文种结构、地区分布结构、新老期刊结构、主办单位分布结构、文献级别结构,为期刊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非核心期刊1666种,占全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总数的69.21%,但却是被忽略的大多数,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被赋予刻板印象.非核心期刊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与必要性,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当下国家推出相应扶持政策,非核心期刊群体的身份意识在觉醒,形象重构有了可能性.以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要特征的非核心期刊评价能推动非核心期刊发展,本文基于全评价理论框架,分别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和评价制度六个方面对非核心期刊评价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核、时代境遇和实践理路进行了分析。指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加强学术期刊制度建设及制度执行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高质量发展赋能;通过队伍增能,统筹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编辑职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2008,(10):8-8
长期困扰期刊界和学术领域的期刊评价问题.如今有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博士导师、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苏新宁教授领衔完成的国家哲学科学重大基金项目成果之一——中国人文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日前就全面合理地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提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吴飞 《当代传播》2005,(2):82-83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赢来了学术的春天。一方面是知识分子获得了充分的学术自由;另一方面是国家对繁荣学术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增加了学术研究的投入、恢复和新出了大量的学术期刊、培养了学术队伍。而近期中央更是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李明德  刘娇杨 《中国编辑》2023,(6):70-74+79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展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的平台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具有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态势下,推动建设数字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新型出版体系,需要以理念更新为抓手,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对外交流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在知识生产传播链和全媒体融合出版链方面寻求学术期刊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的高品质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学术成果评价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传统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挑战固有方法的统治地位、开发有针对性的评价策略已刻不容缓。文章试图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哲社学术成果评价的变革及其实现,特别是提出了大数据思维下的哲社学术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基于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对传统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弊端进行分析,然后对大数据给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带来的改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大数据环境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策略和指标体系。[结果/结论]提出大数据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的策略:由引文著录分析转向多维度的引用内容与行为分析,由面向成果的阶段性静态评价转向以"学术活动"为中心的全过程动态评价,由学术影响力评价转向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两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大数据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年)》收录的533种期刊的开放存取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开放存取有了长足的进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是最主要平台,但仍需加大建设和宣传力度。期刊网站是实现期刊实时开放存取的最主要平台,高校期刊数据库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8.
尹鑫  杨文  张斌 《档案学通讯》2022,(2):97-104
把握好参与新文科建设的机遇,有助于推进我国档案学科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档案学科需要立足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与要求,适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教育方式的新变化,加强档案学科的思政和人文建设,优化档案学科发展的理论框架,促进档案学科适应和融入数字社会,培养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档案学科人才,推动档案学科建设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9.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我受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委托,对过去四年来学会的工作情况做一汇报.请各位代表审议.一、重视社团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2007年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我国社会科学图书情报领域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工作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功,得益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得益于广大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放在党和国家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在今年通过的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里,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在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作者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评审标准和有关材料,对已评出的名刊作了相关考察,拟探讨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旨在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印证报告>的有关数据,全面考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