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有丝分裂教学案例阐述模型建构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通过细胞膜的结构教学案例说明利用模型建构发展科学思维的方法,结合生物膜模型制作说明在模型建构中可渗透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创设“跑课间操”“聊聊倒刺”“我的青春痘”等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皮肤的各项功能串成串,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引导学生关注皮肤保护,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通过皮肤结构模型、汗腺模型制作,让学生自主探究皮肤、汗腺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建模、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为什么在强光、干旱和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光合产量”为问题情境,将C 4植物科学研究史融入其中,并与转PEPC基因水稻科研实例有机整合,引导学生构建和运用C 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模型,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解释能力;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解释C 4植物“花环型”结构的形成和意义;通过做出推测、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等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在科学探究与实践过程中的思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史为依托,以“CER模型”为论证体系对“DNA分子的结构”进行探索;融入“模型建构”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思维载体,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明确遗传信息的本质,促进学生结构与功能观、信息观等生命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建构细胞结构三维模型”的教学,引导学生建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大概念,并形成细胞水平的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同时发展学生建构模型等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生立场,以学历案为载体,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教学中,学生分析实验探究过程,自主总结细胞核的功能;课前预习细胞核的结构,制作结构模型,课中进行展示和小组互评,提升科学思维,进一步发展结构与功能观。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型演示、系列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开展"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度建构新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反射弧”概念模型建构教学为例,通过情境原型、模拟建构、活动建构、归纳建构、完善模型、模型迁移等环节,建构“反射弧”概念模型,让学生感知、感悟、体验、内化、深悟和升华结构与功能观,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本质。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依照章节顺序,依次突出生命的物质观、信息观和进化观,渗透结构与功能观;并在概念基础上创设情境,通过多种途径立体化地呈现出生命观念。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面,教材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证据意识、逻辑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等。  相似文献   

10.
以学历案为载体,设计适合学生阅读使用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资料。通过课前预习细胞质膜的科学探究历程,制作质膜模型。课中展示交流质膜模型,并分析学历案中呈现的资料,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课后利用学历案中的反馈练习,进一步提升结构和功能观。  相似文献   

11.
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为例,基于学习内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与重组,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模型建构和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构建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节的教学素材,设计“一例贯穿”的胶原蛋白情境,用问题驱动教学,落实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并借助球棍模型,以拼接蛋白质为主任务,突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在"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教学中,以系列问题为驱动,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叶的外部形态;并重点围绕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初步感悟"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6):45-46
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制作模型培养结构与功能观;对比分析与归纳形成物质与能量观;主题探究根植稳态与平衡观;调查实践深化进化与适应观。  相似文献   

15.
践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理念,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观察顺序,通过测长度、捏肠壁、摸内壁、看皱襞、察绒毛、制模型、建体系和解问题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的概念,发展结构与功能观,培养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初中学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教学中通过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的适应表现在不同层次上、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等思想,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结构功能观。  相似文献   

17.
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用相关实验资料做支撑,设置问题串,构建核心概念。结合课后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促进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和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发展,形成相应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陌生情境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基于科学史提出主张,构建模型—基于科学史质疑辩驳,修正模型—补充科学史,完善模型—得出结论”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探究和模型构建,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最后利用教材课后科学发展史阅读素材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实验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结合科学前沿和社会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搭建平台;问题驱动,设置问题串,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绘制物质跨膜运输概念图,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结构与功能观。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化学史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对主题内容的科学本质进行分析,通过将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制作模型、引导学生思维外显和过程性评价等措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和微粒观,培养科学精神,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科学探究本质和科学事业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