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家伦理意识与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于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在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与规范教育存有相通之处,但道德与规范之哲学异趣也决定了道德教育与规范教育的分殊。道德教育不是规范教育的子属范畴,规范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对二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影响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按照道德教育本身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才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4.
针对儒家的仁义道德教育,老庄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他们认为,道德境界是不可以通过教来达到的:人们不能像传授自然知识那样,通过传授道德知识让一个人变得道德;在道德教育上,知识的积累是无效的,儒家的道德教育不仅没有使人变得更道德,反而造成了道德的进一步堕落。符合自然的道德教育,应该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即通过减损知识进而减损人的欲望,清除文明对于人的心灵的污染,复现人的素朴本性。  相似文献   

5.
谭维智 《教育学报》2008,4(2):16-21
针对儒家的仁义道德教育,老庄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他们认为,道德境界是不可以通过教来达到的:人们不能像传授自然知识那样,通过传授道德知识让一个人变得道德;在道德教育上,知识的积累是无效的,儒家的道德教育不仅没有使人变得更道德,反而造成了道德的进一步堕落。符合自然的道德教育,应该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即通过减损知识进而减损人的欲望,清除文明对于人的心灵的污染,复现人的素朴本性。  相似文献   

6.
儒家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如下:德政统合使道德教育目标发生错位,道德决定论使道德教育缺乏坚实的根基,道德修养工夫的空疏使个人的道德修养既不能立身又不能服务社会,以家族伦理为本位的道德伦理教育造成私德主导、公德不彰,灌输式教育造成教育效果不佳等。分析这些缺失及其原因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不从人的需要和发展出发。而强调对人的约束,这是一种无人的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道德,大致包括几层含义;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学校道德教育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育中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族群习惯法文化对人实施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在人的可教育性原则基础上促进人在良好秩序中得以生长,而这一自身生长的过程是通过族群习惯法文化对其教育的多层面来实现的。这些多层面教育依其性质的积极性而定依次为:寓教于惩的威慑教育、寓教于导的劝导与引导教育、寓教于信的信奉教育。族群习惯法文化对人的多层面教育的相互结合,促使族群成员内化并生长出一种能促进社区和谐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以“一种行动的意识”,设计与选择自身行为,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本身,必然包含对人的终极关怀及同人文精神的契合。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面临着失落的危险,教育必须抛弃将人文教育非人化的倾向并真正地通过对话、理解与包容重寻人文精神的基础,最终导向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和道德家园的重构建。  相似文献   

10.
入世之后,我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遇到新的挑战。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全方位登陆,西方的价值现、道德观也会普遍输入,这将使部分人的民族情结弱化,使所谓“国际人”的归属观念、利益观念发生异变。因此,必须重视用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道德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在目标指向、理论依据、运行机制、工作方式诸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若将心理教育放大至道德教育或以心理教育取替道德教育,定然遭致德育含义的扩展、外延的膨胀与泛化等结局,从而降低德育的实效;不独如此,这种观念与做法还极易使人错解心理教育的原旨,委弃其要旨,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理论视差。将心理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从深层追究,其实是混淆了非道德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限,潜存着德育泛化的危险,势必给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时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教育的原则和道德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认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道德教育手段,可以激励大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其产生行为的内驱力,促使教育目标的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建设中,高校的道德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是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向。但是高校道德教育只有进行变革,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道德建设的需要。这些变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道德教育观念的变革、道德教育方法的变革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意味着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定条件下 ,在多元性与个体性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整合力量 ,这种整合力量实际上就是个体的道德自律精神与社会的道德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纲要》第一次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把公民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目标管理结合起来的迫切要求。现实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归根结底也在于个体的主体性被忽视 ,主体的自我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未被开发 ;另一方面社会本身的道德管理系统功能弱化 ,法律、制度、单位管理与道德教育脱节 ,道德教育效果低迷。一公民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性教…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的根。只有根植于生活之上,道德才可教、能教,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才能体味到公民教育的必要,也才会行之有效地贯彻、体现道德的精髓。道德不是先验的,它形成于生活之中.同生活一样具有历史性,随生活一道成长、变化。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将道德知识看作是永恒的,强调理性,稍加政治色彩,作为教义问答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到一讲道德好像在说别人,总觉得离自己很远,自己该怎样还是怎样,对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但不敬佩,反而嘲笑,称之为“傻子”。我们讲道德回归生活.并不是要取代理性的道德教育,而是两者互为补充。传统的道德教育把已合为一体的道德与教育活生生地剥离开来.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了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为此常常感到困惑,并未真正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美育则主要以美的形象打动人,把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德,使人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接受道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习惯教育结合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转化的手段。建立规范的道德评价体系是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 ,而且具有选择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 ,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 ,其思想体现在 :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 ;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 ,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 ;个性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个性化与生活化整合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其思想体现在: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