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1,(5):32-35
<正>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的第二项第7条要求"强化学校体育教学,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丰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单一练习教技能,组合练习练技能,比赛练习赛技能”的方式,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循序渐进地创设比赛情境,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选择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技能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强调体育与健康教学要“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教会、勤练、常赛”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必要途径。“教会”是立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让学生螺旋式上升地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比赛中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课程标准》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运动兴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它为我们的体育  相似文献   

5.
秦凯 《校园足球》2023,(11):73-75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为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倒地侧扑地滚球技术为教学内容,遵循“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技能形成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将简单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并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也就是说,要通过“学、练、赛、评”促进学生学会并掌握1项“懂知识、会技术、能运用”的操作性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实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教会、勤练、常赛”会成为今后体育课堂教学常态化、规范化的教学方式,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金锦 《体育教学》2006,(5):38-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标准》的基本理念: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三维健康方面有着与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理论依据,以《〈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托,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结合教材特点、学习目标、场地设施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心理特征、运动能力、认知发展,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运动技能教学原则,求实、创新的教学思路,对本节课进行设计。在教师的语言引导、动作示范,学生的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自主练习和比赛体验中,力求体现“学、练、赛”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林麟 《体育师友》2003,(4):43-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教育基础学科的学校体育不仅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要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性质与基本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及表现性评价等作为理论依据,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  相似文献   

14.
任伟 《体育教学》2011,31(2):59-60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唤醒学生原有的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其效用的发挥则需要学生通过不问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乐趣,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与目的.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营养、环境、卫生、体育锻炼等。而其中最积极而又最容易调控的因素就是体育锻炼。学生阶段是施行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体育在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对健康的新认识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001学年开始,广东省新编《体育》实验教材在我县初一、高一年级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8.
钟伟宏 《精武》2012,(1):30-31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和完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养成锻炼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部分,其教学组织工作如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探索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在模块教学中,学生心理、生理、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可行性及其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积极影响;探索在各个不同教学内容和学段最有效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终生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是广大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为要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水平一阶段“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的目标要求,采用游戏、比赛等教学方式,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足球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机敏、果敢的心理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