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献,发现科技期刊论文中“同等贡献”的作者署名因学科交叉、跨界创新的增加而兴起,由于学术评价的利益攸关却疏于监管等原因导致使用渐泛。我们认为,对不当“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治理要从政策引导入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断在激励交叉融合创新和恰当署名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同时,科技期刊界要通过引导、规范署名及合理创新机制,为端正学术风气、厘清学术贡献、激励全面创作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出版环境。  相似文献   

2.
张峻 《编辑学报》2010,22(5):397-398
共同第一作者和作者同等贡献的描述在国外科技期刊中多见,国内期刊中亦有增多趋势,但因此也会带来滥用作者署名权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认为应主张在接受投稿时就引入作者关于各自贡献的陈述,这有利于审稿人、编者、读者甄别作者排名的真实性,监督作者署名权的使用,维护科研工作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3.
丛敏 《编辑学报》2020,32(3):303-306
近年来,科研合作的不当署名问题持续发生。设立作者贡献声明制度,使期刊应对不当署名行为更加主动,从源头阻断不当署名乱象。借助作者贡献声明可以识别论文合著中,具有作者资格未署名、不具有作者资格而署名的不当行为;定性判断署名排序与作者对论文的实际贡献是否相符,为署名顺序提供参考,为期刊规范作者署名、防范不当署名行为提供有效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技期刊设立《作者贡献声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研论文中作者署名不规范的现象,通过国外59份医学期刊和国内51份科技期刊作者声明的调查,认为设立《作者贡献声明》对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及避免署名不当带来的纠纷是一项有效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颜巧元 《编辑学报》2013,25(5):460-462
科技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存在通信作者署名滥用现象,包括主动署名(主要有逐利署名和人情署名)和被动署名(主要有强制署名和买卖署名)2大类。认为:应加强作者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治不端行为力度;科技期刊编辑部须采取重新设计著作权授权书、反复核实通信作者信息、与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等措施来加以应对,以净化学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探究作者贡献要素与作者署名排序的关系,为构建作者贡献声明规范提供借鉴,为基于文献内容的学术评价提供新方向。[方法/过程] 对《图书情报工作》作者贡献说明版块进行规范化标注,归纳出本学科的29位作者贡献要素,探究不同作者署名位置的作者贡献要素的规律,以及不同作者贡献要素在各个作者署名位置的分布情况。[结果/结论] 经过分析发现,第一作者起决定性作用,第二作者起贯穿性作用,第三和第四作者起辅助性作用,通讯作者起完善性作用;随着作者署名位置的降低,作者贡献越来越分散;越多参与撰写论文,署名排名也可能靠前。在此基础上,提出4点思考:作者贡献要素集中性较强,可制定词表进行规范化控制;贡献要素重要度差异较大,可赋予贡献要素不同权重;根据权重设置不同层次,建立贡献要素体系;挖掘论文中作者的实际贡献,助力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7.
论文作者涉嫌不当署名的案例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梳理论文作者署名的相关规定,结合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涉嫌不当署名的实际案例,分析不当署名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频发原因,并从编辑部实践的角度提出具体对策: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对论文署名的认识,完善投稿指南明确论文署名的具体要求,在审稿时仔细甄别不当署名行为,借助作者贡献声明监督署名行为等,以期为减少不当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讨作者贡献声明的格式、内容构成要素及与作者署名次序之间的关系等,旨在发现规律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论文合作作者进行学术评价及加快图情学期刊作者贡献声明的规范和推广进程。[方法/过程]阐述3种国内外图情学期刊作者贡献声明的格式及内容构成要素,分析和比较不同署名次序的作者与不同类型贡献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3种期刊作者贡献声明的格式、要素等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推广;3种期刊无论从作者层面还是从贡献要素角度分析,都呈现署名靠前的作者其贡献要素参与程度较高的规律,并且第一作者在"提出研究思路"撰写论文"设计研究方案"等核心贡献要素上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9.
散飞雪 《编辑学报》2015,27(4):336-338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存在的署名问题日益显著.结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验并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以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认识与实践问题为切入点,探讨科技期刊论文署名不当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中署名“通信作者”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凡  张瑜 《编辑学报》2009,21(4):308-309
比较对"通信作者"认识的不同观点。认为注明"通信作者"的目的是便于文章读者以及编辑部与作者联系,而把"通信作者"看成了"指导作者"或"责任作者",并要求通信作者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等看法和做法是没有依据的。  相似文献   

11.
丛敏  王景周 《编辑学报》2021,33(2):170-175
科研诚信治理进入深水区,学术论文的不端署名行为因其可操作性强及隐蔽性深,成为科研诚信治理中最突出的难题之一.本文重点研究署名中的作者身份操纵和同等贡献作者滥用问题,分析其表现形式、成因及危害,提出学术期刊遏制不端署名的应对策略:首先,参照国内外标准,制定署名指南,明确署名规则;其次,利用期刊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宣传署名规...  相似文献   

12.
对107名审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概念、通信作者的责任和权益、通信作者的作用以及共同通信作者问题等几个方面。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医学期刊通信作者署名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应明确通信作者的概念、责任和权利;通信作者作为责任作者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编辑应在促进通信作者的规范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署名资格、署名顺序和通信作者3个方面概括出科技期刊论文署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规范化文本及研究的调研,介绍国内外对署名规范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归纳出署名规范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作者署名中共同责任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论文作者署名中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信作者的方式日益增多,学术界对此尚无明确界定;与此同时,该现象还引发了科研成果归属问题等矛盾。针对此种情况,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规范科技期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署名的建议,即尽量避免共同责任人,科技期刊应重视论文责任人的重要性,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罗芳  潘小玲 《编辑学报》2002,14(B11):23-24
作者署名是科技论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应具有简明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作者署名”是字段和符号的逻辑组合,只有遵循汉语的规律,才能正确描述其结构层次;其内容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版式设计应根据美学原理、刊物的整体风格来定,不求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6.
学术论文“形式作者”现象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当署名现象,文章认为,伴随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形式作者”作为社会转型期的负产品,败坏了正常的学术研究风气,挫伤了人们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导致了逆向选择的非理性后果,加剧了学者之间的两极分化,形成了某些控制学术资源的“学匪”等怪异现象.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完善法律,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及加强自律等,刹住“形式作者”这股歪风,为我国学术研究提供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刘飞阳  税红 《编辑学报》2019,31(5):520-522
标注通信作者是科技期刊自身发展过程中对所刊发文章责任和权属等问题进行明晰的必然要求。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率先制定了通信作者相关标注规范,世界主要科技期刊此后逐步引入通信作者标注惯例,明确通信作者对文章所负有的解释及与相关各方进行交流等重要职责。我国科技期刊应以统一、规范的形式突出通信作者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推动通信作者重视并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对农林类学术期刊作者简介中的学位信息著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7种学术期刊中共有31种表述形式,不同期刊对作者“学位”的著录方式杂乱,且不准确.呼吁同人应重视期刊编排的规范化问题,并提出关于作者“学位”著录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论文代写代发为主要业务的学术期刊“代理”网站层出不穷,为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代理”网站的分布与特点,本文以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中2 073种期刊为样本,将“百度”搜索结果首页的内容作为调研对象,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检索结果首页能检出“代理”网站,且多具有广告性质。鉴于此类网站具有较高的反监管意识,本文认为应通过作者、期刊、监管单位等多方合力,加大对“代理”网站的打击力度,净化中国学术环境,保护科技期刊和科技工作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刘莉 《编辑学报》2020,32(3):338-341
沟通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工作之一。将“非暴力沟通”应用在编辑与作者的沟通中,通过不带评论的观察、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体察对方的感受、提出需要并倾听对方的需要,以及提出请求,来完成和谐良好的沟通。“非暴力沟通”既要注重语言方式的运用,也要遵循尊重、倾听的原则。“非暴力沟通”可使编辑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也为科技期刊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