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玥 《教育信息化》2003,(11):66-67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社会的变革,也带来了教育方法的变革。信息技术依托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以学习的协助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有进步”。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更好地发挥个体创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去探究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人生。在研究、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空间图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空间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发现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激活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增强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组织探究活动,提供“做”的空间,指导“做”的方法,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为学生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延忠 《生物学教学》2005,30(10):38-39
“种子的结构”一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开篇。学生透彻认知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时种子形态结构变化,可以为以后学习“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动态地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历程。教材设计了两个观察性实验活动。怎样让活动更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断地分析思考?怎样在观察性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怎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使探究性活动促进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社会的变革,也带来了教育方法的变革。信息技术依托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以学习的协助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有进步”,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更好地发挥个体创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去探究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人生。在研究、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目标设计要从偏重道德认知目标,转变到让学生更好地“过道德生活”的多维目标:教学内容的取向要坚持贴近和卷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学流程的展开,要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要坚持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感悟;要借助“成长资料袋”,实施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操作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主题探究为特征的创新性学习是其中之一。所谓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某一具有实际意义的专题,采取类似科学家研究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感悟、体验并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来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间题的学习活动。它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要改变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以发现法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模式,增加实验实践性探究、综合实验题。探究性学习中几种关系的处理:学生主体性与老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知识学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验教学中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葛群 《青海教育》2010,(7):39-39
新课程下的“生本课堂”教学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凸显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与学习的价值。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本课堂”上,合作学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谈一谈我在“生本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几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做一台单调的播放知识的“放音机”和一台翻版知识的“复印机”。强调建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或合作探究结论的尝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探究经历和体验。教师则从主导位移引导,以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怎样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所在学校教研处把“抓好学生预习”作为课题在全校45个教学班中实践尝试。并对如何挖掘学生预习的功能做了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科学课程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中的因“性”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学教育中,男女学生的性别角色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有明显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应该倡导因“性”施教。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列为生物课程内容标准的十大主题之首。在实验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有探究应用价值的课题。本节课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就是以生活常识的探索来引入,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服务社会,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术学科作为一门有较强专业技能的艺术学科,没有“应试教育”的怪圈和烦恼,它能更好地适应这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艺术的长河中自由探索,大胆尝试,从而获得相应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很好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和任务驱动性等特点。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可以从激发探究兴趣、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习过程和重视评价过程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探究式学习模式以人为本,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导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其本身就包容着“研究性学习”,生物实验最易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究。实验教学是“研究性学习”最好的舞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可以使课堂实验教学主要由“巩固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衍生出一些新的类型,如“问题型实验”、“探究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现结合几个实验来分别加以说明。1问题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许颖 《教师》2013,(36):64-64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方面要“落实教材”,另一方面要“结合生活”,因此,教师要创设学生乐学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进入学习氛围,以饱满的激情投人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最新教学要求中就有一条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英语教学的魅力,在互动、思维中获取知识。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点,初中英语教学就要以生活为基础,实现生活化教学。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教师只有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或事物融入到英语课堂,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学生的消极学习心理,拉近学生与课堂、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才能促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的转变。在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8.
趣题二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倡导探究性学习,成为语教学改革与探究的重点。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融入生活。而学生的这一举动却将简单的数学问题复杂化,究其原因为:数学知识系统不够完善,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本文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的知识点为例,进行课堂内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但是,科学课程的教学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科学探究。那么,怎样才能把探究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