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闲适式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压缩饼干式的,也是挤牙膏式的。老师争分夺秒,学生唯恐落入他人之后。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压力很大,甚至连小学生都背不动沉重的书包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下令为学生减负,这真正是一项明智之举。但是,在竞争式文化和教育之中,这种为学生减负的希望能否真正实现呢 ?看看学龄前儿童的早期开发,恐怕就会得出明确的结论,要真正解决学生的超负荷问题,除了考试体制的调整外,恐怕要考虑教育体制的问题,那就是在注重竞争式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闲适式教育。  相似文献   

2.
闲适田园教育思想来源于哲学思考,其价值取向指向在自然中成长、生活中体验、快乐中发展。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这种教育关注点是:建构核心素养的知识观;基于生活经验的教育观;指向童心个性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就应是一种美育活动。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通过精心设计导语、有感情地朗读、创设特定的氛围以及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增长技能的同时,欣赏美、领悟美,并能进行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中小学生实践学习成为学习研究的空场。这与实施素质教育 ,进入学习化社会不适 ,必须把握中小学生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 ,重视实践学习的教育价值 ,坚持实践学习的辅导原则 ,引导中小学生走实践学习与书本学习结合并重之路。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闲适     
薛法根 《教师》2010,(30):1-1
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诫,其中第四诫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守为圣日。他甚至下令,凡星期天工作者格杀勿论。有一个人在星期天捡柴,他便吩咐摩西,让信徒们用石头把这个人砸死了。这未免太残忍了,但我们不妨看作是一个寓言,其寓意是:劳作是神圣的,休憩也是神圣的。只有劳作和忙碌,而没有休憩和闲适,小孩子会丧失灵性,成年人会磨灭悟性。而一个人小时候没有灵性,长大了又没了悟性,那他还有什么希望?学校,当给孩子教育的闲适。  相似文献   

6.
教育实践智慧根植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其建构离不开教师的道德品性、自觉的实践理性和不竭的学习顿悟。在此基础上,教育实践智慧的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和实践行为,使得教育生活更能呈现智慧的光泽。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的闲适散文表现了他的“闲适之乐”,即追求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和个人生活的雅致舒适。  相似文献   

8.
促成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培养健全的国民,构筑生命共同体,是生命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是一种融整全性、常态性、文化性和共生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它以具身体验为切入点,以人与自我共在、与他人交互、与自然交融、与生命对话为主线,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渗透在课外校外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对生命...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教育理念建构及其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系统论述了环境意识培养和环境教育理念建构与实施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环境教育的五种特性和实施环境教育的五个原则,指出环境教育理念的建构及其实践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增多,客观上要求高校必须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加强基础建设工作,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闲适之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轼一生,数遭贬谪,然所作诗文,多闲适之乐,且与白居易相较,自有特点。他所体认的闲适之乐,其含义比白居易更深刻、更丰富,表现为旷达心境,忘身化外。“适意为悦”表现出苏轼的苦乐观和价值观,这种生活姿态,超越了物质因素和生活形迈,臻于委顺自然、纵浪大化的精神境界,与前代失意文人的心境,亦有异同。  相似文献   

12.
13.
奥运赛场上飘扬的五环旗、熊熊燃烧的火炬、激动人心的奥运之歌、腾飞的和平鸽、奋力拼搏的体育健儿等壮丽的场面;奥林匹克运动蕴含的深厚历史、“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理想,提倡公平的竞争原则等人文内涵,使奥林匹克运动具有重要教育价值,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做数学"就是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从而达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再创造"理论构成了"做数学"理论的基石。在高师数学教学中,我们采取"数学实验"、"数学操作"、"数学研究"的方式指导学生"做数学"。"做数学"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形成学生的"数学实践观"、增强学生的"现实数学化"信念,完善学生个体的"CPFS结构"。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探讨其中的价值本质、特征与规律,是其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包括"是价值"、"有价值"和"如何处理价值"三大核心问题,"是价值"和"如何处理价值"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具体分析心理教育的价值属性与心理教育的价值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实践在我国经历着庸俗化和神圣化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但却制造了相同的结果,即实践和理论的脱离,这种脱离使得日常的教育实践不得不遵照实践者自身的经验逻辑。实践性是教育博士的首要特征,教育博士来自于实践,同时也为了改造当下的实践。教育博士要进行的教育实践绝不意味着经验的行动化或技术的操作化,而是遵从理论的逻辑、价值的逻辑和行动的逻辑,通过赋予实践以价值性和理论性而实现教育领域的创造性行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要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机统一起来,确立“创造奉献、与时俱进”的价值目标,片面强调满足个体创造性的需要而忽视人的社会化和奉献刘不正确的。要实现“创造奉献,与时俱进”的价值目标,必须采取理想信念策略、健全人格策略、持续发展策略和教学革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试论白居易的闲适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白居易闲适诗代表作的分析及相关关键词的统计 ,白居易的闲适精神可概括为遂性逍遥、知足保和、委运顺化、“此心安处即吾家”、重“意”的生活审美等五大内容。白居易闲适精神的渊源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白居易接受道家思想的过程中 ,陶渊明是一个重要的中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论争围绕"闲适话语"展开。对于与鲁迅论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做出了这样的结论:鲁迅的观点是正确的,30年代的小品文论争也大抵如此。文章就论争的焦点"闲适"话语进行客观地呈现,以期指出30年代的小品文论争中的"闲适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凸显新课改的理念,《标准(2011版)》将"综合与实践"领域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置于同等地位。所谓"综合与实践",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提供了机会。掌握这一课程领域的内容、特点,并理解其教育价值,有助于广大小学教师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