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淬火及回火工艺处理的H13钢进行硬度测试及金相分析,结果显示:H13钢在1020℃~1080℃淬火温度范围内、530℃~650℃回火温度区间内,随淬火温度的升高,钢的淬火硬度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H13钢在1050℃左右淬火时其淬火硬度最高。当淬火温度相同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回火硬度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60℃左右回火时其回火硬度达到峰值,此时钢的组织主要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细小碳化物颗粒加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逐步向回火索氏体转化;当回火温度达到620℃~650℃时,钢的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不含贵重金属钼、镍、铜低合金耐磨铸钢,该钢经920℃×2h空淬+260℃×2.5h空冷回火热处理后,获得了下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ε碳化物复相组织.下贝氏体呈细长针状,马氏体呈粗短针状,残留奥氏体呈簿膜条状,碳化物呈细小条状.下贝氏体含量约为19%、马氏体含量约为67%时,实验钢的硬度高达51.6HRC,冲击韧性亦为62J/cm^2,获得了较好的强韧匹配性,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1.56倍.  相似文献   

3.
基于与企业合作开发的00Cr9M合金钢,采用JMatPro软件模拟其平衡相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连续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和再奥氏体化温度曲线并设计热处理工艺。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检测,研究不同淬火和回火温度对00Cr9M合金钢组织形貌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20℃回火工艺下,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00Cr9M合金钢逐渐完成再奥氏体均匀化转变,晶粒及其内部板条状回火马氏体组织逐渐粗化且晶界更加清晰;在820℃淬火、400℃回火工艺下,00Cr9M合金钢内部形成细小的超低碳回火马氏体并获得所有热处理工艺中最为卓越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为1135MPa,屈服强度为869MPa,伸长率为12.5%,断面收缩率为73.0%,洛氏硬度为34.8 HRC,冲击吸收功为243J,满足抽油杆高强度、高韧性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应用宽带技术,选择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对40CrMo电梯绳轮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研究了40CrMo激光淬硬层从表至里显微组织的变化,40CrMo激光淬火后其组织由淬硬层、过渡区和基体组成。在相变硬化区自表至里组织分别为:表层细小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次表层隐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过渡区由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成;基体为回火索氏体组织。测量了淬硬层的性能,淬硬层的硬度可达到760HV0.1,硬化层深度约为0.75 mm。达到电梯绳轮的技术要求。绳轮实样耐磨性模拟试验表明:激光淬火后耐磨性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等温淬火后回火温度对中碳低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室温拉伸和室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态试样的组织为灰色残余奥氏体(A)+黑色针状下贝氏体(B);随着回火温度从235℃升高至435℃,基体组织中的块状A含量逐渐减少并逐渐转变为B铁素体,而B板条界面逐渐钝...  相似文献   

6.
对进口冶金锯片用钢8CrNi的轧态及450~50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轧态组织是由珠光体构成,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由淬火马氏体逐渐转化为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试样的强度及硬度连续下降,而冲击韧性、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逐渐提高。对比65Mn钢板发现,8CrNi的回火抗力提高而屈强比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处理对连铸连轧和传统热轧汽车用SCM430钢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热轧45#钢、16Mn钢和Q355钢进行了耐磨性对比.结果表明:连铸连轧态SCM430钢的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淬火后组织为马氏体(M)+少量残余奥氏体(A),回火后组织为M;传统热轧态SCM430...  相似文献   

8.
采用50kg真空感应电炉冶炼4炉不同成分的试验钢,然后对试验钢锭进行锻造和预备热处理,并对经过调质处理的锻件进行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检验、以及顶端淬火淬透性试验;通过对比分析,选用综合性能较好的低N材质试验钢开展淬火试验,经过分析淬火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优化出最佳淬火温度,为研制8Cr4MoV低合金锻造超深淬硬层冷轧工作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X21Cr Mo V121钢显微组织和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回火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而强度及硬度逐渐下降。为了获得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此类钢较好的热处理工艺应为1 050℃加热保温1 h淬火后,在720℃加热保温2 h空冷。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以C、Mn元素为主的试验钢,在相同轧制及淬火工艺下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利用金相与透射电镜对淬火、回火后的试样进行了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C含量为0.21%、Mn含量为1.5%~1.9%时,经过860℃保温600s后水冷,然后再加热至350℃时效600s后空冷,试样的屈服强度达到1145~1171MPa,抗拉强度达到1270~1304MPa,伸长率A_(80mm)≥3.05%。微观组织分别表现为:淬火后的试样中板条马氏体居多,而回火后的试样中板条马氏体内有大量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3.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