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张志远 《文教资料》2008,(18):40-42
<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传世名篇.除了在政治上的深远影响以外,在文学领域,这篇演讲也是备受推崇,被认为是20世纪最为成功的演讲词之一,堪称文坛珍品.本文从措词、造句和修辞三个方面来探讨该演讲的语言艺术,揭示其成功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有不少语病。有的其他方家已经指出,现将未曾指出的摘录如下。1.第2自然段:“……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生活备受压榨”主谓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生活”。2.第2自然段:“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  相似文献   

3.
刘芳 《海外英语》2012,(12):250-251
文体学的任务在于观察和描述若干种主要文体的语言特点。该文以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作为分析对象,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个方面来分析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演讲所表达的内容和在恰当的场合进行演讲。  相似文献   

4.
【定位】《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铿锵有力的演说词 ,也是一篇感情激越、文笔优美的散文诗 ,教学应着眼于对该演讲词主旨的理解和语言特点的把握。语文实践、探究侧重于在反复的朗读中 ,领悟其中深刻的思想 ,品味其精美的语言。本单元集中学习演讲词 ,涉及了中外领袖、大师的著名演讲 ,教学中既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每篇演讲词不同的思想性、针对性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探讨它们是怎样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切入】从了解马丁·路德·金、了解他的美丽的梦想入手。1 .走近诺贝尔和平…  相似文献   

5.
刘雨婷 《高中生》2010,(7):49-49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国度。那里有一片醉人的花海,旁边萦绕着清澈的溪流,绝美的蓝蝴蝶在泉边灵动地舞蹈。那里就像挪威的森林.湖面充满宁静。月光照着大地。  相似文献   

6.
计鸿 《学语文》2012,(2):26-27
以前上到《我有一个梦想》时,总是仓促而过,觉得没什么讲头,上完后学生也没什么印象,大家都觉得这是块鸡肋。今年再上这一课时我就想有所突破,挑战自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网上的课件都是先介绍背景,再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原因,梦想是什么,都是常规套路,总觉得这样上会让学生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8.
一、导人新课 什么样的演讲是成功的演讲? 美国总统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面对一万五千名听众,以悲壮的语调发表了一篇仅有十个句子.两分十五秒的著名演讲,赢得了十几分钟的掌声。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一场极为著名演讲的称呼,得名于他在该次演说中,强力且有说服力地描述了他对于黑人与白人有一天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远景时,不断重复使用的"I have a dream"一句。该演讲促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宣布所有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促进了人权主义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了权利平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1.个体阅读课文和分组搜集资料。2.合作策划。3.旅游解说,展示成果。4.质疑评价。5.自由发言,畅想前景6.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11.
马丁·路德·金的“I Havea Dream”一直被认为是英语演讲中的经典之作。文章从语音、词汇、句法三方面分析了这篇英语演讲的修辞特征,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欣赏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艺术、演讲技能,理解演讲的深层含义,提高欣赏水平,领略演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从语用角度分析“我有一个梦想”中的超常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马丁·路德·金牧师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说为例,见证了丰富的超常搭配并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该演说中出现的超常搭配。本文采用语用学中的两个理论阐释演说中出现的超常搭配.即言语行为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本文认为超常搭配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听者必须从字面意义中探索话语意义;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出发,我们认为超常搭配是违反合作原则四准则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域、人物形象等多方面对《尘埃落定》的象征功能进行试析,从而更深的拓宽《尘埃落定》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4.
"副+名"组合作为一种超常的言语形式,其接受活动的语境主要由"文本""经验1"和"经验2"三层次构成;从认知程度看,它们分别属于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接受者在理解"副+名"组合时,随着解读的深入及特定的心理因素,其所依赖的接受语境将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升。当接受者进入高层次语境时,则意味着接受者审美自由的获得。从整个社会范围内来看,这也标志着"副+名"组合的使用人群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双关,用得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在《红楼梦》中,双关是刻划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传递语言最大信息量的载体;双关使审美主体进入包含复杂情感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双关是暗示情节发展,预示人物结局,造成读者悬念,形成前后照应之伏笔;双关是描写谐谑场面、渲染欢乐气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的修辞和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状态词,即指那些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颜色及某种状况或情态的形容词。这类词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形象色彩以及感情色彩,因而在写人状物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力。本文主要叙述《儿女英雄传》中的状态词在写人状物方面的修辞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的《西江月》二词,以全知视角,塑造主要人物贾宝玉的性格,以小见大,从中分析其沉淀于中国历史文化当中的潜藏的叙事模式;《红楼梦》中的五首柳絮词,代入了"隐性作者"身份,词之风格、文采与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之性情才华相切合。词的叙述视角多变,叙述语言风格各呈异彩,充分展露了作者出色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8.
从元春死亡年龄、两个妙玉形象、秦可卿上吊自杀、鼓吹学诗无用、暗示凤姐有两个女儿等五个例证中,可以得出《红楼梦》后四十回中有曹雪芹的手笔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LETAR(动态教育理论行动研究)是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得以成功应用的核心理论,倡导"实践先于理论".该理论译介到中国,被中国的教育行动研究者广泛应用,时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一研究范式中,因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特色的行动研究主体"I"自然转化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研究主体"We".因此对中西行动研究的主体"I-We"进行文化层面上的探讨,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CLETAR(合作性动态教育理论行动研究)理论得以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陈望道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论”的比较论析中,阐明了望老修辞学思想的两度飞跃,论析了望老的“大修辞学”观点与吕叔湘、张志公的“辞章学”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