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点赏析冯骥才的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冲淡平和,但内涵丰富,比如《长衫老者》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读《长衫老者》给我们思想上的最大收获就是:如何对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是著名小说家,他的《长衫老者》语言从容大方,清爽畅达;叙事简约明了,曲折有致。一派大家风范,读来令人非常舒服。这篇作品所记内容为市井趣闻,有小说的味道。作品的题目是《长衫老者》,长衫老者是作品的主角,但作者直接写长衫老者的文字并不多,尽管这样,长衫老者给人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长衫老者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长衫老者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  相似文献   

5.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作的序言。汪老先生的笔触并未停留在胡同的表象上,而是透过胡同看文化,看北京市民的文化性格,并把它称之为“胡同文化”。我在讲《胡同文化》之前,已旁听了好儿位老师的这堂课,对我很有启发,也很有借鉴价值。向前辈虚心求教的同时,我也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在教学中加以尝试,孰料,收效甚好!又有实践作依据,我也就敢在此兜售我的“一家之言”了。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次与老北京亲密接触的机会。读罢全文 ,置身于胡同 ,乐不思返 ;聆听京腔京调 ,心畅神舒。文中除了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 :方正、名俗、量多、安静之外 ,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呈现了北京的市井文化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为了能透辟其意 ,让我先宕开一笔 ,谈谈“忍”字。“忍”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心为形 ,刃为声 ;容忍 ,忍耐之义”。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为先 ,被视作一种良好的品性。可是 ,真正能把“忍”字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有二 :一是禅悟者 ,一是老北京。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前者旨在悟性 ,后者…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孔乙己》,自发表以来,评论纷云。但我以为评论家忽略了孔乙己性格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虚伪性。一、“长衫君子”和“短衣小人”孔乙己始终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原因何在?联系小说中的典型环境便可一目了然。鲁迅在文章开头,不惜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当时社会的世情图:严重的阶级对立,一方是“短衣小人”,  相似文献   

8.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成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墙踹倒。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做人习惯是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本期的《好习惯·好人生》栏目,我们推出的是做人的好习惯。习惯是如此重要,如何培养好习惯呢?在《习惯培养六大对策》中,周士渊先生给您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指出:“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想这是一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时间不一样,因此我把它确定为一个月。”培养习惯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要不要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的名词的描写性语值是指名词在特定场合的超常搭配所产生的特殊表达效果,它的魅力远远超过名词本身的理性意义。例如: ①我好象还不是那种特哲学特使命的人。(《玩的就是心跳》王朔第46页) ②易玲的模样很标致,打扮和作风很香港:“如果不是要陪你来开会,我真不回来呢。”(《今夜没有雨》香港梁荔玲第100页) ③你现在就名利双收,以后可别贪官污吏得让我又嫉妒又难受啊!(《大学生》1993年第4期第5页) ④“好了好了!”齐忆君实在忍耐不住。“你到底什么时候把这个又亮又柔又纯又净又古典又现代又飞跃又唐诗的女孩带来给我看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2006,(12):56-56
《少年儿童研究》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教育刊物。该刊曾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等重要观点,引起教育界和父母们的关注。观念改变之后,父母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如何把观念化为行动。本着“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办刊宗旨,2007年的《少年儿童研究》将给读者做精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到潜江中学去听课,高一的几个学生围住我,就《胡同文化》一课提出了3个疑点,我的回答不能令学生满意,特就教于汪曾祺先生。第一个疑点:学生说,写胡同居民安土重迁那个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他们说,一个人只有一辈子,哪有几辈子的我说,这里说“几辈子”读者一下子就能想到是连同这个人的儿孙们。语言是传达意思的,只要读者明确是什么意思也就够了。学生说,不用“几辈子”用“几辈人”不是更明确吗用“几辈子”还容易使人联想到“人死后又托生”这样的迷信说…  相似文献   

13.
关庭舞 《中文自修》2006,(12):18-21
弄堂、洋楼、石库门,是上海的风花雪月。我们已经习惯从张爱玲、王安忆的笔下去追寻老上海的种种风华:优雅、细腻,还透着一丝妩媚,一如江南人如水般灵动、婉约的心性。 胡同、宅门、四合院,同样的传统民居,老北京的城市建筑则是集合了北方的质朴与皇城的大气。两座截然不同的城市,自然各自蕴含着其独有的气质。作为上海人的我们,在对弄堂、石库门如数家珍的同时,对北京的胡同又有多少了解呢?课文《北京的胡同》以其温暖而感性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极富生活气息的“胡同印象”。相信在读完之后,你我都能从中找到熟悉而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属于城市、属于市井、属于过去。 探寻北京胡同之旅,让我们由此启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要搞好创新教育,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供实践机会,放飞笼中的“鸟儿”,让学生的思想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腾飞。“说话课”带来的乐趣浙江省义务教育《思想政治》第二册第一课安排的是“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交往。对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种教育相当必要。但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交往呢?我在讲解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后,设计了一节“说话课”。老师:社会交往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社会交往。在交往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会理解他人。为了锻炼同学们的交往能力,我们今天就…  相似文献   

15.
《胡同文化》 今年暑假以来,已经听过好些堂《胡同文化》。暑假期间,我担任评委的全国的几个大赛上,都有《胡同文化》。可以说,只要有大赛,就会有《胡同文化》。赛事上《胡同文化》的上镜率是最高的。汪曾祺,幽默语言大师。他不是北京人,可以说比北京人更能“侃”北京。汪曾祺是擅长写小事情、小人物、小问题的高手。  相似文献   

16.
警剔,习惯     
习惯是什么?我们习惯了把习惯分为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却很少问为什么会有习惯?我认为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惰性。是我们对熟悉和陌生这两种情况出于惰性的选择。因为做陌生的事会对我们的意识进行冲击和适应,我们往往要花更多的注意力去进行陌生的事。而熟悉的事花费的精力就少得多了。  相似文献   

17.
大王四重奏     
我小时候上学躺在炕上一睁眼看见窗户上最高的一格有了太阳光,便要急得哭泣,我的母亲匆匆忙忙给我梳了小辫儿打发我去上学。我们的学校就在我们的胡同里。往往出门之后不久又眼泪扑簌地回来,母亲问道:“怎么回来了?”我低头嗫嚅地回答:“学校还没有开门哩!”这是50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想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性急。大王四重奏@梁实秋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京派散文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被选入新教材的作者名目。汪曾祺优美的散文很多,《胡同文化》是其中一篇代表作。《胡同文化》较全面地反映了汪曾祺散文的审美思想、取材特色和语言韵昧。下面就从这三个角度品味一下汪曾祺的“胡同味”。恬退隐忍的审美思想。文中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连用三例证明北京人这种隐忍,一是老舍《茶馆》里王利发的“顺民”说,一是自己《八月骄阳》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面世后,相应的第四版北师大教材(以下简称新版)也应势而出。可是当真正拿到新教材时,在所难免的多了一些不习惯。首先就是封面给我的感觉不如原来鲜活了,好像少了童趣。大致翻看了一下教材的内容,好像和第三版教材(以下简称原版)差不多。这时就有些迷茫了,不禁开始思考,这样的“相似”如何体现“修订稿”的那些新理念呢?我知道这最初的不习惯只是源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要改变自己的这种不习惯就要从读书开始。我翻开教师教学用书细细地品读,从《顺应孩子天性的一套教科书》到《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