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大平 《人民教育》2012,(20):44-45
对话这个词它包含两个字:"对"和"话"。我把它拆开来讨论。首先,关于"对"字,在什么条件下,我们才可以说是"对话",而不是独白?就教育、教学来说,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有一张讲台摆放在这里,当老师走上讲台的时候,不论你个头高矮,不论你学识多少,你拥有这个讲台就拥有这个权威,你怎样利用这个讲台来升华你作为教师的责任?在这里对话的"对"就涉及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回应。这里出现了一个人以上的情景,我们经常会用英语来说,这就是face to face,面对面。我们教育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2.
选择     
1选择是休学陪老爸还是继续为"中考"而努力?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我。老爸说:"我可不会这么快死,我还要等你中考的好消息呢。你们老师不止一次说,你有希望成为这一届的中考状元哩。咱家还没出过‘状元’,就指望你了。你给我好好备考。"老妈说:"你还是要好好备考,如果你爸走了,你就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了,将来这个家就靠你了。"老师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在你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试面前,  相似文献   

3.
三个问题     
<正>一位新来的学生拜见大师,大师问他:"在你的一生里,有一个人永远不会抛弃你,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是谁?"学生问。"你。"大师回答。"你在一生里会遇到很多问题,你知道那些问题的答案吗?"大师问。"答案是什么?"学生问。"你。"大师回答。"你在一生里会遇  相似文献   

4.
你接触过"我要炒肉丝"这样的歧义句吗?它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我要做菜,炒个肉丝;一种是我要点菜,吃炒肉丝。可你知道吗,就是"我要……"这个类型的歧义句,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我们同学在实际解答中却出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郭娇 《大学生》2015,(7):50-51
"你有什么坚信不疑的想法吗?这个想法很重要,但大多数人都会反对。"在求职时,如果面试官提出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这可是一道真实的求职面试题。回到支付宝还没诞生,Paypal还在招人的年代,你有幸过关斩将,获得跟Paypal创始人皮特?泰尔(Peter Thiel)面谈的机会,他一定会用这道题来决定你的去留。情景一,你脱口而出:"上帝并不存在!"或者"教育系统糟糕透了!"还没等你暗自庆幸这个答案有多安全,Peter会示意你该离开了。因为早有一百、一千、一万的人曾这样说过。  相似文献   

6.
在太平洋上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A岛上的居民都是诚实的人,B岛上的居民都是骗子.当你问一个问题时,A岛的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的居民给你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一天,一个旅游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他分辨不清这个岛是A岛还是B岛,只知道这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还是B岛?"却又无法判断被问者的答案是否正确.你能猜出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吗?聪明的旅游者的问话是:"你是这个岛的居民吗?"如果对方回答"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A岛;如果对方回答"不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  相似文献   

7.
从现在开始     
"你长大了干什么?"遇到过别人向你提这个问题吧?你的回答可能是:我长大了当老师,我长大了当医生、科学家或律师…… "那么你要怎样去实现你的理想呢?"别人接下来的这个问题,你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相似文献   

8.
小成 《教师博览》2011,(7):28-29
假如面试考官问你:"将汽车钥匙插入车门,向哪个方向旋转就可以打开车锁?"你怎么回答?你可能会回答:"向右旋转就可以了。"这样的回答可能会让你打开车门,但最佳答案却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个问题曾是微软公司面试时提出过的问题。微软每年在面试中都会出这样的"难题"和"怪题"。针对盖茨提出的"怎样才能移动富士山?"这个问题,以《头脑体操》而驰名的作家多湖辉认为:"这种问题提得很巧妙,它考查的是  相似文献   

9.
文丰 《科学启蒙》2013,(2):26-29
"贾波特,你说,与人类最亲密的物品是什么?而且我们每天一定会随身携带的。你猜猜是什么?"课后,吴晓宇百无聊赖地问起了这个问题。"应该是书包,你看我们每天都背着呀!没有一天不带的。你说呢?"贾波特回答道。刘一休听了,凑过来说:"不对,在我们没上学那会,我们是不会天天背着书包的。我想应该是这个。"贾波特一看,原来刘一休指的是纽扣。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 电视节目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 另一个小孩回答:"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 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个女孩说:"16岁,因为可以穿耳洞。" 一个男人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这个男  相似文献   

11.
<正> 六年级的一天晚上,我和朋友米歇尔、斯蒂法妮一同过夜。此时已过午夜,我们几个人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我们时不时在晚上都会玩儿这个。"你选‘真心话’还是‘大冒险’?"米歇尔问我。看,这个问题把我摆上了必败的境地,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你想显得痛快,那你只能选"大冒险"。如  相似文献   

12.
"告诉我你是怎样练习钢琴的,然后我告诉你,你离成为一位钢琴家还有多远."著名钢琴家Andor Foldes的这个说法非常精确地触及了问题的核心,他认为:"方法即是练习,如果真的想从事音乐的话,即使是天才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根据Foldes的看法,钢琴课必须做到让学生明白他需要怎样练习钢琴.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相约星期二》中老教授莫里为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谈论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金钱、需求、欲望……说到金钱,我想起了那句熟语:"钱钱钱,命相连。"的确,几乎每个人都在为钱奔波着,仿佛拥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时下,男人要是没车、没房,结婚都难。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智慧     
蒋俊 《教师》2013,(22):15-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看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由此,把人们引入了对"教育智慧"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中。虽然目前"教育智慧"尚无统一概念,但还是形成了共识:教育智  相似文献   

15.
谈谈80后90后     
马云 《课外阅读》2012,(14):26-27
很多人都说"80后"不行了,"90后"不行了,我觉得孩子们没有出问题,是我们出问题了。我父亲认为我不如他,争论了将近20年,每次吃饭就吵架。直到前几年我对他说,我把十六七岁的儿子养到了一米八,你把我养成这个样子,你看是你本事大,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首先,我想让你明白,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这个道理,我用了半辈子才弄明白。或许,你一看到作业上乱七八糟的公式就烦,会想:"这有什么用呢?"证明了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想:"这又有什么用?"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一定要有用。这个社会,不管是孩子的教育,还是大人的生存,都给我们注入了一种功利的实用主义思想,让你不由自主地会去问"有什么用"。这不单单是你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我想你应该能改变这种思维。  相似文献   

17.
FAMILY     
一位父亲很晚下班,回到家时感觉疲劳而恼怒。他5岁的儿子在门口等着他。"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当然可以,你想问什么?"父亲回答道。"爸爸,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那不关你的事,你怎么想到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告诉我吧,一个小时你能挣多少钱?"小男孩恳求道。"如果你一定要问,好吧,我一个小时挣20美元。"哦,"小男孩低下头。过了一会他抬起头:"爸  相似文献   

18.
马利云 《中国德育》2013,(12):75-7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亲爱的女儿: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今天你整整14岁了。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你问我:"爸爸,什么是爱情?"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益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当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  相似文献   

19.
一、语文课堂"学生立场"的缺失上海师范大学陈隆升博士撰文指出,教师的"学生立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当代语文课堂恰恰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1]你可以随便翻开教师的教案来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暑假生活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走亲戚。为了打发路上的时间,一上车,我就拿着妈妈买的魔方玩儿。过了一会儿,坐在一旁的爸爸笑着问我:"小音,爸爸看你一直在不停地摆弄着这个魔方,想必你对它很熟悉了。""嗯。"我点点头。"那我现在有一个与魔方有关的数学问题想考考你,你能回答吗?""能。"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爸爸说。"那就请你说说手中这个魔方有哪几个小正方体的表面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