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永林 《收藏》2006,(6):128-128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中国书画始终以8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稳坐艺术品交易的头把交椅。无论是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还是当代书画,在拍卖会上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总是买家竞争的对象。特别是那些流传有绪、或征集自画家本人及向画家本人求证保真的大家名家之作,往往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格奇迹。可以说,中国书画支撑着艺术品市场的大半壁河山,而且随着当代书画的异军突起,这种局面将长久延续并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3.
吕友者 《收藏》2014,(1):57-60
北京,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朝覆亡后,大批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鬻画为生的画家聚居于此,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大量流出,加上众多的古玩店铺,交易活动十分活跃,由此造就了艺术品市场的高度繁荣。  相似文献   

4.
郑雪峰 《收藏》2009,(3):28-31
“禅师都不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有的艺术现象,禅僧书画以其特有的“空门意味”成了一种艺术的标高。那么,什么是“空门意味”?“空门意味”又是如何成为艺术形式以至艺术话题的?这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明自的,也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可以弄清楚的。但是,我们还是编发了一个小小的专题,但愿它能引发出一个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何海锋 《收藏》2010,(6):150-153
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市场研究专家章利国先生,在其著作《艺术市场学》中认为:“中国艺术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汉代已出现了书画市场的初级形态,即‘佣书’‘佣画’市场,至唐代中国书画市场才真正形成……”笔者认可此观点。杜甫诗句中就有“忆昔成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就可以证明唐代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情况。但是,关于唐代书画市场形成的真正条件,国内学者都没有明确地强调并单独地提出来加以详细研究。笔者通过仔细阅读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探索唐代书画艺术市场形成的真正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书源 《收藏》2014,(3):168-169
北京保利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12月1日正式开拍,此次拍卖会汇集了众多名家名作,其中任建业先生的代表作《崇山烟云图》首次参拍,即以109.25万元高价成交,引起了书画收藏行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于湖 《收藏》2007,(5):38-40
在艺术品市场,诚信已成为人们的口头弹。但另一方面,在拍卖行公然拍卖名家书画赝品的行为却有越演越烈之势。不但一些中、小拍卖行以此为专业,就是一些颇有名气的大拍卖行的中、小型拍卖会上也是赝品过半,有的小拍卖行所拍书画甚至全假,俨然成了赝品书画的大卖场。可怕的是这些中、小型拍卖会也印着精美的图录,各种媒体作着大量的宣传,高级酒店摆着公开的预展,让人感觉他们是非常正规的商业行为。对此,买家应抱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8.
吕友者 《收藏》2013,(11):24-29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的一首诗道出了徽州无限的神秘。徽州自古文人荟萃,商业繁荣,资产雄厚的徽人在行商之余,热衷于古玩书画的收藏,由此引发了徽州艺术品市场的兴盛,亦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发展。那么,晚明徽州的艺术品市场到底是怎样的?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9.
徐辉 《收藏》2008,(6):159-160
书画作伪古已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书画赝品,明清和民国时更是达到了作伪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因政策方面的原因书画伪作曾一度销声匿迹。近十余年来,随着国内收藏热的兴起,书画作伪卷上重来,尤其是艺术品拍卖市场设立以来,书画拍品的高额利润给作伪者打了一支兴奋剂,致使赝品层山不穷,充斥市场,其花样之翻新,手段之众多,伎俩之丰富,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10.
杨兵 《收藏》2011,(12):39-45
当历史步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安的书画市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时至今日,西安的书画市场在全国书画风潮的带领下也形成了一个“疯狂的市场”。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相似文献   

11.
王永林 《收藏》2007,(11):34-35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近一年的股指迭创新高,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让书画市场跌入新的“调整”之中。书画市场在走过了“上帝要他灭亡,先让他疯狂”的亢奋期后,正回归平淡,趋于理性。书画市场下一个高峰前的“回暖”期会不会在2008年到来,是广大业内人士所关注的。就目前来看,似乎还不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12.
吕友者 《收藏界》2013,(10):20-26
北京,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至民国,清朝覆亡后,大量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鬻画为生的画家聚居于此,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大量流出,加上众多鳞次栉比的古玩店铺,交易活动十分活跃,由此造就了艺术品市  相似文献   

13.
宋力 《收藏》2010,(9):76-78
记得在金融危机刚开始的2008年年底,整个艺术品市场似乎都在忧虑其强大的冲击波究竟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各大拍卖行作好了减少拍品数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的准备,而且出于对实际成交价格的顾虑,在拍品的征集中也持相对保守的姿态。  相似文献   

14.
吕友者 《收藏界》2014,(3):76-82
一、书画家群体与笺扇庄清末民初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艺术大师不断涌现的年代,而上海却是这年代里社会的一个缩影。上海书画艺术品市场始发于清咸丰年间。清末文人袁翔甫在《望江南))云:“申江好,古玩尽搜探。商鼎周彝酬万镒,唐碑宋帖重干镰,真伪几曾谙。”充分反映了其时上海艺术市场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许丽丽 《收藏》2008,(1):186-187
中国古代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历经流散和战乱、动乱,能够保存至今的古代书画寥若晨星。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市场兴起以来,古代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然而,由于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古代书画的价值并没有在市场中完全体现出来,价格与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金中书画     
《收藏》2012,(6):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  相似文献   

17.
楚杰 《收藏》2007,(4):81-81
当前书画市场异常火爆,从事书画收藏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因书画是用宣纸、绢、绫、帛等作底,既怕潮湿又忌干燥,时间久了很容易受蚀、破损,与其他文物相比,显得更为娇贵,因此如何做好书画收藏是藏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震 《收藏》2016,(1):20-25
乾隆内府的书画收藏因为鉴定失准,错判真假,受到当代学者诟病。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乾隆误以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为真迹而无用师卷(图1)为赝品的案例。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第三单元"伪讹考辨"部分,也展出了不少《石渠宝笈》著录的伪讹之作。此单元展出的作品,大多皆是因为乾隆内府误判而进入著录。  相似文献   

19.
吕友者 《收藏》2014,(3):98-11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备受文人雅士、巨商大贾的青睐。明末清初,作为与苏州并称江南两大都会之一的杭州,把太湖南端的杭、嘉、湖平原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联系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王永林 《收藏》2008,(7):176-177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长安画派”创始人,书画大家石鲁先生的作品《芙蓉荷花行书四言联》以616万元的高价成交,在当前这初显回暖势头,并不十分火爆的书画市场上,确是可喜的成绩。但与这一件高价成交怍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鲁书画作品这些年来的市场行情一直不景气(主要指没有广泛稳定的行情)。据雅昌艺术网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4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