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欣 《新闻世界》2011,(1):133-134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介(报纸)是如何构建"剩女"这一群体的,并进一步分析报纸如何运用媒介话语权塑造"未婚大龄女青年"的刻板印象,将她们这一群体转换成"剩女"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游客凝视"理论审视与探讨博物馆游客行为,认为在后现代旅游中,浪漫凝视与集体凝视这两种类型的游客体验并存于博物馆旅游活动中。喜欢"浪漫凝视"的游客多数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喜欢安静的体验,他们以审美体验为主要目的,对于博物馆所具有的独特性、艺术价值和地方的历史性感到敬畏,去博物馆参观就如同一种现代的文化朝圣,游客在此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与浪漫凝视不同,"集体凝视"的游客更喜欢以群体的形式出行,把博物馆当作社会生活的公共场所,在旅游中体验社交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对于藏品或艺术品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并不会特别地关注,也不会特别地去理解,参观博物馆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全媒体传播、全球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当下媒体紧迫的现实需求。面对港澳地区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作为国家对港澳广播的主流媒体,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依托华夏之声、香港之声两套频率,不断探索中央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与规律,坚持"一点两翼"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即以"核心价值观传播"为中心点,注重"精品节目的精准传播"和"多种平台的有效推广",使国家形象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代表的"后新电影",是继"新电影"、"新新电影"之后形成的台湾电影新世代。台湾"后新电影"放弃了"新电影"的精英主义立场,致力于大众化、本土化的商业电影生产,并形成了以"台客影像"为主要标志的庶民美学风格。在塑造新的本土镜像的同时,"后新电影"也放大了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中的后殖民内涵,表征了当下台湾在中国/西方双重凝视之下的身份困惑。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更新换代逐渐拓展着人们的视听感官世界,人们在享受着媒介所带来的狂欢和快感的同时,媒介所构建的景观社会让人们在“隐性凝视”的状态下自我分离,这种凝视不仅是外部投来的凝视,也是媒介发展建构的景观中个体对自身的“凝视规训”即以虚幻的景观为样板进行自我再塑造与再转换。从眼睛、摄像机到数字监控,“电影眼睛”在后现代媒介变化的推动下实现了形式上的变迁,并以时代特征的形式展现出来,媒介的更新加剧了凝视权力的深入,人们精神上痛苦不堪,呈现出“麻醉中痛苦狂欢”的图景,但依然有部分突破和抵抗。  相似文献   

6.
白滔 《新闻世界》2011,(5):231-232
"80后"是一个新生词语,它出现于本世纪初,最初是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有名作家的指称,慢慢发展到指代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整个一代人,并成为被广为关注的社会话题。本文选择新闻报道中80后女性形象塑造作为研究的主题,从目前新闻报道的现状来看,对作为"80后"一代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仍然呈现出某种刻板成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危琼 《新闻世界》2010,(9):112-114
大众媒介具有建构事物和塑造形象的特殊功能。现实生活中的客体经其"过滤"报道和"框架"叙述,最终成为具有某些主观性质的"媒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报纸对"剩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报道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在报纸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还原"剩女"一个真实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8.
某些广告将女性描述为感性的、低智商的群体,并将大部分女性形象设置于私人领域。很多广告文本将女性身体作为被"凝视"的对象,从而引导其将自身作为商品进行加工塑造;广告中出现的母亲在医生和专家指导下完成孕育孩子的工作,展示了女性将孩子作为产品进行策划和生产的过程。因此,广告与社会文化的互构最终导致女性与自己的身体、身份和社会的疏离,并加深女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5月7日,武汉陈先生到麻城龟峰山赏杜鹃,因拥堵抱憾而归。5月9日,本报社会版头条以《杜鹃花开在山顶游人却堵在山脚13万游客周末挤爆龟峰山游客寄语麻城要惜人气化怨气》为题刊发批评性报道,其后推出"麻城看杜鹃引出的话题"系列报道13篇.引发社会各界关于麻城旅游乃至全省旅游发展问题的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美娟 《新闻世界》2013,(5):159-161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用户平台的使用便捷正在催生着"微新闻"的繁荣。微新闻把关人以何种形式出现?又是如何进行把关?微新闻把关人的泛化对舆论和议程框架的塑造会带来哪些冲击?微新闻把关人的草根化,逐渐形成"人人把关"的态势,迫切需要提升网络自律、提高官方信息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1.
高荣 《东南传播》2023,(1):104-107
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女主剧”在电视屏幕上迅速崛起。文章梳理了凝视理论的发展流程,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凝视理论分析古偶剧《梦华录》中的女性主义。从三个维度——被窥视的女性群像塑造,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自我规训,他者的女性主义走向,可知古偶剧《梦华录》中男性凝视甚至是女性凝视的存在。身体的欲望,生命的欲望是真切的,但是身为女性如何才能逃脱他者身份的桎梏,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晶晶 《新闻世界》2010,(11):147-148
本文针对2009年10月以后媒体有关"艾滋女事件"的报道,反思了网络和传统新闻媒体是如何将一则"传闻"变成"新闻"。在这一事件中,新闻真实性遭到践踏,把关人作用发挥不到位,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公共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在当下多种媒体交互传播的时代,各类媒体都应从这次事件的报道中吸取教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共同为营造健康、和谐、理性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塑造变得日趋复杂,如何能够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又能从容地迎接来自西方"凝视"的目光去讲好中国的故事成为了影视创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对我国影视创作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塑造所面临的困境和现状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实际,提出形象建构的路径和策略,试图回答为何建构、怎样建构我国的"国家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燕 《今传媒》2013,(2):155-156
"南阳形象"是南阳市对外宣传的综合形象,反映出南阳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状况。"南阳形象"包括"玉文化"、"旅游文化"、"名人文化"等众多文化形象,形象在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形象定位不明晰,建设缺少超前、系统的理论指导,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高层次人才等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明确形象定位,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以及注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曹锋 《今传媒》2013,(2):135-137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更趋多元化,一些人一方面对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感到振奋、满意,另一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感到困惑和纠结,如何排解这一社会情绪,本文站在党报的角度,以做"正能量"传播引导者为题,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三贴近",提升传播"正能量"的引导力;把握舆论监督的"度",扩大"正能量"新闻的影响力;建设高素质新闻工作者队伍四个方面阐述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推出了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下称"幸福调查"),派出记者在全国范围内(也有海外的中国籍务工人员与游客),向各行各业的人们提出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其实就创意而言,类似的节庆报道策划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电视宣传报道中的"经典"套路。但老的套路,在新的传媒形势下,却可能实现不了它预期的传播效果。本文试对其做一析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南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需求调研,得出了民族地区为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各行业表现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的旺盛需求。并对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今信息社会合格的信息管理人才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朱欢 《视听纵横》2010,(3):97-98
"包装"是成功塑造电视媒体品牌的重要手段,它是电视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包装"一词最早是针对产品而言,之所以把它用到电视上,是因为产品的"包装"和电视的"包装"有着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牧 《中国图书评论》2014,(11):127-128
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张慧瑜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何以会有一种眼光,总能绕到事物的背面,这是我每次阅读张慧瑜的著述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的感叹。在近期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一书中。张慧瑜研究了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体的塑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众媒体如何将"新中产"想象为社会主体,又如何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描述为需要被救助的对象,以及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复杂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