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是高校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本文以铁路行业院校为例,阐述了行业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就业市场统筹分析,探索了行业背景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雪球效应”发展模式,剖析了其就业市场格局及成因,提出了“雪球效应”模式在就业市场开发与维护中的具体对策,对行业背景高校就业市场的开发与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点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还不够匹配,就业市场反馈高校招生培养的机制还不够灵敏。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四环联动”工作机制,提升高校内部治理效能,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实现“入”与“出”“供”与“需”“内”与“外”的协同,是当前高校应对高质量就业困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定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既要担负起政府管理大学生就业的职责,实现《高等教育法》中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法律规定,又要与市场紧密结合,满足市场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的要求,具有适应市场要求的功能。为实现“市长”规定和“市场”要求的功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走“减轻负担”和“嫁接功能”的道路,既要简化不必要的办事程序,精炼工作方法,又要主动走出去,引进市场化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4.
就业市场建设是高校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迫切需要构建与优化高校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在经济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双重背景下厘清高校就业市场的内涵与意义,把握“开发—维护—评估”的构建思路与运行机制,抓住精准目标、内合外联方略、智慧手段等关键点位,重点围绕理论研究、平台载体、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5.
在日渐拥挤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为了寻求到更新、更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康庄大道”,大多数高校的战略都是选择在过去的市场空间中和企业之间展开一场“讨价还价”的“推销”,而这样的路将如何去面对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与需求保持相对平稳的问题、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流向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市场的形成,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国家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逐步被“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使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当前国内就业大环境下,校园就业市场在运行中仍存在诸如运行经费不足、运行体制不成熟、市场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增加校园就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就业网络建设进程,强化对校园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引入市场营销理论 创新高校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迈向市场化,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及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市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就业市场化的新形势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有新认识、新观念、新举措,要用市场的机制和眼光、用改革和发展的思维来解决就业问题,要树立“以销定产、以销促管”的新理念,将高校就业工作提高到“市场营销”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招生并轨工作的完成,将逐步实行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因此,充分发挥各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建立与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拉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序幕。《决定》明确指出:“要改革大学…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渐由“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向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要通过就业市场就业的模式转变。为此,各地区和高校相继开办了“供需见面会”、“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于是,求职便成为现代大学生的热门话题。择职就业,是为了个人的生存,更是为了集体事业的发展。作为天之骄子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实现五个统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从某一方面着力无法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促进毕业生就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统筹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统筹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统筹城乡区域就业、统筹区域使用与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F0002-F0002
(以下简称“中心”)系江苏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从事高校招生就业创业咨洵、指导、培洲和服务工作。注重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搭建宽广的就业市场平台。每年举办公益性招聘活动50余场次,提供岗位需求近10万个。自2008年开始实施“全省高校就业活动百校联动工程”,对全省高校就业活动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整体联动。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就业制度也做出了相应改革,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高校不断扩招, 中国大学教育开始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与市场的关系已经从“供给紧张”的状况转变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面临新形势,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受新冠疫情冲击,高校毕业生呈现就业去向日益多元化、体制内就业偏好显著增强、就业期望同质化问题突出、“慢就业”和“NEET族”有所增加等现象。新冠疫情对经济和就业影响深远,供给叠加竞争压力倍增,毕业生合法权益维护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市场、高校三个层面齐抓共管,打好“组合拳”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探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模式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就业模式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使得高校毕业生这种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配置难以继续游离于市场之外,从而受到了市场机制的制约。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探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1、辅助“产品”加工。由于高等教育具有滞后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加之我国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使得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因此,高等学校要适应就业市场的挑战,主动开发未来市场。学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加速变革时代,超越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教育质量等具象因素,从宏观且动态的角度探讨新技术驱动工作世界变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催生“人工智能中的工作世界”以及“工作世界中的‘工作-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人才扶梯”失灵、人力资本贬值因素的严重影响。为在工作世界变革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重释“教育为人生”的改革真谛,并顺应以“变化思维”适应动态就业、以“乘法思维”跨界就业、以“双向通道”适度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高校扩招后的“天之骄子”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逐渐失显自身的优势。就业市场的逐渐成熟,也使广大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从“惟学历论”转向“惟能力论”。高校毕业生们学历的隐形优势被打破后,在大浪淘沙的就业市场中越来越显得渺小,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与此相反,以前不被看好的技工学校,在高等教育大步发展的今天,却逐渐呈现出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国际国内宏观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等。高校在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市场”引导下,继续深化教育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管理与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已由过去的“统分统配”就业逐步向通过人才市场“双选”就业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人才优化配置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也收到了显著效益.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总结改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自198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供需见面”、“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等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不断前进。自2002年国办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就业,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